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是解决中药现代化的关键课题。回顾了中药复方药效基础的研究目的、现状、思路及方法,并对中药血清药化这种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浅谈药物因素对中药药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高度文明的今天,健康已经成为人类首要问题,而中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从中药的药理作用即药效的角度,来谈一下药物因素对中药药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药质量标准与中药药效组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药质量标准凸显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 中药是几千年临床传承的药品,其进入医疗市场保证其质量的关键是质量管理问题。目前,中药的质量标准与其使用价值存在不对应性,造成了生产、使用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例如:用药材的化学对照品鉴定中药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在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揭示中药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控标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为主要内容的中药性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匡海学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突破传统"一药一性"的中药性味理论,创造性提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并通过研究证实了该假说的客观性。这一假说的提出与证实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正>以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为主要内容的中药性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匡海学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突破传统"一药一性"的中药性味理论,创造性提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并通过研究证实了该假说的客观性。这一假说的提出与证实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黄健 《科学中国人》2016,(22):59-61
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历经岁月迭代,新老融合,才能不断以新的姿态绽放于现代文明。同样,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虽博大精深,但若只囿于一隅,则可能会在新时代的冲击下尽失羽翼。"尊古而不泥古,坚持中医药特点,结合现代科技,创建特色中药研发技术,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刘新民教授,从事中药研究三十余载,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中药药效和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药产业发展重在落实,区域产业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山东省中药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我省中药根业、中药工业和中药商业的主要任务,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中药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介绍、推荐了现代中药农业、工业和商业各自领域应优先采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9.
动物中药是我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中医学认为其属于”血肉有情之品”而备受重视。 有毒动物中药药材在传统药物研究和利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国内对多数有毒动物中药药材具体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的研究甚少,主要制约瓶颈在于其成分复杂、难于分离纯化和进行结构识别。  相似文献   

10.
可能很多女性朋友都都有喝滋补中药的经历。然而,您知道如何煎煮滋补中药最能发挥其药效吗?中医专家指出,煎煮滋补中药要注意5大方面。1.用具有讲究:煎煮药用具应选陶瓷沙锅、瓦罐或搪瓷器皿,铁、锡、铝等金属器皿均属禁忌之列。2.水火要相宜:水指水量,火即火候。煎滋补中药时将药放入锅内,加清水浸没药材,头煎水量以浸没药材2厘米为宜,二煎以水浸没药  相似文献   

11.
覃骊兰  秦华珍 《大众科技》2011,(11):161-162
中药学知识零碎、涉及面广、不易学习和掌握。而中药功效在中药理论中居于关键地位,它是联系药性与主治的桥梁与纽带。很多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临床应用等,几乎都可以从功效中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重点分析和教授中药功效,并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中药学学科的教学,以达到更快速、系统、牢固的学习记忆。  相似文献   

12.
    
在功效的基础上对中药药性进行研究,既有利于明确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利于从整体层面剖析中药药性的内涵。文章以化痰药为例,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药性与具体功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研究,为化痰中药在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中药集散地生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中药集散地是准中药产业集群,要成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还需要组分的充实和结构的优化。在比较传统中药集散地和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结构、功能基础上,探讨传统中药集散地向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演变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小于100nm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药及其复方制剂,具有增加药物对血脑屏障或生物膜的穿透性等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纳米中药的定义、特点,同时介绍了纳米中药制剂技术方面的进展。指出了纳米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指纹图谱在中药材、中药原料药的鉴别鉴定,中药制剂以及中药生产产生的中间体的分析鉴别、质量控制,新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中药代谢等各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不断的提高,这对中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的目的是阐述在中药发展过程中中药制剂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科学化所起到的作用。并且介绍了在中药发展过程中药材的种植、制剂工艺、中药国际化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所起的作用。希望可以提高我国中药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药指纹图谱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玉 《西藏科技》2004,(12):43-46,54
中药指纹图谱是中药质量控制和药品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我国中药现代化提供了方法学保证。本文述及中药指纹图谱的含义、特点和目前中药指纹图谱发展的概况.并有较大篇幅谈及中药指纹图谱在药品检验中的操作。  相似文献   

18.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通过大数据文本挖掘,利用词频分析、共词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国内2011-2020年间中药专利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内中药专利研究可归纳为四大聚类: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药复方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药专利质量研究和中药专利技术创新研究等.分析提出加强中药专利保护,不仅要形成中药各类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运用知识产权强化中药技术的传承,以及开展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20.
中药标准化和中药专利保护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药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是许多中药还没有技术标准或标准尚未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中国需要结合中药的技术特点,提高中药的技术含量,建立中药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中药专利审查指南,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使中药的专利保护与国际接轨,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