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曹文亮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3):45-47,90
笔记词语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今选取唐宋笔记中的五条意义特殊的词语进行解释,这些词语大部分为辞书所未载,可以为辞书编纂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关于汉语史的分期,历来众说纷纭,主要原因是研究的视角不同,根据的材料不同。汉语史的分期,要考虑到语音、语法、词汇各个方面,过去忽视词汇的做法是不妥的。20世纪以前的中古词语研究成果大都体现在历代的字典辞书、注释材料及笔记札记中。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明清笔记作品时,发现《汉语大词典》中一些词语的释义不够全面或有待商榷。对此,文章选取十三条词语试做讨论,以期对辞书将来的修订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4.
明清是汉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在这一时期笔记作品数量也很多。研习这一时期笔记的词语特点并对其中出现的部分意思难明的词语进行解释,对将来辞书的修订必有参考和裨益。  相似文献   

5.
明清是汉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在这一时期笔记作品数量也很多。研习这一时期笔记的词语特点并对其中出现的部分意思难明的词语进行解释,对将来辞书的修订必有参考和裨益。  相似文献   

6.
明清笔记虽然内容庞杂,数量繁多,但在某种程度上对后人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文以明清时期的几种笔记为语料看其在词语溯源上的作用,或对《汉语大词典》这本注重“源流并重”的大型辞书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7.
宋代新生俗语词是指出现新词语或赋予旧词以新义项。本文根据词语之语义属性,分为人属、物属、事属三类对周密笔记中的二十一个俗语词进行了考察,在分析词义考证源流的基础上与现行大型语文辞书进行对照,以期突现笔记杂著语言研究的部分价值。  相似文献   

8.
开封方言本字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封方言中的一些词来源于古汉语,因为这些词没有被普通话继承下来,开封人也只在口语中使用,很少写下来,因此人们已经不知道这些词的书写形式,即本字。利用古代字典辞书或字形分析可以考证一些开封方言词语的本字,为人们认识本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很多辞书标明为现代汉语中才出现的词语或者义项,即现代汉语新词和新义,其实早在近代汉语文献中就产生了.在金、元、明三朝的史料笔记中,就存在不少被大型辞书认为是现代汉语才产生的所谓新词和新义.  相似文献   

10.
《老学庵笔记》中有一些词语尚未得到确诂,且未被辞书收录,本文参以宋代其它几种笔记小说和其它相关文献材料,试加解释。以期为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和修订提供一些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运用"义域"理论,可以纠正《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等大中型权威工具书对《万历野获编》中许多词语的错误解释。释义时要非常注意准确地限定义位的义域,这是对高质量辞书的一个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主要考释了九例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俗语词。这些词字面普通,但义训特殊,多为一些大型语词书所失收或误释,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与《说文广义》都不是虚词词典,但二书都对虚词进行了研究。它们在虚词解释的时候,在术语、体例、收词、训释方法等方面存在异同,显示出《说文广义》对《说文解字》虚词成果的继承和发扬。由此可以看出《说文广义》对语言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细致考辨了古代汉语中乳制品及糖类两组名物语词,共涉及八个名物词.在占有数据的基础上,仔细考辨,修正了当今一些大型辞书对这两组名物词释义不够详尽的缺憾.  相似文献   

15.
《万历野获编》中有为数甚多的历史词语,现代人已不太能理解,而常用大型工具书及历史类专科词典也未将其完全搜罗进去,或虽有收录但释义有误,或对其所处时代的把握不够准确,因此颇有进行考释的必要。此外,在考释《万历野获编》历史词语的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一些普遍适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词例是几个词语共有的相同的词义组合关系和演变轨迹,词例求义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诂方法,特别是在词语考释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它有助于发现和求证未知词义;可以为"孤证立说"提供可信的依据;还能补充、纠正辞书或前人著作对词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义净所译《根有律》反映了唐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对研究汉语词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考释《根有律》中“惩息”“洒捩”等词语若干条。以求补词典释义之缺失。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和 1978年版在内容上有变化。增改的内容主要有 :新增词条 ,增加书写形式 ,增加说法 ,增加义项 ,改变书写形式 ,改变解释。增改的主要原因是 :有些新增词条早已存在 ,有些词是新出现的 ,有些词出现了新用法 ,为了适应新规范要求 ,为了使释义更加准确。针对上述情况 ,语文教学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注意炼字用词 ,力求表达更加准确简明 ;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文字 ;要随时注意语言的变化 ,不能盲目迷信词典  相似文献   

19.
称谓是对他人的一种称呼,用作称谓的词即称谓词。称谓词体现了说话人的身份、情感态度和社会关系,含有时代、阶级、社会价值观等文化含义。从汉语史的角度对女性称谓词“恭人”、“院君”略加考释,以期说明它们的来源与文化含义,兼补大型辞书释义之不足。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理解最佳关联的角度,可以看到对外汉语词典编纂中的不足主要是:词条解释过于生僻;汉英解释和英汉解释不一致;义项选择区别性不强;文化意义阐释不足;示例不够浅近、典型,书面语过多,时代色彩过于陈旧;例句过少或缺失;例句未按语法分布特点编排;词典的规模过小;例句的趣味性、针对性不强等。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语用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