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奢侈品意象。是80后写作中无法避开的一个坐标。因为。现实中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被那么多的“商标”所左右着。郭敬明一直在让他的读者“看”作品里的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在看着。他的读者可能不具备相应的经济能力去消费。但她(他)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解读。  相似文献   

2.
电视,在众多媒体中的地位越来趁突出,越来越重要;电视,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电视出现的“三多”现象也越来趟使观众难以忍受。 一是会议新闻多。每天夜晚,打开电视,首先要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而每次联播中的会议新闻几乎占了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时间。上行下效,各省、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的会议新闻所占比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弄得观众们天天看那些“大官小官排排座,主席台上讲话者口芳悬河”的镜头,以致于老百姓三五天没看到某些领导讲话开会的镜头,就怀疑某些领导是不是犯了错误,被纪检部门“两规”了,或…  相似文献   

3.
在物质高速发展的时代,对细节和品位的追求成了现代人审美的一大趋势。衣服要漂亮的,时尚的,另类的;房子要舒适的,美观的,幽雅的;吃的要可口的,精细的,营养的;生活的重心和中心不再围绕“饱”和“暖”来定义,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就是要追求生活的审美和精致。人们的生活开始走向“泛审美”。可是伴随我们生活,为我们广泛交流提供服务的语言,是否也达到审美层次了?  相似文献   

4.
肖珉 《今传媒》2006,(11):44-45
2004年的“超级女声”为国内几近疲软的娱乐节目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一种新型的,有别于我们所熟知的娱乐方式随着节目的热播,慢慢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2005年的“超级女声”节目,将这种“平民选秀”的方式发挥到了极点,在收视率上屡创新高,其火爆程度使这一年毋庸置疑地变成了一个“超级女声”年。其捧红的张含韵、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也从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成了当下最热的明星。而由“超级女声”带来的这一阵东风,一夜之间就吹遍了全国荧屏,使得全国的娱乐节目也开始“千树万树梨花开”,从央视的“梦想中国”,到东方卫视的…  相似文献   

5.
冯莉 《新闻知识》2002,(12):11-12
“暗访”在中外新闻史上可以算得上是一把威力无比的“尚方宝剑”,闪烁着扬善除恶的“正义之光”。而在我国,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名义下,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鳞次栉比的批评报道中,通过暗访镜头曝光了社会的阴暗面,也的确让我们大叫痛快,酣畅淋漓。但是,近期的“黑镜头”有被滥用的现象,“曝光”所涉及的范围也开始无限扩大,逐渐从有关公众重大利益的“大事”转移到一些个别人身边的“小事”。这种现象,在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和职业道德约束的情况下,的确会引发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创作要有"兴奋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冶夫 《新闻记者》2004,(11):29-30
为什么有的片子在看素材的时候兴奋不已,可是编出成片看的时候,并不过瘾,原因就是编导不会安排故事情节的“兴奋点”。对于纪录片的兴奋点的把握,是从选题就开始的。一个富有矛盾、富有戏剧化冲突的选题,已经具备了作品兴奋点的雏形。我们都知道,有矛盾才会有戏剧化冲突;有了戏  相似文献   

7.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此后这种方式被各级电视媒体所“抄袭”,毫不夸张的说:“感动”“骄傲”漫天飞舞。对这些“骄傲”和“感动”作出一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健康问题似乎从来没有成为如此被关注的社会热点。一篇来自北京的关于生活方式与健康问题的演讲稿,不经意间在古城南京引发了一场刮遍全城的“健康旋风”。洪昭光,一位优秀的医学专家。国家心血管病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健康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由此而为南京人所知。他的通俗易懂而又精彩生动的演讲,被人们用就灵”的最佳健康指导。 目前,南京人总把健康与洪昭光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亲切地称之为“洪健  相似文献   

9.
"读图时代" 摄影记者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勇 《新闻知识》2003,(1):37-39,42
以图像信息传播的平面传媒形式,使读者快捷地获得最直观地视觉刺激。把这个看图像比看文字快得多的时代称作“读图时代”。它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它的到来得益于我同当代以蒋齐生等老一辈新闻摄影工作者的高瞻远嘱和为此所付出的努力。从1990年“银川会议”开始,他们极力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从年初开始,重走长征路的新闻就开始在媒体上热闹起来,各种目的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更是如火如荼——“‘驴友’重走长征路”、“网上重‘走’长征路”、“长征路上看交通”、“某某集团‘重走长征路’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自驾车重走长征路”、“  相似文献   

