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冬颖 《家长》2010,(6):17-18
孩子子也有自尊,更需要受人尊重。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不妨换一种方式.与孩子进行开诚布公的、朋友式的交流,这样,孩子才能敞开心雇,诉说自己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烦恼。这样的家庭才更和谐,亲子关系才更融洽。  相似文献   

2.
徐勤玲 《小读者》2012,(10):7-7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善于为他人着想,乐于帮助别人,从而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相反,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往往陷入狭隘、孤立的境地。因此,父母要树立感恩教育的意识,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3.
徐勤玲 《家长》2011,(11):14-15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善于为他人着想,乐于帮助别人,从而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相反,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往往陷入狭隘、孤立的境地。因此,父母要树立感恩教育的意识,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4.
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前的父母多扮演的是权威,孩子要绝对听从父母的;当尊重孩子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接纳以后,父母扮演的角色往往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听从孩子自己的意见,孩子不愿意的事情就不做。  相似文献   

5.
自信,是许多情商能力的根基。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觉得孩子没自信,也不够坚强独立?父母往往不懂尊重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从出生起,父母就该把孩子视为另一独立个体。在和孩子说话时,尊重孩子的父母会认真倾听,不随意斥责。研究显示,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更乐于合作,对人友善,懂礼貌,也更能独立。  相似文献   

6.
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是我的,我叫他怎么做他就应怎样做.觉得自己有权利支配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地限制、干涉.其实,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同样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一个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长大后他也就会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训练、教育,不断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如果我们说"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可能很多父母都会认同。但是尊重孩子不能只挂在嘴上,要体现在行动中。对于一些知识的了解,对于一些观念的认同,人们往往是先从"知"开始的,但是从知到行,总是有一段距离的。要想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父母必须做到让尊重由心而生。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父母稍有疏忽,可能就会让孩子感觉受到了伤害。《那天,儿子要求解除约定》一文中的母亲与儿子,就是因为母亲对孩子不尊重的言语与态度,引发  相似文献   

8.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其实并不亚于学校教育。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有怎么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父母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所起到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的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而且会影响他的一生。作为妈妈,作为姑姑,我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孩子是一个自由的、完整的个体,我们作为父母,应该懂得如何真正地爱孩子、尊重孩子,顺"其"自然,不强迫孩子做这做那,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
杨光 《家教指南》2007,(5):41-41
尊重儿童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清原因,问清孩子当时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一个互相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通过语言和情感交流进行的,是孩子成功的基础。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这一切,均从父母无条件接纳孩子开始。从接纳到尊重,从批评到信任,孩子在自尊自信中成长,孩子在欣赏鼓励中成熟。  相似文献   

11.
法国的幼儿教育着重点放在幼儿的感性教育上,法国培养出众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首先是尊重幼儿,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尊重幼儿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问孩子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一个互相信赖的关系,接下来即使是父母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刚过一周岁的孩子他们也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法国家长…  相似文献   

12.
怎样用心理解,用爱呵护。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只有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思想和见解,他们才会耐心倾听,真心分享。也只有在尊重前提下,孩子才会接受。  相似文献   

13.
高婷 《父母必读》2023,(4):20-23
<正>孩子的认知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孩子是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在家庭中,有很多让孩子自己说了算的机会,只要父母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和创造性,孩子的成长会更快。在一所自己能说了算的幼儿园里生活和学习会是什么样呢?每天从彩虹滑坡上迎着阳光和风“冲”下来的冒险是不是很“爽”呢?  相似文献   

14.
关颖 《家长》2009,(5):8-12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如果父母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就要以孩子为本,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权利,损害了孩子的权利,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帮倒忙。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用尊重和爱诠释家庭教育的真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做称职的家长,好好学习,带领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中天天向上。  相似文献   

16.
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如果我们说“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可能很多父母都会认同。但是尊重孩子不能只挂在嘴上,要体现在行劝中。  相似文献   

17.
法国的儿童教育着重点放在儿童的感性教育上。法国培养出众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首先是尊重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尊重儿童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问孩子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一个互相信赖的关系,接下来即使是父母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也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法国家长很善…  相似文献   

18.
孩子在学校,会学习很多门课程,但孩子最喜欢上什么课?他们喜欢的科目是否和父母所希望的一致呢?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孩子有自己的喜好,他们有时会与父母的期望有矛盾,但他们对父母是理解的。也有的孩子与父母的期望很接近,他们的喜好遵从了父母的愿望,但前提是他从这门课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希望做父母的在看了孩子的心里话后,能得到这样的认识:对孩子的兴趣要尊重,也要培养。当孩子从兴趣中得到了成功和满足,他自然会与父母的步调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9.
倾听是一种美德。人与人之间需要倾听。善于倾听的夫妻是和睦的。有倾听才有尊重,有尊重才有理解,有理解才会创造出一个美满的家庭。倾听于下班回家的丈夫,是妻子开门时一个甜甜的微笑,是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有什么样的家庭、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目前的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方面的误导,主要表现在对孩子过分的溺爱。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被视为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个家庭都以孩子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