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璐 《新闻世界》2011,(7):276-277
"80后"正从上世纪末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21世纪初的争议与褒贬,发展到今日的"80后"文化现象。从争议到批判到赞扬再到思索,期间各种媒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具有公信力和话语权的大众主流媒介,洞察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而我们对"80后"的媒介形象认知应将具体文化现象、话题和媒介形象再现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领域关于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的理论,用以研究媒介和受众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上购物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根据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在选择某种媒体时都会根据一定的目的,今天我们就从这一理论分析"网购"的火热现象,探讨消费者为什么选择网络这一媒介作为购物的渠道,试着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这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这个岁末,财新集团被华文基金收购,这一标志性事件被认为是纸媒已死的又一证明。而今年上半年各大主流媒体的广告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跌幅高到3-7成,大量的传统媒体人跳槽新媒体,媒介人才流动呈现出弃"旧"从"新"的潮流。上海两大报业集团合并,报业集团开始裁员,而新媒体平台则大量的招兵买马,传统媒体受众不断流失,而面市不足三年的微信用户突破6亿。最新的消息是《新闻晚报》将于明年一月一日正式停刊,这可以代表是越来越多纸媒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荣欣 《新闻世界》2011,(1):133-134
"剩女"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媒介(报纸)是如何构建"剩女"这一群体的,并进一步分析报纸如何运用媒介话语权塑造"未婚大龄女青年"的刻板印象,将她们这一群体转换成"剩女"形象。  相似文献   

5.
刘华 《新闻世界》2015,(1):52-53
新媒介环境媒介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中,"报纸消亡论"被提出并一度甚嚣尘上。本文以媒介"小生境"理论为视角,结合"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启示,考量报纸的发展前景,认为报纸符合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且在进化实践中不断吸收新媒介技术能量继续推进报纸"碎片化"阅读,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6.
魏曦英 《东南传播》2011,(1):134-136
媒介融合情境下,报纸、网站联姻,打造"融"媒介,目的在于探寻报纸的数字化生存的可行性模式。报纸网站,如何发展?传统纸媒有数百年的采编经验和新闻生产模式,新兴的商业门户网站内容模式已然成熟,这些都为报纸网站发展提供了可宝贵的经验。但是如果缺乏适应"融"媒介的"融"思维,未能跳出思维的定势,打破旧有的格局和模式,报纸网站仍将处于发展停滞、影响力小、可有可无的尴尬状态。  相似文献   

7.
竹林七贤在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但竹林七贤身后"贤"与"不贤"的辨析之声,代有相继。本文从传统伦理道德角度、佯狂嗜酒的骇俗行为、竹林的文化媒介等三个方面对"竹林七贤"之"贤"义进行别样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张雯谦  杨惠林 《新闻世界》2011,(5):188-189,218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报纸中有关"富二代"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大众媒介在"富二代"问题上的关注点以及所持有的评价倾向;其次,针对大众媒介的普遍认识和看法,通过分析具有典型性新闻报道得出"富二代"媒介形象的特点,以证明媒介对"富二代"的认识评价是不尽全面和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9.
柴跃胜 《视听界》2014,(6):59-61
"新闻民工"一词近年来逐渐蔓延于媒体人的自我表述中。本文把脉"新闻民工"论之困与惑,探索"新闻民工"这一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下的媒体创新管理,从媒体评估考核体系、用人机制的革新等问题入手,求解告别"新闻民工"悲观论、重塑新闻记者职业尊严和荣誉感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乔智玉 《今传媒》2013,(2):49-50
2011年,广电总局的"限娱令"一直牵动着公众的神经。期间,在广电总局的"限娱令"没有真正下发之前,关于"限娱令"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并造成了很多误解。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很多不实新闻让很多民众信以为真,其中有媒体的责任,也有相关部门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没有能够做到及时有效地传达信息过失。本文通过分析"限娱令"发布前后所引起的风波,对相关主体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应该做出的努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孙成 《新闻世界》2014,(9):23-24
近年来,全国涌现出"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女孩"、"最美警察"等一大批影响全国、感动全社会的"最美人物",一个个最美故事正在社会上广为传颂。然而,在一些"最美"类新闻给社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的同时,此类新闻中也存在着泛滥化、标签化、惰性化、虚假化、报道不平衡等问题。媒体应从慎用"最美"、坚持平衡客观报道、提高媒体人自身素养等方面对"最美"类新闻报道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2.
梁小丽 《新闻世界》2013,(5):183-184
长期以来,我国的媒介批评多集中于学界和业界,普通受众的参与可谓寥寥,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囿于学者书斋里的"高雅"理论。微博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一现状。本文结合相关案例,通过对媒介批评内涵及微博特性的探讨,就微博对媒介批评的影响做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马媛 《东南传播》2011,(1):62-64
在传媒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由大众传媒引导的"媒体造星"运动愈演愈烈。本文首先阐释了"媒体造星"现象的概念及研究现状,并综述了对此类现象不同角度的各种研究报道。其次,通过列举大量时下广泛流行的"造星"现象,总结"造星"现象的特点及对受众的影响。最后,本文从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媒体造星"运动,从大众媒介自身出发,讨论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起因及结果,并联系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初步分析了"媒体造星"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秦斯  丁沁怡 《新闻世界》2013,(11):222-224
本文以"3·15晚会"为范本,首先分析该媒介仪式在构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三方面表征;其次,结合消费社会等相关理论,深入剖析了"3·15晚会"如何利用媒介仪式的商品性和仪式性达到其传播意图;最后反思媒介仪式的传播局限,旨在为更好发挥媒介仪式社会建构作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周莹 《新闻世界》2012,(7):268-269
媒体对"八毛门"事件缺乏证据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本文以"八毛门"为例,简要分析媒介无意识的产生,并且指出新闻是一种社会建构,新闻活动的结果是使社会现状合法化。  相似文献   

16.
罗华 《新闻窗》2011,(2):70-70
三网融合对广播的影响 三网融合促使广播的全媒体化进程加速。广播的全媒体化不仅是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三网融合的明确方向。三网融合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融合,手机、电视、电脑等多媒体均可作为广播的终端,这些变化使得广播全媒体化进程大大提速。  相似文献   

17.
从腾讯看“中国式克隆”的成功与隐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 《东南传播》2010,(9):33-36
本文借用媒介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最赚钱的网络公司——腾讯的"中国式克隆"发展模式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其依靠降低投资成本与风险、网络效应引发正反馈、垂直集成布局等策略成功改写了网络经济中的"先发制人"的法则。但在语言优势逐渐消弭和核心竞争力缺失的情况下,以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式克隆"的发展模式存在着隐患。  相似文献   

18.
"伪娘"是被"伪"出来的,是资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对于一种性别倾向的夸大性再生产,对于一个性别/跨性别媒介奇观的制造。"伪娘"才能轻松地成为一种"性别实践的个人权利",一个与我无关、亦与社会无害的娱乐消费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犀利哥"形象构建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来揭示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是其"走红"的最有力的推动。娱乐无可指责,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在一个小人物变身新闻热点之后,呼吁有关部门对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人员的进一步关心。  相似文献   

20.
“云”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方法。"云"计算在给用户带来便利与高效的同时,用户信息资产安全与隐私保护也受到极大的冲击与挑战。文章分析了"云"图书馆面临的安全问题,并根据基础设施"云"平台特点,提出了"云"数字图书馆面向基础设施"云"的安全框架,以及解决"云"数字图书馆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