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美国德鲁大学(Drew University)馆藏资料为主要基础,描述清末福建美以美会教会两次内部争论,力图从新角度探讨清末基督教史。文章认为:西方传教士并不是清末中国基督教的唯一代表。中国基督徒、西方传教士,同样是清末传教运动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清末福建美以美会,传教士的内部矛盾与华人基督徒的影响密切相关。双方的互动交流构成清末基督教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宗教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以美以美会的第一批教牧之一许扬美为个案,对美以美会早期华人教牧的皈依进行考察.文章认为许扬美在追求"长生不老"中产生的信仰危机是他皈依的契机,同时在其家族中已入教成员的引导也起了很大作用.在他皈依过程中,利用中国传统如梦、神迹等进行基督教福音的理解与宣传.  相似文献   

3.
回顾清至民国时期基督教(新教)的一个差会———美以美会在莆田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概况。指出清至民国时期莆田美以美会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本地信徒在建堂传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在“三自”方面的实践起步早,但成效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简略勾勒基督教在近代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发展,探讨基督教与海外华人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近代东南亚华人基督教发展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中国本土社会与殖民统治的变化是影响其发展的两个阶段,其中,中国 本土社会与殖民统治的变化是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基督教与海外华人民族认同之 间亦非简单的对立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东南亚华人基督教拥有西方宗教、移民宗教与海外华人宗教三重身份,反映殖民地背景下华人社会的现实处境,为华人基督教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乡村危机,受世界范围内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经过农学专家的反思与批判,在华差会对其传教策略进行了调整,社会服务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乡村社会服务作为这一时期教会大学社会服务的优先领域,亦成为教会大学社会服务工作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随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传教士大量来华。虽然传教士有作为帝国主义侵华帮凶的一面,但仍有许多人忠于宗教信念,来华传播福音,参与救济赈灾,办学校医院,对中外文化交流贡献殊为突出。美以美会源起于美国1784年成立的新教卫理公会,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后,1847年美以美会传教士开始来华传教,至“文革”期间为止,美以美会在山东逐渐形成5个教区,从事传教、慈善救济,建学校等活动。其中泰安作为“大本营”,是传教活动的中心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基督教教会大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教会背景使得它们对宗教教育有着天然的追求,但它们毕竞生存在中国的环境中。金陵大学作为基督教教会大学中唯一的一所A类大学,是在华基督教教会大学的重要代表。对它的宗教教育发展过程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督教教会大学在中国土地上的生存状态及其对于中国现代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宗教文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国的学校教育肇始于早期基督教的教会学校,巴黎大学这一高等教育组织便与主教座堂学校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在巴黎大学诞生前后,其发展常受到教会力量的干预,其精神特质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中世纪后期,宗教领域的变化也波及了巴黎大学,新兴教会在教育方式上给了巴黎大学一定的引导。据此,笔者认为巴黎大学乃至法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本质是一种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9.
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确立了其在西欧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并且在基督教内部产生了教派斗争。自诩为正统的罗马教会把所有不服从其统治的反对派都称之为“异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异端所指代的内容不同,教会对待异端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了有关“惩罚异端”的神学理论,世俗政权与教会联手对异端进行打压,异端运动与基督教正统之间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斗争。异端运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宗教运动,它与经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时期的异端运动虽斗争的形式不尽相同,但都对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造成了威胁,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合称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广泛流行于欧洲、美洲、大洋洲。在非洲与亚洲也有它为数众多的信徒。据国外资料统计,基督教现在拥有信徒九亿八千余万,在三大宗教中它流行最广、信徒最多、影响最大。基督教和它的组织——教会对世界历史上和现代世界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社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神圣空间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评估和解释,随着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日益降低,教堂建筑的发展越来越趋同于世俗建筑,同时这种趋势又推动了当代教堂建筑的发展,促使其展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独特魅力.通过对多个当代著名建筑师设计的部分基督教堂的实例的分析,对比不同时代社会、宗教以及建筑等方面背景的研究,从建筑师个性化的表达、民族化与地域化的影响以及宗教人性化的要求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当代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发展趋势.指出只有多元化的设计才能创造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教堂建筑.  相似文献   

12.
天主教、新教对近代豫北社会早期现代化进程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天主教和新教(主要指加拿大长老会)来到豫北地区后,为了传教需要,自身在不断地转变和调适,它们采取适应中国国情的传教手段,用文化教育、医疗等活动引起社会的注意,多方面介入豫北的社会生活,客观上促进了豫北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本文通过论述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在豫北举办的教育医疗事业,分析二者对豫北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这一进程的影响,从而更为客观地来了解近代豫北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会传教士为了传播基督教,在沂蒙创办了大量的教会学校。这些学校遍布沂州府所属各县,采用西方近代教育体制,招收教徒和非教徒子女授学,宗教是必修重点学科,此外开数,理化,外语,体育,实验等课程。初办时,少收或不收任何费用,后收费越来越多。教会粉学属于文化侵略的范畴,一些沂蒙人因到教会学校就读而信仰了基督教,很多教会学校的毕业生成了洋奴和帝国主义侵华的帮凶。但教会学校也扩大了西学在沂蒙的传播和西学对沂蒙的影响,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客观上促进了沂蒙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伴随着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欧美基督教在这种形势下也发生了微妙变化,神学家们都力图创建自己的体系,出现了许多基督教派别。天主教“梵二”会议后,加快了革新的步伐,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获得了新生。当今社会,欧美基督教在国家政治生活、教育、化和伦理道德诸方面,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急剧的社会转型中,在中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基督教的传播呈方兴未艾之势。那么,基督教作为现代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它在中国广大乡村迅猛发展的根源是什么?文章试图对其在我国农村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初步探寻,认为国家宽松自由的宗教政策、信仰多元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威弱化、社会公共福利和精神文化建设等政府服务与农民的期望存在差距等,是农村基督教迅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在处理基督教与本土信仰、宗教与科学、宗教与政治这三对矛盾关系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原来在宗教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找到了走出矛盾心理的出路,从而形成了以宗教信仰自由、政教分立等为主要内容的成熟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7.
This narrative study involving an adult Hmong refugee, his family, and his community provides an example of the often intimate connection between religion,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extension of the "Word of God" often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the extension of literacy. Before the rise of national school systems, the church was a primary site for literacy education, especially where Protestantism held sway. In the case of the Hmong,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the last century have gained many converts through the popularity of their Hmong language bibles (Tapp 1989a). Salvation Church provides one of the few opportunities for Hmong youth in Windigo, Michigan to practice literacy in what for many is their first language. This research documents ways in which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brought changes to Hmong clan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as traditionalists became divided from practitioners of the "new religion."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的一个小宗派,之后发展成一种与犹太教完全分离的新宗教,并逐步传遍罗马帝国全境,最终于公元4世纪末正式成为帝国国教。基督教能够迅速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基督教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西医东渐之宁波华美医院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华美医院是美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在宁波开办的教会医院,是美国浸礼会在宁波传播基督教的重要基地。该院自创办以来积极适应中国国情与地方社会特点,同时得到了教会组织以及地方社会的大力支持,从而成为近代宁波最有影响力的公共医疗机构。不仅为提高近代宁波人的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推动了近代宁波人对西医乃至西方文明的认同与接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