11.
自由而独立的新闻界被说成是民主制度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们一向认为美国在这方面得天独厚。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的新闻界远非什么“自由”——无论你从何种意义上解释这个字眼。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几乎都是通过新闻媒介来经历的:我们看什么,听什么,不看什么,不听什么,我们如何观察问题,甚至我们把什么叫做“问题”或“事件”等等,在极大  相似文献   

12.
"快餐时代"仍需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丹 《新闻记者》2003,(9):30-31
一、我们生活在“快餐时代”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是“快餐”时代。事实上,“快餐文化”真的占据着我们的生活:国人一直以中餐深厚的文化底蕴自豪,但美式快餐在中国照样长驱直入,肯德基在中国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迄今为止在中国开设了600家餐厅。再看麦当劳,1990年进入中国,截至去年6月底,麦当劳在中国的连锁店达到368家,这个数量在亚太区仅次于日本和澳大利亚。广东人那么讨厌煎炸食物,但照样踏破麦当劳、肯德基的门槛。书店里,抽支烟的工夫就能看完的漫画书铺天盖地,许多成年人也捧着漫画看得津津有味。《谁动了我的奶酪》成了最畅销的书,…  相似文献   

13.
读社的创办读书生活出版社(后来改名读书出版社,以下简称“读社”),自1936年成立,到1948年与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合组三联书店,只有12年的历史。而读社的前身应追溯到《读书生活》半月刊。《读书生活》上所发表的文章,1935年底开始被编成书,于1936年用“读书生活出版社”名义出版,第一本书即艾思奇的《哲学讲话》,发行不久便被查禁,经过一些修改,改名《大  相似文献   

14.
韩鸿 《新闻记者》2007,(4):54-56
从一个被《大家看法》忽略的问题谈起2006年11月22日,央视12套《大家看法》栏目播出了一期探讨公证机关的公信力问题的节目。节目以一个名为《复活记》的“101°热度故事”开始,短片讲述了成都市一名公证员尹某在售房者杨某毫不知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逐渐开始被社会所观察、注意、研究的对象,在这个新媒体、多媒体、媒体融合被叫得震天响的时代,我们这些媒体新人开始被冠以“新生代媒体人”的名号,倒挺应景。既然是“新生代”,那必然有自己的“新”法,必然会和“老”媒体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日常,我不断被身边的生活镜头所震撼、所打动,逼着我去构思、撰稿,逐渐养成了“爬格子”的习惯。开始由于掌握不了技巧,只能为厂广播室提供些素材, 1989年10月,省报通讯员殷默惠给我送来了《新闻爱好者》。我一看就被几个栏目的丰富内容迷住了。自此我算拜到了良师。每期到来后,不管工作再忙,家务再累,都要挤出时间逐字逐句认真阅读。并坚持作记  相似文献   

17.
经济报道的一个通病是可读性差,可读性差的一个原因是“目中无人”。所谓“目中无人”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我们办报的人没有弄明白经济报道应该写给谁看,另一层是说经济报道很少写到具体的人,“见物不见人”、“见数不见人”,甚至“只见精神不见人”。先说第一层:经济报道写给谁看。  相似文献   

18.
“砍价”和“侃价”,这两个词目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颇高。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两个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义,请看以下几例:  相似文献   

19.
戴志磊 《青年记者》2002,(11):34-34
“新闻落点”一词时下经常被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挂在嘴边,抢抓“新闻落点”亦成为许多业内同仁选题策划的常见操作方式。那么,什么是“新闻落点”?其内涵、外延如何界定?“新闻落点”首先是新闻事实。我们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运动的。按照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新闻所传播的是具有新意的事实,就是指当事物的变动由“普通事实”变化为“新闻  相似文献   

20.
李蓓 《新闻知识》2007,(8):42-43
“我们心目中敬重的孔子其实是一个经常陪着学生玩的可爱的老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用如此通俗直白的现代语言来解读古老经典,再搭上大众传媒这班快车,而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于丹热,一跃成为众人追捧的“学术明星”,她写作的《论语〈心得〉》也在全国畅销。虽然对她持“反对”的声音也同样激烈,[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