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笔者认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相似文献   

2.
社会上流行的口号有一个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谈到我国要办什么样的教育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可究竟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许多时候,人们错把学生、家长满意就等同于"人民满意","家长"是"人民",家长满意,就等价于"人民满意"。而真正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绝大多数人满意的教育,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学生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那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什么样的生活呢?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学生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这都由教师决定,那语文课堂究竟要带给学生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程振响 《江苏教育》2012,(Z2):78-8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质量内涵发展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必须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近几年,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强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温家宝总理曾在2009年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是教育的理性回归,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质量内涵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对校长的应然要求。教育家办学,不仅明确了校长的崇高使命和社会历史责任,突出了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而且强化了学校专业领导的观念,注重了校长的自我追求、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反映了校长要走向教育家、让教育家担任校长和教育家办学的教育发展趋势。学校是传承创造知识、传播社会文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场所,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办好学校,怎样培养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培养教育的场所,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关键在于学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在于教师的教育思想水平如何,在于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现在我们经常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经常在思考,人民满意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作为一校之长,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  相似文献   

6.
2009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说:"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我们有许多优秀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到底怎么教?笔者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1.教师有激情。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长是大学这个教育组织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校长应该具备教育家的品质,承担起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作为教育家的大学校长应该清楚大学是什么、大学校长是什么以及大学校长应该修养的素质和应该尽到的职责。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很简单,就是专心致志地做好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教学多年的聋校数学教师,面对着聋哑孩子的现状,我不止一次地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我究竟该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什么才是针对他们的灵  相似文献   

10.
瞭望     
《教育》2009,(31)
声音袁振国:这个时代需要而且可以产生教育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近日指出,教育家是经个人努力以及环境和制度造就的。"什么叫教育家?第一对教育有自己的想法。一些人做了多少年的教师,甚至干了一辈子,对教育却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不袁振国:这个时代需要而且可以产生教育家  相似文献   

11.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2.
张真 《学子》2014,(8):7
正教育是一项具有生命意义的事业,是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自由充分发展奠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想的教育"需要回答"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一、"理想的教育"是始终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人的发展有现实发展,也有长远发展乃至终身发展。教  相似文献   

13.
刊首语2007年继续约请知名学者和专家围绕"教育应该是什么?教育应该承负一种什么样的功能?……",力图于"教育向何处去"的实践者提供一把解读和"触摸"教育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好的教育家的思想不仅可以影响时代,更可以预见未来,这种影响是具有空间性的。叶圣陶先生就是这么一位教育家。他对于教育有自己的见解,"教是为了不教"是叶老的核心教育理念。在叶老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中就处处彰显着叶老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对于教师修养等的感悟,还是学生应该需求于学校什么,都有其独特的见解。这些教育思想对那个年代以及现代的教育都有深刻的影响,提出的教育问题也有其预见性,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时代呼唤"本土教育家",教育事业需要更多的"本土教育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顺势而为,为"本土教育家"做些服务和铺垫。应该在实施的"本土教育家"工程中,通过发现"本土教育家",使那些已经具备"本土教育家"条件的人获得相应的声誉和地位。从教育家成长的社会属性来说,通过为"本土教育家"后备队伍添油助力,可以让那些实力已接近"本土教育家"的教育工作者及时圆梦,可以为那些经过较长时间努力才能成为"本土教育家"的教育工作者缩短其成长时间。拔苗助长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而正在实施的"本土教育家"工程完全是顺应教育规律之举。一块庄稼地是任其成长收获大,还是精耕细作、科学管理收获大?答案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6.
<正>从学习教育学的时候起,笔者就一直在设想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算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者才能称得上是教育家。在教育史学的书籍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个被称为教育家的名字,但史书上记载的主要是这些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并未直言他们的哪个或者哪些思想与实践造就其成了著名的教育家。总体而言,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就是教育家,只是知道哪些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所学校,首先要评价这所学校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先生也曾说过:一所学校办得好或办得坏,大部分责任在校长身上。可以说,校长的素质体现着校风校貌,直接制约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综合提高,作为一名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名校,也可以毁掉一所学校,这已成为教育界公认的一条办学基本定律。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8,(18)
记得在课程改革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都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认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情感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说:"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不但大学应由教育家来办,中小学也应由教育家来办。"(《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北京2012-09-09)同理,职业教育也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办什么样的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看教育,我们认为,在林林总总的教育现象中,有一些值得思考的教育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分述如下,以期能对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