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乐乐 《上海教育》2006,(6B):34-36
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是辛勤耕耘的美国教师们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候。在这一时期,美国各地纷纷举行诸如”教师节”“感谢教师周”“盛赞教师周”等各种各样的传统庆祝活动,其中最负盛名的活动就是在白宫由总统亲自出席授奖仪式并致辞的一年一度的“国家教师奖”颁奖庆典。  相似文献   

2.
“2005年美国国家教师奖”得主詹森·卡姆拉斯(JasonKamras)是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他的人生轨迹折射出国外教师职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在一年一度由美国总统亲自出席并致辞的美国“国家教师奖”颁奖庆典上,全美各州教育总长委员会将2008年“国家教师奖”的殊荣授予了来自俄勒冈州35岁的科学教师迈克尔·盖森。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尊敬教师的国家。每年的4月底、5月初,是辛勤耕耘的美国教师们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候。在这一时期,各地纷纷举行诸如“全国教师节”、“感谢教师周”、“盛赞教师周”等各种各样的传统庆祝活动。据美国联邦教育部官方网站新闻中心5月2日的消息,4月30日至5  相似文献   

5.
胡乐乐 《上海教育》2007,(9A):35-39
在一年一度由美国总统亲自出席并致辞的美国“国家教师奖”颁奖庆典上,全美各州教育总长委员会将2007年“国家教师奖”的殊荣授予了来自华盛顿州33岁的音乐教师安德里亚·彼得森。[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关于美国“发展数学课程”的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正在实施新课程实验,并且从2004年秋季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已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新课程能否实施好,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使用新教材呢?“发展数学课程”(以下简称“发展课程”)是美国《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章(《中学数学教学》是美国马里兰州马里兰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  相似文献   

7.
《辽宁教育》2013,(1):39-39
他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坚守第56号教室,创造了轰动美国的教育奇迹;他先后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最佳教师奖”、美国媒体天后奥普拉“善待生命奖”;他还获得了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相似文献   

8.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从教二十多年,获得众多国内外大奖,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1997年美国著名亲子杂志《父母》杂志年度“成长奖”、美国媒体天后奥普拉的“善待生命奖”等,并获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他把奖金捐给了所在学校和学生,并成立了“霍巴特莎士比亚”慈善基金。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林晓东教授是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创新教育科学亚洲中心主任,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文化和技术学系的终身教授,她的博士论文曾经被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评为1994年度最佳博士研究,1994年获得美国教育研究学会(American EducationalResearch Associadon)最佳研究奖.她于1999年任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Education)斯宾塞基金会博士后学者,2003年被评为卡内基学者.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年对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实践,我国数学教育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中学数学教师的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成败.面对全球化的革新浪潮,教育适应社会多元共存的需求,正在以一种更开放和现代化的姿态登上中国教育改革的舞台.克林顿总统在“美国教育十点计划”中曾经指出:我们唯拥有最好的教师,才能拥有最好的学校.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数理化》2009,(5):81-81
近日,被誉为“中国西屋奖”的第2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在京正式启动,该奖项由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和泰康人寿联合设立,是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的首个奖项,其借鉴了美国“西屋科技奖”的组织和选拔模式,邀请了包括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专家教授担当评审,第1届的评奖活动就引起了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美国圣塔芭芭多斯普布罗斯高中等海内外知名中学的强烈关注和积极参与,国际名校也纷纷向获奖选手伸出橄榄枝.据悉,今年的竞赛将延续去年的赛制和国内、国际评委阵容,在全球分5个赛区报名和选拔,5月15日前,参赛者可登陆“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官方网站报名.  相似文献   

