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器械技术运用的现状及问题剖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技术图像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现阶段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器械技术运用的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艺术体操器械技术将向着“难、新、险”竞技级别化方向发展;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器械技术运用具有一定的优劣势;器械技术的完成情况明显呈弱势。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归纳、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艺术体操"全国冠军赛"成年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4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研究。主要依照2009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特点,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的选编特征进行系统、深入的剖析,并顺应规则的变化规律探索器械难度的发展走向。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对圈操难度选编与技术驾驭的最好,其次为绳操、球操,带操为弱势项目;各项器械熟练性动作的选编形式较为简单,缺乏多样化;提高带操器械难度技术与惊险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选用器械惊险性动作作为成套结束动作是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不用手"运用器械将是今后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全国艺术体操个人冠军赛和2014年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的个人全能前8名优秀运动员4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研究。依照新周期国际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评分规则的变化特点,遵循新周期规则强调艺术体操向艺术性发展的脉络,以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价值为出发点,从编排的细腻技术环节入手,对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舞步组合编排特征进行详实剖析,旨在探寻其编排存在的差距,提出适应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组合编排的新趋向,以期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的编排水平,为力求走在国际艺术体操发展前沿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新周期下舞步组合是体现艺术体操艺术性的典型代表,舞步组合呈现形式简化单一,器械运用缺少技术含量,主题色彩匮乏,是我国个人项目舞步组合编排的症结所在;赋予"优化"的动作表现形式,富含"优质"的器械技术内涵,凸显"个性"的主题色彩,打造"完美"的艺术美韵,是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组合编排的时尚潮流。  相似文献   

4.
运用专家访谈、录像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国家队运动员在参加各比赛前的技术训练现状及技术训练特征进行全面研究,同时针对各部分技术特征要求建立了科学的技术训练体系。研究表明: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包括身体技术、器械技术和成套动作技术训练3个部分;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比器械技术要好,但也缺乏高规格、高分值和多样化的身体技术。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分析归纳、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全国个人冠军赛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四项器械,共32套成套动作进行研究.依照2009-2012版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特点,针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身体技术与器械技术的选用特征以及价值进行剖析,并顺应规则的发展,预测我国现阶段艺术体操发展的新趋向.结果表明:只注重身体难度的固有思维模式已被身体与器械双重并重取而代之;发展技术类型的多元化、提高身体与器械双重难度价值是提升整体价值必备条件;以发展创新思路、巩固惊险动作价值为重点,整合编排的设计理念,重推身体与器械两方面的稳定性与创新性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个性化风格编排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体育》2003,(4):30-30
艺术体操19世纪发源于欧洲,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国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世纪70年代传入我国。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技巧性运动,它将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以展现运动员的肢体技巧和器械运用能力。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 评 分" 目前在正式的国际比赛中,艺术体操只设女子项目。在技术动作、音乐编舞、器械运用方面的特征,决定了艺术体操与竞技体操在规则制定和评分方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艺术体操包括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通常的比赛采用绳、圈、球、棒、带五种器械中的四种。伴…  相似文献   

7.
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研究和数理统计法对1976-2009年以来由FIG正式出版的9个版本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分析,旨在找出规则发展变化的动向,为我国艺术体操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难度的发展和创新仍然是艺术体操运动发展的主题,在进行难度动作的创新中要以"既要有难度,又要尽量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不受到伤害"为原则;2)"规格就是美",对于艺术体操运动来说,成套动作高质量、高规格的完成是艺术体操运动持续、稳步发展的生命线;3)编排的艺术性是获取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4)器械技术动作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5)规则在演变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艺术体操运动的"竞技化"与"人性化"间的关系,促使艺术体操运动稳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棒操的运用剖析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器械技术之弱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文献资料、图像解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对我国艺术体操少年运动员棒操的器械使用分布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后备力量的水平正向着竞技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但与先进水平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成套动作中套容量少,器械的特殊艺术性加分低,难度动作分布不均,完成情况差。  相似文献   

9.
姜域 《体育科研》2005,26(5):51-52
艺术体操的项目特点是手持轻器械进行训练和比赛,运动员对轻器械的理解及运用将直接影响到其比赛成绩.本文就艺术体操运动员对"器械感"的理解以及少年运动员的"器械感"的培养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致力于研究新奥运周期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个人项目器械难度(AD)在成套中的运用和发展趋势。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解析器械难度在中外优秀运动员成套中的运用,对各项器械的器械难度进行总结归类,剖析设计精美绝妙、衔接自然流畅的器械难度的构成因素及编排特点,指导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的编排,加强器械难度的训练手段,以期为我国艺术体操新周期个人项目成绩的突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预赛中刀棍、枪剑女子自选全能项目的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刀棍、枪剑项目难度动作失误率分别是6%、7%;女子器械类难度动作失误有差别,棍术的失误比刀术多、剑术失误大于枪术;高旋转的难度动作完成具有不稳定性。研究表明:前后动作的顺势衔接与利用惯性是动+动+静难度动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下肢难度动作的支撑要以复合杠杆的工作形式完成;完成器械技术动作主要是靠器械动作方向和面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跳步难度动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解析、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完成跳步难度动作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结果发现,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跳步难度动作完成质量并无显著差异,但在选择跳难度数量、种类以及器械动作配合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赵玉华  胡凯  刁在箴 《体育学刊》2003,10(3):121-123
运用录相解析、资料分析,按照动作的难易程度对器械动作的类型作了相应的级别划分,以便于运动员在成套编排中合理运用器械,也为裁判员在比赛中判断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献资料、实验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设计技巧前手翻辅助练习器。实验表明:该辅助练习器能有效地进行保护与帮助,有利于学生对技巧前后翻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和提高教学效果,并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和运动技能形式规律,在技巧前手翻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化学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采用高分子材料和电子材料对传统流星锤进行现代化的改造;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设计,改造和研发出新型的武术器材,主要有功力流星锤及流星锤声光靶,并将其应用于全国武术功力比赛及群众健身活动;现代化改造后的流星锤系列器材,既保持了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又适应于现代人的竞技、健身和娱乐。  相似文献   

16.
体操先进技术的动作难度和稳定性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体操先进技术、动作难度、动作稳定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先进技术对发展更高级难度动作起着直接的作用,但在促进成套动作稳定性的同时,也会留下一些隐性的负面影响;发展动作难度必须有动作技术、动作技能、运动能力和训练水平等4个主要因素支持;形式多样化的训练是促进成套动作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射击成绩的技术参数的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击需要运动员有较好的动作稳定性、平衡协调能力及良好的完成精细动作的能力,本实验采用俄罗斯Win Scatt射击仪研究利用射击测试仪准确的反映运动员在瞄准、扣动扳机过程中的技术特点,通过测定运动员瞄准精度、瞄准稳定性、击发动作稳定性、移动轨迹等指标,来分析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及与射击成绩的相关性,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圈操技术运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图像解析、数据统计、献资料等方法,对2003年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圈操比赛的成套动作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圈操器械技术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器械的使用中存在诸多不足:身体难度过程中与器械技术结合的价值不高,特殊艺术性加分普遍较低,完成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