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书林偶感     
假如我是一个读者今年以来,不少地区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乘客”、“假如我是一个顾客”、“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等讨论活动。这些讨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工作,提高了服务质量,好处很多。我想,我们图书馆界,是否也来个“假如我是一个读者”的讨论? 因为“假如我是一个读者”的讨论,它把宾主位置(也就是读者和管理员的位置)完全颠倒了过来。而这一颠倒,就能促使我们设身处地的去为读者们着想。例如: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4.
我爱读报,发现报纸上“解决”这词儿使用率尤其高,经常映入眼帘的醒目标题是,某某领导深入基层“解决”了什么问题;某某单位解决了困挠职工多年的什么难题;某某地区为群众办实事,“解决”了群众普遍存在的什么困难;某某部门,领导敢于碰邪,“解决”了职工反映强烈的什么问题。 既然是解决,我就想知道是怎么解决的,解决的结果如何。可时常是很难找出实质性内容。所谓解决,不过是订了几条纪律,发了几条规定,健全了几条制度,重申了几条禁令,以及为解决问题而开了多  相似文献   

5.
李静 《青年记者》2005,(3):41-42
有一首歌,《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唱的时候又拍手又跺脚,很适合大家一起唱。其中一句歌词我最喜欢,“假如幸福就应该让大家知道”。而我在唱的时候一直很犹豫,幸福真的应该让大家都知道吗?我理解的幸福应该是夜深人静时,自己躺在温馨的床上,在回味中偷乐,却怕被别人冠以“你太幸福了”的评定。  相似文献   

6.
大师心声     
回避隐私里齐玛克国王问菲力彼代斯:“我的财产里,你要我给你什么?”菲力彼代斯明智地回答:“随便你给什么,只要不是你的秘密。”我知道,假如人家用我们而又不告诉我们事情的底细,或向我们隐瞒事情的内在意义,我们每个人都会愤愤不平。至于我呢,我倒高兴人家不告诉我,不要我插手他的事。我不愿我知道的事超越和限制我的言谈。如果我必须被人当作欺骗的工具,那么至少不要危及我的良心。我不愿当那种热心、忠诚得可以为主人出卖别人的奴才。谁要是对自己不忠实.谁就可以对主人不忠实。  相似文献   

7.
韩蕾 《现代传播》2002,(5):132-133
纪录片到底要记录的是什么 ?假如我们是在记录人 ,那么我们要记录这个人的什么 ?———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思想、感情形成的原因 ;当然 ,我们要通过对这个人的言行所做的“客观记录”来传达这种思想、感情。假如我们是在记录一个时代 ,那么我们要记录这个时代的什么 ?———思想、心态、精神以及形成这种思想、心态、精神的根源 ;当然 ,我们要通过对某些人、某些事所做的“客观记录”来传达这种思想、心态和精神。归根到底 ,纪录片要记录的是思想 (自然类纪录片暂不论及 )———是一类人的思想、一个民族的思想、一个社会的思想、一个时代的…  相似文献   

8.
不知道前进还是倒退的是钟摆;只知道前进不知道倒退的是时针.假如让时针倒退26万2千8百转,你会看什么? 你可曾知道或记得照片上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9.
“看了《南风窗》几期文章,感到不错,办得很活。文章别具一格。”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如是评说。一位报业行家说:“过去,我们这些新闻出版界的人都有一个愿望,办一份真正有特色的新杂志。如今看到《南风窗》,我们都说:有了,就是它!”它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刊物,获得如此好评? 《南风窗》是一份新闻性、社会性、综合性月刊。打开创刊号,扉页上的《告读者》,谈的不是自己创刊的主旨,而是刊物发起的一项活动:《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文章说: “假如您是市长,您想为广州做什么好事呢?”“假如您是市长,您有什么兴利除弊的措施要实施呢?”“广州的事情是大家的。想,要大家一起想;做,要大家齐心做。这是一篇不是发刊词的“发刊词”,它告诉读者,《南风窗》是大家的刊物,是大家发表意  相似文献   

