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习近平提出了文化自信思想,主要包括:中国文化主张一脉相承,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创新与创造;中国文化主张开放包容,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中国文化主张"以和为贵",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有利于世界的和谐与美丽。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必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和谐中国社会--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支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中国社会与和谐世界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互动关系。和谐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本质、构建和谐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以及中国为此而进行的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不懈努力,将大大有利于世界和平的维护与世界发展的推动。和平与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最基本条件,中国构建和谐国内社会的成功实践,还将使由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从而产生出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和谐中国社会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敏感甚至让人忌讳的问题,但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准确定位,不能仅仅限于查找与现在存在于西方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所要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宝贵的参照物,但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必然是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所要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对现存的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扬弃的关键是认清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意识形态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5.
世界历史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世界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重要方法。从世界历史角度看待中国近代落后挨打与现代化进程,从国际背景理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必然性与曲折历程,从世界眼光和发展眼光认识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世界历史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包括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和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意在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下面就本单元教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一、立足中国主题,培育国家认同素养本单元以中国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认识中国对世界的行  相似文献   

7.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来,中国梦系列观点的阐释赢得了世界的关注,中国梦通俗的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加强与世界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展现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人类共同进步的世界价值。中国梦之所以赢得世界的关注和重视,与中国梦国际认同的价值基础密切相关,它所体现出来的世界价值是中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世界舞台上的中国》通过讲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彰显的智慧与担当,让学生明确我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学会以全球视野和辩证的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意识与愿望,感受今日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让学生看到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新机遇,增强忧患意识,愿意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侨情侨务形势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充分借助海外华侨华人资源,更好的地开展侨务公共外交,已成为中国外交大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梦的提出,有助于更好地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增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以中国梦为价值主线和基本言说方式,推动侨务公共外交的战略构建与现实展开,将能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进一步增强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关联互动,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中国经济走向市场化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并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必经之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日本是同样的机遇,21世纪对于日中两国可以说是一个探索新的竞争和共生之路的时代。笔者对中国对外经济体制中市场经济的形成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日中经济如何做到"共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为解决世界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的形势变化、国际格局的深入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智慧与方案的提出,为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提高国际地位,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信息与文化全球化,中国英语肩负着向世界介绍、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探讨了中国英语及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实践途径,以加快中国文化全球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高少林 《华章》2007,(7):137
在中国也好,在世界其它国家也好,提到龙,几乎都与变化中的中国,急剧发展中的中国,改变世界面貌的中国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弄清楚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与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缺乏自治权,教育行政化严重;大学没有学术自由,学术水平极其低下;缺乏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不出世界一流人才;缺乏世界一流的大学管理制度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007年7月10-13日,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古代史专业委员会与安徽师范大学、池州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古代世界·中国·安徽"学术会议在安徽省池州市隆重召开.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长王敦书先生应邀出席会议,并就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科建设作了专题报告,寄语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科的青年史学工作者,勤奋读书,刻苦钻研,谦虚谨慎,严谨治学,作服务人群、有益于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08,(14)
为资助世界各国学生、学者到中国高等学校进行学习和研究,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教育、科技、文化、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政府设立了中国政府奖学金。  相似文献   

17.
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我们与世界同行.   2002年,中国入世元年.中国人民已义无反顾、昂首阔步地迈上与世界同行的道路.我们已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任何一种势力也阻挡不住中国人民迈向世界的坚定步伐.……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的要求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外在要求,使得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历史使命。但要完成好这个历史使命,需要首先解除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困惑,包括职业技术学校自主办学的文化土壤及制度缺乏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拥有办学自主权要求难以对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平衡的局面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教授+师傅"的"双师"治校局面难以对接,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伪创新"价值追求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实事求是精神实质难以对接等,并注意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尽快完成好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意义上的道路,也是构成整个人类社会追求探索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转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道路以自身经济崛起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与改变;中国道路以改革与发展的途径、成就重塑了社会主义的世界形象;中国道路以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扩展与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一讲分析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这两个根本性变化趋势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前提下,阐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立场、努力以及为世界和平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