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调整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巧妙地生成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2.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这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对于“生成”的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那么,面对课堂中超越预设、鲜活丰富的即时“生成”,教师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3.
“预设生成”是每堂课必须经历的,我们课前的“预设”都希望在课中能够“生成”,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生成”决定这堂课成功与否。但是,并非所有的“预设”都能“生成”。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面对:当学生不能顺利出现“预设生成”时该怎么办?笔者认为要看预设的内容而定。如果是本节课中不可缺少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或比较重要的方法等,那么一定要想办法促使其生成。那么,在课堂中怎样促其生成呢?笔者经深刻反思想到了以下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这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对于“生成”的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那么,面对课堂中超越预设、鲜活丰富的即时“生成”,教师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5.
一、语文课堂,“预设”必不可少 通常,我们上课都是按照我们预先备好的课亦即按照教学设计来进行的。这也是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可改变的要求,换句话说,教学设计(备课)即课堂的“预设”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有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精心的、静态的弹性预设,注重生成策略的运用,促进课堂现场的动态生成,唯有追求动态生成才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教学过程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8.
朱信宇 《考试周刊》2012,(60):33-33
课堂上,教师要有预设。但我们发现那些精彩的闪光点却往往是非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如果我们敏捷地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这些“动态生成资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学定教,就能让“动态生成”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为课堂“锦上添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课堂就像一方充满神奇与变幻的舞台,随时都有惊喜和收获。只要我们及时捕捉到“非预设生成”的火花,让它绽放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因抓住“灵光一现”而更加精彩,将会因抓住“动态生成资源”而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9.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相对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和“生成”的互相融合。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充满生气与活力,才会精彩不断、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无序的盲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题记】在新课程时代,“预设”和“生成”是一对充斥我们耳鼓的“姊妹”词汇。所谓“预设”就是“预先的设计和筹划”。而“生成”则是指事物“即时的发生和形成”。但是,课堂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窖体、本体、媒体等的关系随时都处于不断转换之中,“预设是必须的,但生成更是鲜活的”。  相似文献   

12.
顾丽萍 《考试周刊》2011,(41):64-65
数学课堂中"非预设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实验操作获得的结果或结论,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的学习生成。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教师事先“预设”,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教师的“预设”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由教师“预设”、情境问题由教师“预设”、问题的答案由教师“预设”、课堂进程由教师“预设”、课堂练习由教师“预设”、课堂小结内容由教师“预设”……。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的“预设”准确、课堂上“预设”任务完成得好的课就是好课。  相似文献   

14.
如何把握好“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呢?我认为应该明确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崔维领 《中学文科》2007,(10):47-47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陛的思考和安排。在课堂上也需要按预设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结果也要有充分的预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任务是执行预设的教案、展开预设的教案,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对预设的标准答案的顺应和认同。沈大安老师对课堂的预设和生成这样说:“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语教学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王宇红 《快乐阅读》2012,(30):90-91
"预设和生成"是伴随着新课程而出现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预设是教师在备课或实施教学活动时,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领",教师的预设并不是死板的,虽然是预先设定的,但也必须做好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调整的准备。生成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过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或新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固然重要,但是从本质上讲,教学“预设”应当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多向交流的动态建构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预设”有弹性、有留白、富有动态,教学活动也就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达到“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因此.作为充满灵性与人性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是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教师因势利导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变成鲜活生动的画面。那么,怎样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审视“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动态生成的课堂流光溢彩,姹紫嫣红,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预设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发展过程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管泽锋 《考试周刊》2010,(56):154-155
一、预演的精彩——精心预设.为生成起航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课前作出周密的策划,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精心的、静态的弹性预没,注重生成策略的运用,促进课堂现场的动态生成,惟有追求动态生成才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教学过程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