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红楼梦》一读再读,我最大的收获是读出了一位教育家———林黛玉。说黛玉是诗人,不会有人反对,因为有她的诗为证;说她是教育家,也不应该有异议,我们可从香菱学诗得到佐证。香菱得机会住进了大观园,便央黛玉教她作诗。黛玉满口答应,给香菱布置了作业,并说香菱“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更指出香菱努力的结果:“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一开始就道出了香菱的潜力,使香菱倍受鼓舞,没几日就■河北海兴中学张淑华读完了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香菱第一首诗做出后,宝钗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黛玉看完…  相似文献   

2.
正凡学诗,须有门径。入门一步走差,以后弊病无穷。《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段: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一读再读,我最大的收获是读出了一位“教育家”——林黛玉。香菱得机会住进了大观园,便央求黛玉教她作诗。黛玉满口答应,给香菱布置了作业,并说香菱“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更指出香菱努力的结果:“不出一年的功夫,不愁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来到潇湘馆中,向黛玉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则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相似文献   

5.
从“黛玉教诗”说开去黑龙江嘉荫县教师进修学校刘岩波近日重读《红楼梦》,读至林黛玉教香菱作诗一段时,仔细品味,感触颇深。香菱决心学习作诗,便拜黛玉为师,可是林黛玉并没有向香菱大讲特讲诗的作法,而是对她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一百首细...  相似文献   

6.
“黛玉教诗”的启示刘岩波近日重读《红楼梦》,读至林黛玉教香菱作诗一段时,出自做教师的职业习惯,于字里行间仔细品味,感触颇深.丫环香菱决心学习作诗,便拜黛玉为师,可是林黛玉并没有向香菱大讲特讲诗的作法,而是对她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第48回讲了“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故事,说的是香菱在林黛玉指导下不倦学诗且终有所成的佳话。从作文教学的角度而言,香菱学诗同样构成启示的意义,其可借鉴处,实在颇多。1.作文前的心理准备——作文不难。当香菱煞有介事提出学习作诗之时,黛玉随口就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香菱向黛玉请教作诗。两个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这里,作者曹雪芹实则借林黛玉之口,阐明了他对写诗作文的见解:格律与词句相比,词句比格律重要;词句与立意相比,立意又比词句重要;词句属于“末事”,而立  相似文献   

9.
重读《红楼梦》第四十八、四十九回,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诗的故事,使我很受启发。 “香菱在大观园里,受了姑娘小姐们的影响,一心一意想学作诗,先求主子薛宝钗,薛说她“得陇望蜀”,得寸进尺。但她不甘心,又去找林黛玉拜师。林黛玉说,你真要学诗,首先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揣摩熟透”了;再读一、二首杜甫的七言律,二、二首李白的七言绝句。“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等六、七个人的诗“看一看”,“不用一年功夫,不愁就是诗翁了”。从此以后,香菱“诸事不顾,废寝忘食”,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待林黛玉为她圈定的篇目读尽了,她又请林黛玉出题目练习写诗。她根据林黛玉“咏月”的要求,“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终于作成了一首。黛玉看后,认为“措词不雅”,令其再作一首。香菱一夜未眠,又做了第二首,自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从林黛玉教香菱作诗说起我们读《红楼梦》,看到好学的香菱向林黛玉请教如何作诗,黛玉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黛玉故意说得简单,其实这几句话就把音韵、语法、修辞等知识都包含在内了。古代汉语有语法吗?当然有。对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语法,起码从汉代开始,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它的存  相似文献   

11.
《香菱学诗》出自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第48回。黛玉教香菱学习作诗,黛玉用心教,香菱刻苦学,从一个作诗的门外汉,到最后做的诗竞“新巧有意趣”。这其中,黛玉的‘墩学方法”给抛们的教学带来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林黛玉的教学秘笈主要体现在“低位思想”上。 在《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林黛玉的这种低位思想可谓得到了浓墨重彩的展现。譬如香菱讨教作诗之道,她笑称自己“不通”;香菱央求她出个诗题,她告诉香菱:“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竞未诌成,你竞作一首来。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辅导》2023,(29):25-36
<正>1开场交际话题导入且看《红楼梦》中的一段文字:(宝玉和黛玉)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这‘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着你闹‘幺爱三四五’了。”宝玉笑道:“你学惯了他,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相似文献   

