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使命初探:21世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社会主义事业将从与工业文明相结合转向与生态文明相结合。这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以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的社会主义事业,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以及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我们不可能跳过工业文明与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而两者都包含着违背生态文明要求的负面效果,理想与实际措施必然产生差距。应对这两大矛盾,只能运用社会主义本身的优势来进行调节,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今后的重点是在不放弃结合现实的前提下,努力弘扬理想、推进体现理想的现实措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伟大事业,并且正在以民族和 国家的形式不断得到实现。所以,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强调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性的同时,还必须强调社会主义的民族性特征。实际上,正是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与民族性的矛盾,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思考中,必须立足民族现实,放眼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3.
<正>社会主义理想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和发展趋势作科学分析基础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预见和设想,是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应有的规定性所作的理论论证。社会主义现实是指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的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近年来,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打破了过去我们曾经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某些僵化的理解,排除了社会主义不正确的附加,这对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用社会主义现实否定社会主义理想的思想倾向,其特点是用社会主义现实与理想间的差异来否定社会主义理想,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设想没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变成现实,以此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是空想。现实社会主义真的已推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证明他们的设想是空想吗?弄清这个问题是有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程朱在构建自己的理想人格时,是以“圣人”、“贤人”和“君子”作为他们的理想人格的,从结构上来讲,三者是合一的,从层次上来讲,三者又有实践主体的区别,程朱理想人格在塑造和实现过程中,由于与实践结合得并不紧密,存在着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矛盾;理想人格与个性自由的矛盾,理想人格与“人欲”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有些人认为,理想与信念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面对现实生活,谈理想与信念是“空谈”,让人“反感”,不如不谈;也有些人认为,共产主义理想离现实太远,要重新确定我们的理想;甚至还有些人认为,“有了钱就有一切,还说什么理想信念”等等。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在分析了学生当中产生的种种不良风气的深层次原因之后,得出结论:要紧紧抓住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6.
从现实社会主义的产生来看,它是嫁接在封建社会基础上的"野蛮的资本主义"的产物,是东方国家在其传统文明的背景下应对西方文明挑战的产物.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教条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现实社会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潜存的两大内在矛盾.正是这两大矛盾主导和决定了现实社会主义的演进方向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建设中,既要把握政治、经济对道德的影响,以期把道德建设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又要把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加强对理想与信仰的研究中推动道德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禹 《吉林教育》2009,(6):50-51
时光荏苒,从2007年7月至今,吉林省实施新课程已经两年,我们也磕磕绊绊地走过了两年。在这两年中.我们体验到了变革带来的那份欣喜与亢奋,也真实地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的那份闲惑与焦灼。但遇到问题又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怎样艰难总是伴随着进步的,  相似文献   

9.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把人的发展的宏伟目标与现实社会主义阶段具体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成为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从"单位人"到"社区人"的转变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现实的契合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现实基础,必将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现实反差很大,理想与实践总有鸿沟。开学初的打算,过程中就被扭曲了;工作前的愿望,工作中走向了反面。班主任工作中现实的矛盾与冲突一步步地把我引向叛逆,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必须遵循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逻辑。从历史维度上看,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从现实维度看,新时代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代。从理论维度看,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新的重大历史课题的时代;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看,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由此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创新人才培养上观念与现实的冲突有三:培养目标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新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的冲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教育环境的冲突。只有充分化解这些冲突,才能真正发挥观念指导实际的理论功用.  相似文献   

13.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是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前提和关键。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理想与社会主义现实、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先进的社会主义与落实的封建主义残余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作出符合实际的评判。  相似文献   

14.
个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体系包括:客观性动力、主观性动力和二的合力。客观性动力有: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与个人素质有限发展的矛盾等。主观性动力有:企事业组织、政治组织和社团组织、家庭、阶级斗争的要求与个人能力有限发展的矛盾等。二的合力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物质化需要的矛盾,个人现实与个人对自身变革要求的矛盾。个人全面发展动力体系形成的途径是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利用多种手段把客观性动力和主观性动力全面向个人宣传和灌输,以及个人全面认识这些动力。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是表征事物发展状态和关系特征的辩证法范畴。和谐不是否认矛盾、拒绝矛盾、消除矛盾。而是要化解矛盾、协调矛盾、解决矛盾。和谐社会是指社会自身诸要素之间的和谐,指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的、能使自然、社会、人自身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融洽、彼此适应、相辅相成关系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关系。  相似文献   

16.
悲观情绪、堪忍态度、现实与理想、灵魂与肉体的分裂为《渴望自由》一诗的特征。该诗描写了现实与理想、灵魂与肉体的分裂、矛盾和对立,从而营造了一个无极世界、宏迭的意义场和艺术至境。现实与理想的对立、肉体与灵魂的抗争中诗人在思考人生、生命、存在和宇宙。  相似文献   

17.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价值共识达成、制度安排科学的社会;社会转型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分化明显,利益矛盾突出,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本质追求。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及其剥削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创新的主体。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与归宿必然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群体伦理作为调节类伦理、群体伦理和个体伦理三者关系的中间环节,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它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对社会群体依赖作用程度的改变而改变。在人的自由需要不断发展的历史时期,群体伦理要想更好的发挥调节作用,理应向类伦理、个体伦理发展。这是由其现实依据,哲学依据;以及其客观化过程中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四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