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之源,承载着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与最深层次的价值体系。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必须建立在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最终必须体现在青少年的价值体系中。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质指向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而当代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精神实质则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将"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逻辑基础首先是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其次是对中华文化内在理念与价值体系的肯定,是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深层次要求。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实然路径既包括主体自觉的教育强化,又包括社会生活实践中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自我建构,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共同促进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中知、情、意、行的统一,最终实现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自我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2.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要立足中华文化土壤,尊重并坚持文化的本土性、民族性、原创性与自主性,不膜拜、不模仿他民族的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关乎中华文化命脉的传承,关乎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关乎民族复兴梦想的实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建构中国话语体系,不断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摘要: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对于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着重重困境。汉语国际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重要平台。在汉语国际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中华文化传播意识,明确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使命与责任;要全面发挥孔子学院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注重对来华留学生的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4.
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过程也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过程。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文化海外推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精神面貌与大国风范。以孔子学院为例,分析指出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意义、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途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创新路径,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建设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经过众多磨炼因而变得更加的光彩夺目。作为当代高中教育学生的引领者,有义务承担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作用,而中华文化在高中教育的直观体现就是语文教学,语文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学习语文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而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秘密就是融会贯通,创新融合发展才造就了当今的文化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是国家的生存之本,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且能够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文章分析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内涵,阐述高职学生中华文化传播力的现状,从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优化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借助“互联网+”丰富英语课程中华文化教学资源、通过“自主探究”开展中华文化主题项目式教学、通过“以评促学”完善中华文化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路径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理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相似文献   

8.
以德育人与中华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工作"德"字当头才是育人之根本,尤其是面对一些"亲"才"疏"德的不良倾向,以德育人更具有进一步加以强调的现实意义。中华文化与以德育人关系密切:中华文化是"德"的基础,以德育人和中华文化共迎新挑战,中华文化是以德育人的不竭资源,以中华文化育人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弘扬中华文化是以德育人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精神支撑和立足根基,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知和认同,既能提高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又能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进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发展。本文阐述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认同缺失的原因,并从社会、政府、高校、家庭四个层面提出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建构路径,强化了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符号作为综合性概念,具有丰富的意涵,要将其置于“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这一时代语义框架理解,明确中华文化符号的创造主体、阐释主体、哲学基础以及指称对象。在此基础上,文本从符号系统角度把握中华文化符号的外部边界,从符号类别和文化类型角度把握中华文化符号的内部边界。通过考察中华文化符号的生成要素,为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符号、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切实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化认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文化自信”的核心内涵,中华文化认同教学是助其落地的一种尝试。以文化认同的概念特征和形成机制为依据,中华文化认同的概念框架包含三个彼此关联的要素:中华文化深度探索、中华文化广度探索以及中华文化身份承诺。据此,语文课程中华文化认同教学的实践路径有三:一是通过文化记忆和文化体验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度探索,二是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反思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广度探索,三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挖掘与内化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文化身份的承诺。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认同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根基。现有研究主要以大学生和少数民族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认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础。社会认同理论和文化适应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和少数民族群体的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使之进一步走向世界,进一步被世界所了解,是建设和弘扬中华文化首当其冲的重任。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历史前提;全球化进程是发展前提;世界对中华文化的需要是现实前提。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其必然性。走向世界的途径应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社会,中华文化因其先进性、民族性、稳定而有序的文化结构,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华文化的上述特征,削弱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有无数外国游客被具有璀璨中华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所吸引而来,但是许多旅游文本的英译,难以生动地翻译出其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特色,对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文试图找出现存的问题,结合语用学,举例分析在多元化的语境中,中华文化特色旅游文本英译随之可能会产生的变化,以期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事关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思路,即在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过程中,通过全面培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实用型人才、加强树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情感认同、助力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多元文化产业等有效途径和举措,全面带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包括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文化多元化趋势的逐渐显现,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也越来越重要。中华文化认同是对传统文化、当前主流文化及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本文就新形势下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交流是世界和平文化的主题,优秀的中华文化必将在文化交流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在新加坡尤其重视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凸显中华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中华民族应当以中华文化为主体,中华文化应当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应当以孔子思想为主体。中华文化继承与创新的主体,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主体。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实质上就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权,保持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慧命,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与价值体系,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侯晓莉 《教师》2022,(8):111-113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成为时代新的声音,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语文课程与中华文化的融合非常重要.文章着重探讨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并探索语文课程传承中华文化的有效路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