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思想界文化反思湖流中涌现出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具有丰厚的内蕴,批评家们对其内蕴进行了多方面阐释。本文从对20世纪中国小说传统长子形象进行颠覆的角度来研究,通过对白孝文、鹿兆鹏、黑娃三个长子形象的分析,得出《白鹿原》是传统长子形象的颠覆之原。  相似文献   

2.
长子现象是中国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的产物.受宗法文化的长期浸润,长子的文化性格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双重性人格、卑柔软弱的行为模式和自我牺牲精神等特征,与历史转型期文化的特征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因此,长子成为许多作家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和选择的形象载体,长子形象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景观.高觉新、祁瑞宣和孙少安就是其中的三个典型.  相似文献   

3.
传统“孝悌”观及封建家长制形成以长子为大的家族管理秩序,长子长孙要恪守家道,严守其规。以往多数论者对大家庭中的叛逆者形象关注较多,而对承载传统重负的长子形象却缺乏应有的剖析。本文结合具体文本分析,认为长子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徘徊在新思潮与旧的观念之间,突围的欲望难以剥离根深柢固的家族观念,而走向悲凉的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4.
传统“孝悌”观及封建家长制形成以长子为大的家族管理秩序,长子长孙要属守家道,严守其规,以往多数论对大家庭中的叛逆形象关注较多,而对承载传统重负的长子形象却缺乏应有的剖析。本结合具体本分析,认为长子形象呈现在读面前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徘徊在新思潮与旧的观念之间,突围的欲望难以剥离根深柢固的家族观念,而走向悲凉的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5.
谭恩美作为当代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其作品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研究。作为一名移民美国的华裔,谭恩美在其作品中对中国的描写与形象的刻画有着独特之处。尤其是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描写中,能够通过具体故事的展开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高觉新、祁瑞宣、孙少安等,作为家族的长子,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长子,可以说是特殊的一群。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使命和埋藏于骨子里的家族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又有着典型的国民性格。因此,其性格和命运似乎是注定的。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也总是有意识地去揭示这群人的性格及命运,解说其存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对毛泽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毛泽东"逐渐成为了新的热点与难点。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毛泽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其前提条件为明确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而对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指出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作用与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女勇士》是美国当代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女勇士》中,作者对古老的中国神话、传说及历史进行改写,并用异域的文化土壤对其进行建构;有意利用文化“误读”策略,将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女英雄花木兰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跨文化的移植和变形,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与传统花木兰原型截然不同的努力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女性形象。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木兰形象在美国文化中变异的表现、变异的必然及其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文本分析法、归纳法、列举法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中国形象进行研究可知:其一,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作家创作早期,继承了18世纪以来理想化的中国印象。创作中后期,受当时进步思潮影响,对中国现实落后的认识越发清晰,作品中多选取当时守旧麻木的典型中国人和中国物件作为创作素材;其二,作家很少直接描写中国,而是在作品中渗透中国元素,通过对中国式生活用品、中国式礼仪文化、“中国式”距离进行书写,展现其认知中的中国形象;其三,作家了解中国发展模式、中国政体和中国传统,旨在将中国发展的经验教训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其作品中中国形象的变化书写是不同时期中国文化影响俄国社会观念的深层反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中对于狐神形象的描写有很多,经过了千百万年的历史演变成今的狐神形象,有着千变万化的文化形态和体态。想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狐神形象进行研究,首先应从狐神形象到狐妖形象着手,然后从狐狸的形态到人的形态等演变过程,并且研究狐神形象的神行、狐神形象的演变过程,以及狐神形象演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的知识,在描写中国传统的家庭化时,主要着眼于对传统的批判,成功地树立了反传统家族化的旗帜。到了抗战时期,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下,面对家族化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借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的活动,如长子,逆子、败家子等来印证社会历史,从而显示出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的家族化观。  相似文献   

12.
Data from China demonstrate that the effect of the number of siblings on education is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children’s gender, urban or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whether there is only one child, the birth order of children within the family, and parents’ status. Chinese families have significant preferences for the eldest son and the youngest son. Moreover, research based on the natural experiment and instrumental variable approach suggests that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education has increased the cost of family education expenditure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which further aggravates the negative impact on education of having many siblings in an urban setting.  相似文献   

13.
公爵哈斯木汗是清末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克烈部落的最高首领,国内学术界对其袭爵年份和去世年份的看法长期存在错误,对其儿子精思汗的出生年份则一直缺乏记载。《光绪朝朱批奏折》表明:光绪二年闰五月二十三日(1876年7月14日),哈斯木汗承袭其父阿吉黟遗哈萨克公爵。光绪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91年2月6日),哈斯木汗因病去世。其长子精思汗出生于同治四年(1865),次子博克西出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光绪二十年四月初五日辛亥(1894年5月9日),精思汗承袭其父哈斯木汗所遗哈萨克公爵。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学中的长子几乎都以一种悲剧的形象存在,然而在他们的悲剧后面有着共同的话语模式,本文以《激流三部曲》、《雷雨》、《北京人》、《四世同堂》、《财主底儿女们》中的长子为原型,从焦虑、压抑——死亡,受难——悟道这两种话语模式来分析长子的悲剧人生是怎样被构建的。  相似文献   

15.
夏代君位继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代的君位继承制度是传长子支系兄终弟及制。由于君主谱系采取口耳相传的记录方式及人们重直系、轻旁系等原因,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简单的父死子继。夏代君位继承制度存在的社会原因一是生产力还不发达,农业生产基本上还处于粗耕农业阶段;一是社会基本单位处于家族公社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严修(1860~1929),出身进士,官至学部侍郎,是著名教育家,与日本有长期交往史。其长子严智崇,曾任中国驻日使馆秘书。次子严智怡,曾任河北教育厅长。还有其他子女,均曾留学日本。严修家族在日本教育界、文化界、外交界拥有众多挚友,曾经进行过频繁的友好交流,堪称佳话。  相似文献   

17.
王志尧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6):62-64,81
荣国府贾琏贾宝玉同称二爷,成为学界一个难解之谜。周汝昌先生认为是荣府本院的小排行和宁荣两府的大排行所致。要力石认为,贾琏原有个哥哥,后来被删掉了。两者的解说皆错,经考辨,合乎事体情理的结论是:贾宝玉被称二爷是贾政儿子们的小排行,贾琏被称二爷则是荣府中贾赦、贾政子弟们的大排行。流行本中的“次名贾琏”疑为“子名贾琏”谐音传抄之误。  相似文献   

18.
曲周路氏即路振飞及长子泽溥、次子泽淳、季子泽浓。路氏对顾炎武有举荐之情、援手之恩、通联之谊。他们交往30余年,情谊深笃,与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之徒相较,尤足称道。  相似文献   

19.
巴金的创作塑造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有化意味的当属封建家庭中的长、幼子形象。本试从这二个人物形象中探讨其思想中对传统化的无意识接纳和秉承,并在这种联系中探讨其人物的化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