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基础中发展起来的,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于阐释性研究。它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部分组成,关注的是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包括语篇中可协商的各种态度及这些态度评价的来源。评价理论为我们阐释语篇的人际意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葛底斯堡演说》语篇进行分析,旨在发掘其评价资源及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评价系统理论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的新拓展,关注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度等。本文选取奥巴马2012年竞选美国总统连任获胜演说作为语料,尝试运用评价系统理论的态度系统来分析演说中的评价资源,探讨奥巴马是如何在其演说中运用评价手段和方式,表明说话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达到其人际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于涛 《海外英语》2012,(17):267-269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拟从一直以来被忽视的人际功能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语篇的连贯。评价理论是对于人际功能理论的发展,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该文将着重探讨语篇中态度韵律资源通过聚合效应产生"核心态度"并以此来实现语篇的连贯假设。藉此证明态度系统对于语篇连贯建构是有积极意义的,希望能够为连贯理论发现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人际功能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元功能之一。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中,实现人际意义的主要词汇语法资源是语气和情态。评价理论是Martin和White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关注的是说话者/作者用来表达特定的评价立场和与实际/潜在的应答协商这些立场的语言资源。本文以评价为理论基础,对比分析了评价系统中的态度资源在英汉社论语篇中的实现,发现英汉社论中态度资源的分布有共性也有差异:(1)英汉社论中主要通过判定和鉴赏资源实现态度意义,情感资源使用较少;(2)社会尊严,尤其是正面判定的社会尊严多出现在英汉社论中;(3)在判定资源的使用中,英语社论中多使用形容词和名词,而汉语社论中评论员更倾向于使用四字短语和成语来表达判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并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分析李开复致女儿信中的态度资源,试解读信中作者的态度评价,从而说明肯定性话语分析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2):88-89
本文尝试把评价理论应用于英语足球评论的阅读教学,借以找出评价资源在英语足球评论的阅读教学中的启示,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足球评论,掌握评价理论的阅读技巧。文章研究发现,态度资源能帮助推断出语篇的主题大意和各种情感态度,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皆可揭示出语篇所构建的态度立场,以及语篇主旨大意。  相似文献   

7.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最新发展,而态度系统是其一子系统。从态度系统的角度对经济类新闻这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揭示经济类新闻中所隐藏的态度资源及其分布特点。而对态度资源及其分布特点进行批评性分析,能充分说明经济类新闻中的态度资源是影响读者态度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评价理论(即评价系统),它既是对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的拓展,也是一个用于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本文尝试运用一个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开场白语篇进行研究。本文将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政治演讲开场白中各种态度意义的表现特点以及其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刘海舟 《考试周刊》2014,(76):32-33
新闻标题是新闻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包括作者的态度。本文运用应用功能语言学领域的"评价理论"对中英文新闻标题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中英文新闻标题中都包含态度,中文新闻标题的态度资源更多,正面态度多于负面态度,而英文新闻标题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尝试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调查分析了自述语篇中态度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征。旨在说明作者如何通过态度资源体现人际互动取向和构建学术身份,以期为中国学生学习撰写自述文书以及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态度意义具有弥漫性和强弱变化的特点,这影响着译者的策略选择。对比《二马》和其英译文发现:原文和译文评价意义的韵律线吻合,评价意义对等传达;译文把弥漫在原文中的态度意义聚拢到具体语言成分上,添加评价词汇,或利用各种语相手段,对译文读者予以引导,译文态度意义显示出眀释化的特点;另外,意识形态的影响会使译者对原文中的态度资源作出选择性调整,译文中的态度意义不忠实于原文。  相似文献   

12.
演讲语篇蕴含着演讲者的情感、态度和立场,Martin的评价理论提供了对其进行语篇分析的新理论框架。本研究基于评价理论视角,以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为背景,以历任香港特首就职演讲辞为语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视角挖掘演讲辞背后的情感、态度和立场,并比较其异同。  相似文献   

13.
《狂人日记》无论从作者的创作态度上还是从文本的具体内容上都完美地呈现出了鲁迅创作与精神分析之间的关系以及鲁迅先生对弗氏学说的基本态度。完成由"性"到"吃"的转换,是从现代病理角度理解"狂人"之"狂"及其所发现的"吃人"这一象征意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运用澳大利亚学者马丁等发展的评价系统理论,评价系统有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从这三方面尝试性地探讨薛宝钗诗歌在源语和译语中的人际意义异同,以期发现薛宝钗诗歌的文化意义在评价系统下的保留与缺失。  相似文献   

15.
评价意义涉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存在于各类语篇,但目前应用于诗歌的却很少。本文运用Martin的评价理论,从态度和级差资源来解析杜甫《春望》中所表达的评价意义及其在四种译文中的体现,看看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在评价意义表达上是否"忠实"于原文,从而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马丁的评价理论是对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延伸和补充,态度系统是该理论的核心。文章以态度系统为根据,从情感、判断、鉴赏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师课堂用语。运用实例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课堂问候语、课堂指令语、课堂提问语、对学生回答的反馈语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课堂用语的思路,以期促进教师更好地通过语言表达发挥课堂语境中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以培养学生英语技能为主导的英语教学模式,使新闻英语教学成为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报刊的媒介功能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被忽视。评价理论关注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帮助读者解析文章中所体现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评判价值,它在语篇分析中的实用性,为新闻英语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也为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有利于高校发展出发,以服务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首先探讨了人才评价机制的内涵,然后阐述了“高层次人才”的基本理论。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和实际调查,找出河北省现有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河北省属高校高层次人才评价机制模型,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推进河北省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的大学。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评价理论的次系统——态度系统,从“感情”、“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着手,对中美大报莫言获奖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大报态度资源的运用频率明显少于美国大报.中美大报情感资源所占比例均较小;中国大报鉴赏资源使用频率最高,侧重于对该事件价值的评估;美国大报判断资源使用频率最高,侧重于对莫言和中国行为的评估.研究证明评价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中美大报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评价态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在小说《觉醒》中,作者凯特·肖邦对态度资源的使用表明她同情女主人公,认为婚外之情并非有罪。作者把情感词,判断词与鉴赏词结合使用,来构建艾德娜的情感觉醒框架,使读者能够分享那种情绪反应。但是作者忽略了她的意识形态远远超前于同时代人之事实。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女人只能是男人的附属品。她那个时代的读者因此采取抵制性的态度。她用自己的态度和推断影响读者和同时代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努力,是失败的,原因在于她对人际意义构建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