14.
黛玉良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最喜欢用这句话表明自己的职责. 在《红楼梦》一书中,我找到了另一个师者——黛玉. 人们烦她的多愁善感,我则喜欢她对人对事对物对景的敏感及与众不同的看法.在她眼里,草木含情,天地同悲;在她眼里,男女平等,没有高下. 读完《红楼梦》一书,我发现黛玉对女子学习文化知识的的态度,是非常积极并竭力支持的.比如,薛蟠的小妾香菱求黛玉教她作诗,黛玉高兴地答应了香菱的请求.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了林黛玉教香菱做诗的故事。香菱要林黛玉教她做诗,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付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黛玉不愿多谈诗的做法,叫香菱把王摩诘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读李青莲的七言绝  相似文献   

16.
暑期,一边看中央台播出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面闲翻曹雪芹的《红楼梦》,读到第四十八回,不禁惊叹于林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也深深为香菱的虚心好学、刻苦勤奋所感动,她们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曲教与学的和谐乐章。首先,黛玉教诗热情主动,注重激励。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多愁、善感、孤傲是她的主要性格特征。但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没有像宝钗那样囿于礼节推托,反而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显得热情、主动,乐为人师。在香菱学诗时,她首先鼓励香菱树立信心。学诗“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你看,黛玉懂得心理学,她首先打消了香菱学诗的畏难心理,又正面激励香菱。有了自信心,香菱学诗的兴趣当然浓厚了许多。其次,黛玉教诗循序渐进,重视积累和感悟。她让香菱先细心揣摩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再读杜甫的七字律诗一百二十首,然后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先有这三个人的作底子,再把陶、应、刘、谢、阮、瘐、鲍等人的一看”。这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情景相融,显得平易浅近,易读易懂。杜甫的诗感怀伤国,沉郁顿挫,读了能明白诗的韵味。而李白的诗雄奇、瑰丽、飘逸,诗中显现着...  相似文献   

17.
曾伟芬 《师道》2006,(7):55-56
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有一段黛玉教香菱学诗的精彩描述,它不仅展示了林黛玉这位菊花诗魁首高超的诗歌才艺,而且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释疑解惑、指点迷律的范例。黛玉的循循善诱,香菱的孜孜不倦,为我们今天的中学作文教学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作文教学始于趣爱因斯坦曾说:“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的《香菱学诗》虽以刻画香菱苦心学诗为主,但林黛玉对香菱的指教却也非同寻常。在林姑娘的悉心指点下,悟性颇高的香菱很快便写出受到大观园众姐妹好评的诗来。在林黛玉对香菱学诗门径的指点中,颇有一些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在其中。一、增添信心,让香菱轻松入门作家马南在《从三到万》中有这样一句话:“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觉得入门不难”,就是说在学生未进入学习状态时,应该给学生一定的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学好,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香菱学诗》中,黛玉在收香菱为徒后,即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你又是…  相似文献   

19.
可可 《学与玩》2022,(12):22-23
<正>一个是学诗少女,一个是人工智能;一个是《红楼梦》中的重要女配香菱,一个是……我们就暂时称其为AI作诗机好了。那么,他们之间究竟谁学作诗学得快、学得好呢?PK倒计时“香菱学诗”是曹雪芹笔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如果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来说,香菱一共用了3步:多读诗、读好诗,不断练习写诗,请“诗歌高手”林黛玉指出不足之处。这套学诗方法可谓相当成功,香菱用了不长时间就从几乎“零基础”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水准,以至于文学评论都认为十分夸张。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其实是个老生常谈而又常谈常新的问题。在今年高三名著阅读复刊备考中莺读《红楼梦》,读到《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的故事,黛玉教香菱学习作诗,黛玉用心教,香菱刻苦学,终于学成。由此想到了眼下新课程实验条件下人们日益关注的教学有效性问题,颇受启发。因此也想借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