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呼声不断高涨,各地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如火如荼,但校园网建设应用中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中小学校园网管理人员的边缘化的现象,本文从探究中小学校园网管理人员边缘化的原因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中小学校园网管理人员边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在学校总的资金投入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另一方面校园网实际应用较少,校园网的"高投入低回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校园网络到底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总结校园网建设中的经验,强调校园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网"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校园网建设应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应用的需求,校园网必须以应用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校园网的效益,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怪圈.  相似文献   

3.
去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00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作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基础点,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现结合耀华校园网建成后两年多遇到和解决的问题,对中小学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校园网资源建设以及在校园网应用中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等方面,介绍我校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供教育界同行参考。 一、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领域 1、服…  相似文献   

4.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许多学校的校园网已基本建设完成,这对学校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推动教育模式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在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实物装备、轻应用研究以及教师在应用上的自发性、盲目性,造成了校园网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的现状,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深入浅出的论述了校园网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正有力地推动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必将促进中小学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改革。如何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校园网资源,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系统的集成,提高应用水平成为学校校园网建设的工作重点。本文就中小学校园网的规划和建设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现状 目前.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视为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关键。然而,很多中小学对校园网建设的规划不完整,仅停留在底层的硬件环境阶段。所以难免造成今天我们看见的种种问题。如重视硬件投入,轻视软件资源建设:缺乏网络专业技术人员:校园网的使用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7.
校园网建设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当中到底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中小学的校园网应用的绩效到底如何?为了解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与使用情况,本文从校园网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考虑,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学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校园网在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时所存在的差距,并试图根据差距产生的原因提出缩小差距、提高校园网教育绩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校园网建设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当中到底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中小学的校园网应用的绩效到底如何?为了解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与使用情况,本文从校园网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考虑,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学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校园网在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时所存在的差距,并试图根据差距产生的原因提出缩小差距、提高校园网教育绩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邵黎 《中小学电教》2009,(11):94-94
<正>一、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现状目前,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视为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关键。然而,很多中小学对校园网建设的规划不完整,仅停留在底层的硬件环境阶段,所以难免造成今天我们看见的种种问题。如重视硬件投入,轻视软件资源建设;缺乏网络专业  相似文献   

10.
校园网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信息化的重要设施,在总结淮安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和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淮安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淮安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分类标准》在校园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在2000年11月提出“从2001年起用五至十年左右时间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作为其推进工作之一的以资源库建设为线索的教育城域网、校园网教育教学应用建设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是冷静地来看,很多商业化的资源库仅仅是大量素材的堆积,远非教育教学所需的富有活力的资源。还有一些单位正以此类“资源库”概念为基础,自建城域网、校园网资源库。前者以“多少多少G”为其商业推广的“有力”口号,后者则以集中开发分散建设为路线。实际上前者常有用户反映不好用,后者则存在分散建设者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信息化和校园网建设的十大误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和校园网建设与发达国家比 ,差距还很大 ,中小学尤其如此 ,不少人对此缺乏正确认识 ,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和校园网建设的快速、有效发展。本文提出并详细剖析了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和校园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十大误区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校园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标志,教育部从2000年起启动了“校校通”工程,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校园网建设的热潮。几年过去了,调查显示有部分先期已建校园网的学校收效显著,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校园网利用率不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有一些学校正在酝酿建设校园网,如何建好、用好校园网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教育城域网使各校园网高速互联,实现覆盖区域内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的全面共享。加快基于教育城域网的校园网建设与应用,将有力地促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程度和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依托教育城域网构建教育软件平台和教育资源库,实现校园网的全方位应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至今,各中小学已拥有自己的学校校园网.甚至区域性的教育专有网络(教育城域网)。高速互联网络环境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环境、技术层面上的支持和保证,但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的问题一教学资源的建设,却一直处于很薄弱的局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经费欠缺、数据不规范、实用性、科学性较差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学校“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资源的匮乏阻碍了教育水平的提升,使教育信息化仅仅停留在校园网或城域网基础设施的层面,已成为中小学网络教育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韩国教育技术热点:网络电视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主要介绍韩国网络电视教育。内容包括韩国的国家电信网、教育城域网、中小学电视和计算机校园网硬件建设的特点、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各种教学模式及釜山的学生电视台;还分析了网络电视教育热的原因;最后,通过比较总结出我国校园网硬件建设和应用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模式和建设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区已有部分中小学校建成了校园网,并对校园网的应用问题等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在我国才刚刚开始起步,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还面临着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目的和原则、中小学校园网的教学应用模式,以及中小学校园网的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等都亟需研究。本文通过对上海、山东等地一些中小学的调查分析,将主要围绕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模式和建设思路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初步的探讨。   一、中小学校园网的应用模式   从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校园网足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重要的基础设施;教育城域网使各校园网高速互联,实现覆盖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全面共享。加快基于城域网的校园网建设与应用,将有力地促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程度和教育技术于段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普及,近年来,校园网的建设及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构建一个优质、高效、适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校园网络环境,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建设一个既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又能满足学校网络化办公、管理高效等要求的实用型校园网建设基本要素,结合对该市已建校园网应用调研实际的回顾.谈了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校园网建设是学 校的一项基础设施建 设,是学校迈向教育 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据报道,国家将用5 一10年时间实现全 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建设,争取2005年 前东部地区县以上和 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 市的中小学都能与网 络联接。据消息,西 部的中小学校园网建 设有望得到国家的一 定资助。校园网建设 是一个系统工程,投 入大、技术含量高。 要真正建一个有用实 用的校园网,就必须 以自身条件来正确评 估校园网建设,合理 规划和设计校园网。 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 化较为滞后,条件也 参差不齐,许多学校 有计算机教室,有的 也建有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