12.
动态报道     
1983年美国发表了提高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提高美国教育质量。美国总统里根率先采取措施,决定仿效1966年约翰逊总统设立的“身体健康总统奖”设置“学习优秀总统奖”。设置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数学月刊))2000年第5、6期分别发表了齐建华等与于衍芳的文章“中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和“论数学教育中人文价值的追求和学生人格的建构”(以下分别称为“齐文”和“于文”).这两篇文章不仅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针对性,更对各自的论题提出了不少很有见地的看法或意见,值得广大教师阅读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奖励》2006,(1):64-65
2005年11月16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简称国机集团)隆重表彰获首届“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个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前身为“中国机械装备集团科学技术奖”, 于2004年9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奖单位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前称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2005年9月 8日正式更名),是于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机械工业部所属骨干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国机集团所属单位有近60家,其中:工贸公司23家,原国家一类科研院所25家,原  相似文献   

15.
2008年4月29日,第58届美国“国家教师奖’、平选结果揭晓。这一次,2008年俄勒冈州年度教师奖获得者迈克尔·盖森脱颖而出,他在科学教学与学习领域通过创造性工作、教师团队合作,使社区利益和个人兴趣统一起来,促进七年级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盖森说,获得“国家教师奖”是一种荣誉,但更是一种巨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行动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学知(learningtoknow)、学做(learningto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和学会发展(learningtobe)构成了教育的四大支柱,教师的地位因此而空前凸显,以至“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1]随着1994年《美国教育法案》和2000年《教育目标》的发表,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美国已经被确立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当今社会没有理由还认为“教师是最后一个受到关注的职业”。而各国也无不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展开各种研究,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准。因此,有关教师…  相似文献   

17.
在一年一度由美国总统亲自出席并致辞的美国"国家教师奖"颁奖庆典上,全美各州教育总长委员会将2007年"国家教师奖"的殊荣授予了来自华盛顿州33岁的音乐教师安德里亚·彼得森。  相似文献   

18.
美国2013年度国家教师奖近期新鲜出炉,来自华盛顿州雅基马县济莱高中的科学教师杰夫·沙博诺脱颖而出,获得殊荣。今年的国家教师奖获得者拥有怎样与众不同的教育经历?有着怎样不可取代的教育贡献?在无数像他这样的教师身上,美国教育勾画着怎样的未来图景? 当杰夫为了学生的需要而深度挖掘、充分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乐于“三头六臂”充当教育多面手时,他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就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俞立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纽约大学名誉校长。现为亚洲协会全球教育中心咨询委员会共同主席,美国教育协会国际化与全球参与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俞教授在大学管理岗位工作24年,先后担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2003—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校长(2006—2012年)和上海纽约大学首任校长(2012—2020年)。曾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上海地理学会理事长、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理事长等社会学术团体职务。俞教授在科学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国际合作,也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教席,先后获得美国蒙特克莱州立大学、法国人文高师、英国拉夫堡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名誉博士,2013年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2019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校长勋章。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磁学、环境过程、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等,是中国“环境磁学”研究的开拓者,被评价为“跨出了环境磁学定量研究的重要一步”。俞教授还先后主持“环境磁学的应用基础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28项,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7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著180多篇(部)。  相似文献   

20.
周丹  李俊 《数学教学》2012,(11):2+1+29
第十二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12)于2012年7月8日在韩国首尔召开,并在开幕式上颁出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第四、五届的克莱因奖和弗莱登塔尔奖.至此,共有10位杰出数学教育家获此殊荣,他们是:Guy Brousseau(法国,2003年克莱因奖);CeliaHoyles(英国,2003年弗莱登塔尔奖);Ubiratan D’Ambrosio(巴西,2005年克莱因奖);Paul Cobb(美国,2005年弗莱登塔尔奖);Jeremy Kilpatrick(美国,2007年克莱因奖);Anna Sfard(以色列,2007年弗莱登塔尔奖);Gilah Leder(澳大利亚,2009年克莱因奖);Yves Chevallard(法国,2009年弗莱登塔尔奖);Alan Schoenfeld(美国,2011年克莱因奖);Luis Radford(加拿大,2011年弗莱登塔尔奖).本刊在2008年第10期介绍过2007年的两位获奖者,本文译自评奖委员会对2011年两位得奖者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