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大宗师》中子贡助理子桑户丧事和《庄子·天地》中的子贡遇汉阴老人两则重言对《论语·微子》中子路问津和子路遇荷穰丈人的两则故事在叙事视角、叙述者类型、叙述情节、叙述人物和叙述结构上具有相似的叙事方式,本文因此认为《庄子》重言有模仿《论语》叙事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老旧的故事,《论语·待坐篇》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相似文献   

3.
唐朝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最高峰。对唐代音乐文献的研究,在正史中主要依靠《旧唐书·音乐志》和《新唐书·礼乐志》。通过两者内容的综述比较可以发现:前者偏重于“乐”,比较注重音乐品种和音乐史实的叙述,行丈简洁;后者倾向于“礼”,对礼仪的描述篇幅巨大,论乐的部分较少且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4.
《哈利·波特》作为文坛的一本畅销书,风靡全世界,反映了现代多元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后现代文学的一种潮流。本文从文学批评、文化人类学、创作原型和人的“异化”几个层面对近十年《哈利·波特》研究做出评述,探讨了《哈利·波特》的文体界定、叙事艺术和文化“寻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只争朝夕》是公认的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小说的叙事节奏进行了分析,认为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汤米·威尔赫姆人生中痛苦但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天的描述,体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叙事中时快时慢,张弛有度,造成叙事节奏的多种变化,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给读者以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6.
一、积累和运用(共25分)(一)默写(15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孔孟论学》2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3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4______,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相似文献   

7.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古代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目录书,是研究古代图书状况和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其《易》类著述流传至今,大部分书在后来的目录书中已很难看到,多数人认为已经亡佚,该文详细考证《汉书·艺文志》中《易》类著述篇章的流传情况,从而明确《汉书·艺文志》中的《易》类著述的存亡情况。  相似文献   

8.
孙智正 《初中生》2009,(4):38-41
《博物志》的作者朱尔·勒纳尔,1864年生于法国,在乡下长大。他的名作除这里介绍的《博物志》外,还有《红萝卜须》等。1907年,朱尔·勒纳尔当上龚古尔学院院士,1910年逝世。  相似文献   

9.
一、课标·教材·学情 课标对七年级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实词)的积累和基本文意的疏通。《咏雪》是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一则,此文在《世说新语》中被编入“言语”门。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表明了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作者未加一句评论,但意图明显。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文言文学习扎实有效,让学生乐于接受传统经典文化。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本课学习中的难度有三:即基础积累,课文美点赏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滕桂华 《现代语文》2009,(12):10-11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对诗三百“思无邪”的评价,历来被解释为“思想纯正”,但本人窃以为“邪”应该理解为“伪”,则“思无邪”则应解释为“真实”更为恰当,同时例举了《诗经》中的几首爱情诗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11.
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在其小说《朗读者》中,借用《奥德赛》隐喻意义为小说叙述展开做了极精细的安排,史诗吟诵形式与诗歌中“回归是为了重新出发”的主题巧妙结合,映射“生死朗读”情节和对历史的审视主题,为施林克对二战后出生的作家阐释那场大劫难争取到了独特的叙事角度。  相似文献   

12.
《七略》、《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是我国文献学史上的重要文献目录,均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三者在体例因袭、著录、分类和创新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3.
《诗经·邶风·燕燕》之终章非错简所致,《毛诗序·燕燕》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相关内容可相互发明。《燕燕》抒情于终章得“以礼节情”、“情礼和谐”之义,胜于始初“恣情违礼”之状态,《诗论》“贤于其初”者,其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14.
根据著名学者赵毅衡的叙述分层理论将《荒原狼》分为三个叙述层次:《哈里·哈勒尔自传》是主叙述层次,《出版者序》为超叙述层次,《论荒原狼——为狂人而作》的论文属于次叙述层次,各叙述层次紧密结合,进一步突出荒原狼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诗经·小雅·采薇》是一首描写戍卒出征还归的诗,通过一个士兵在归途中的回顾和自述,描绘了军队生活的艰难困苦,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战争生活和人民的厌战心理。通过《采薇》,我们能够大致地了解《诗经》中战争题材诗歌的厌战主旨,进而使我们更加理解先秦时期人民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16.
《物理教学》2006年第8期在“读者·作者·编者”一栏中刊登的《哪一头更重质疑》一文中,关于梯形重心位置计算有误,因此结论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论语·里仁》篇中“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古今注疏甚多而未得要领,始终不能阐释清楚,令人不明。本文对其进行深一层次的解说,认为这里的“好恶”不是爱好、厌恶之意而是具有对于道德善恶进行终极裁判的意味。  相似文献   

18.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红楼梦》中主人公林黛玉所作。许渊冲所提倡的“三美”本体论是诗歌翻译的重要理论。文章运用诗歌翻译中的“三美”本体论对杨完益与戴乃迭夫妇、大卫·霍克斯《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两种英译文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9.
吕文娟 《中学文科》2009,(1):143-143
一、婚姻仪礼在《牡丹亭》中的表现 《礼记·昏(婚)义》:“昏礼者,礼之本也。”婚姻仪礼涉及每个人,是人生仪礼中最重要的仪礼之一。古代的婚姻形式虽有多种,但主要还是媒聘婚。《仪礼·士昏礼》规定,媒聘婚必须经过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虽后世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更,但对明媒正娶的要求却是如一的,所谓“聘则为妻奔则妾”也,  相似文献   

20.
孙智正 《初中生》2009,(5):41-44
张爱玲,1921年生于上海,祖父为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为李鸿章之女。张爱玲原名张瑛,小学入学时,妈妈替她改名为“爱玲”,为英文“ailing”(烦恼)的音译。1943年,张爱玲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举成名,同年创作《沉香屑·第二炉香》、《心经》、《金锁记》、《倾城之恋》等重要作品。1995年她在美国逝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