10.
地县报的宣传基调应突出什么?让谁唱主角?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我认为,地县党报的宣传基调应是“农”字调,让农民群众上报唱主角。 地县报突出“农”字,让农民唱主角,是贯彻落实以农业为基础方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笨孩子,您对(我)这么好,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感激。张妈妈,您说我的病能治好吗?假如我的生命就在这停住了,我也无憾了,因为让我碰到了张妈妈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上回谈到的注重直视效果,是新闻媒介为读者着想的一个方面。报纸要为读者着想——“假如我是读者”,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不少,似乎是天经地义,不必多说了。其实呢,问题是不是解决了?恐怕未必。我觉得在报纸同读者的关系上,有两个偏向值得注意。一个偏向是以为读者什么都不懂,象我在《多余的描写》和《多余的议论》两文中所说的,我们往往把毫无个性的描写、老掉了牙的日常真理反来复去说个不休,生怕读者不能领会,实际上读者的感觉是“你不说,我也知道”。另一个偏向是以为读者什么都懂,于是把生僻的术语、难懂的名词、抽象的论题等等不加任何解释地硬塞给读者,使读者望而皱眉,百思不得其解。两种偏向,看似矛盾,其实是一回事,就是为读者着想不够。这里  相似文献   

13.
县电台王编辑告诉我:“写人物,要让别人知道学他的什么.”这话对我启发很深.每逢采写人物,我下笔前常用这话问自己:“叫别人学他的什么?”  相似文献   

14.
我是晚报的一名通讯员,地地道道的“土八路”。当“土八路”其实比正规军要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爬格子,采访时间大多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公休日。那些被采访的人对我大发感慨:“市场经济了,年纪轻轻你干点什么不好?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问这问那,谁不忙?哪有工夫跟你聊!”更有甚者:“你是干什么的?不知道,不知道!”说着,门“咣”  相似文献   

15.
贻笑大方     
王行长房间的茶几上放了一盘水果,何小晴也不客气,自己拿起一个桃子吃。她能听见王行长在卫生间的撒尿声,“小何,桌上有水果,你不要客气,就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点儿!” 何小晴大口吃着桃子:“我知道!我长这么大还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客气呢。” 王行长冲马桶的声音,“你洗个澡不?我给你放水。”  相似文献   

16.
读罢新华社记者靳尚农采写的《司机吃回扣游人怨言多》一文(载《人民日报》1992年11月9日),深为首都某些司机、导游的恶行愤慨。又为记者扎实、深入的作风叫好。我联想到,假如记者不是以游人身份暗访,而是先向北京市旅游部门电话通知:“某记者某日来采访你们的司机、导游工作情况,请予接待。”那将是一种什么情况?可以肯定,很难见到、甚至根本看不到坑害游人收回扣的劣行,还可能“巧遇”助人为乐的好事。如果记  相似文献   

17.
年过半百的曹仁义获得了“范长江新闻奖”自然感慨万端。他把诸多感想浓缩成这么几句话:“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杆是党培养的,一辈子都与党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是党给我们创造了条件。”他的激动里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从事新闻工作28年,基本上都是当编辑。一个默默无闻的耕耘者获得此项奖励,这对我和我身边的编辑们都是一种认可。”的确,就象多数观众只知道演员而不知道编剧一样,许多听众也只知道播音员而不知道编辑。老曹说:“这不是一种‘苦,吗?不过,想追求知名度,我就不当编辑了。”曹仁义属于创造型、开拓型的编辑。这些年,他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提这样的问题:“我能再干点什么?”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印象里,小学生们的作文题往往是:“假如我是科学家”、“假如我是解放军”等等。“假如”的都是让人钦佩、羡慕的人物、心向往之的角色。可是,《工人日报》1月2日刊登“让人眼晕的作文题”一文披露,西安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假如我是本·拉丹》。《新华每日电讯》去年12月21日揭露,哈尔滨市场出售“恐怖魔鬼贺  相似文献   

19.
偶尔翻翻报纸杂志,无意中找到了这样一个“规律”:凡是宣传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的报道,开头或结尾常有这类话:某某同志被大家称之为什么。假如是管财务、看仓库的就称他为“铁算盘”、“铁锁”;假如是自学成才或做好事的,就是什么“业余书画家”、八十年代的“活雷锋”、“编外律师”等等。不管怎样,总有一顶“高帽子”戴在先进人物的头上。  相似文献   

20.
发生交通事故,伴随它的是各种不幸;人体内的交通事故更多,后果也更为严重。您知道吗?在人体内有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交通网”,全长10万公里,分秒不停地运输着人体内的各种物质,假如它一中断,人的生命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