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话轮是日常会话分析和职业会话分析的基本单位。在电视访谈节目的会话结构中,节目主持人的话轮根据它的表达功能可以分为发问话轮、跟踪话轮和跟踪一发问话轮三大类。节目主持人使用初始发问话轮确定下一位说话人而出让话语权,使用后续发问话轮和跟踪话轮让当前说话人保持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刘军 《声屏世界》2001,(8):36-36
2000年岁未,央视举办的“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引发了一轮收视热潮。无独有偶,几乎与此同时,央视三套推出了《挑战主持人》节目。相似的节目宗旨,相仿的打分环节,有区别的着眼点?在同与不同之间,在有关主持人议题的一片火爆之中,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发展方向性的东西浮出水面,凸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超级访问》和《康熙来了》这两档大陆和台湾持续热播的娱乐谈话节目为例,从嘉宾占有话轮、主持人把持话轮以及话语打断现象这三方面入手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现今两岸娱乐谈话节目在话轮控制上存在的共性和诸多差异。随着萨克斯(H.Sacks)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理论在电视娱乐谈话节目中的广泛应用,作者对当下娱乐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访谈中如何进行话轮转换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主持:让“智慧头脑”做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理 《新闻采编》2009,(2):24-25
近日观看央视主持人大赛,赛场上那一张张靓丽俊朗的面孔着实吸引人的眼球,不过在一轮又一轮的激烈角逐中,在评委和选手的现场随机问答进程中,最终让人感到,主持大赛其实是选手们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由话轮作为切入点,根据话轮在语篇中的功能,把其分为起始性话轮、回应性话轮、附和性话轮、附属话轮、未完成话轮、重叠话轮、多功能话轮几个类别,并且根据主持人和嘉宾的话轮构成来分析访谈节目的主持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技巧背后是否具有隐藏意涵,主持人开启话轮的话语路径选择是否有规律可寻,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提高网络综艺节目受众的媒介素养。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大牌驾到》主持人的提问类型进行多角度审视,结果表明,主持人的话语路径选择具有策略性;主持人提问方式与节目议程设置的积极互动共同促成了节目的可视效果。  相似文献   

7.
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技巧背后是否具有隐藏意涵,主持人开启话轮的话语路径选择是否有规律可寻,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提高网络综艺节目受众的媒介素养。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大牌驾到》主持人的提问类型进行多角度审视,结果表明,主持人的话语路径选择具有策略性;主持人提问方式与节目议程设置的积极互动共同促成了节目的...  相似文献   

8.
"话轮"研究是关于语言会话转化规律的理论研究,通过分析会话中的话轮转换,我们能够对会话内容的传播价值以及会话中的主客双方话语地位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以话轮转换理论为视点,选取美国的《奥普拉脱口秀》和中国的《鲁豫有约》为研究对象,从"话轮保持"、"话轮索取"和"话轮放弃"三个方面比较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策略,分析两个节目在风格上的不同之处,从而探寻提高改进谈话节目主持人谈话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翩然 《东南传播》2014,(4):141-143
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既是谈话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谈话的组织者与主导者,在节目的"谈话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持人能否建立一个和谐的"谈话场",以及是否能够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导谈话的参与者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有意义的话轮衔接和转换,对于推进话题的展开与延伸和实现谈话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杨澜访谈录之"我的疯狂你不懂"》为例,对主持人杨澜的话语方式进行分析,从而探寻对于谈话节目主持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谈话场建构及话轮操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岁末,央视举办的“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引发了一轮收视热潮。无独有偶,几乎与此同时,央视三套推出了《挑战主持人》节目。相似的节目宗旨,相仿的打分环节,有区别的着眼点。在同与不同之间,在有关主持人议题的一片火爆之中,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发展方向性的东西浮出水面,凸现在我们眼前。 方向之一:具备较高的新闻素质 “荣事达”杯复赛时的第一项──专业素质考试重点考核选手对新闻事件的把握能力。这部分的分值占总分的70%,是名副其实的重中之重。具体的程序是:先出一段录像介绍新闻事件的内容经过,接着…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出现,在我国还很年轻.较电视事业的发展来说,主持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显得相对薄弱和滞后,还不能适应和满足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对电视主持人的要求。实践也证明,目前在我国荧屏上近万名的主持人大军中.优秀的主持人仅占很少的比例。作为电视节目的直接体现者.节目主持人究竟能否在社会发展迅速多变,观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经受住由新技术的广泛采用而引发的又一轮传播领域革命的洗礼.这支年轻的队伍.由于面临社会的、体制的、观众的、技术的以及自身的多方面考验而令人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12.
敖大玮 《记者摇篮》2006,(11):55-57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只有15年的发展历史,较电视事业的发展来说,主持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显得相对薄弱和滞后,还不能适应和满足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对电视主持人的要求。实践也证明,目前在我国荧屏上近万名的主持大军中,优秀的主持人仅占很少的比例。作为电视节目的直接体现者,节目主持人究竟能否在社会发展迅速多变,观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经受住由新技术的广泛采用而引发的又一轮传播领域革命的洗礼,这支年轻的、尚未成熟的队伍,由于面临社会的、体制的、观众的、技术的以及自身的多方面考验而令人倍加…  相似文献   

13.
访谈,是以采集新闻事实、进行新闻报道为主要目的话语活动,“是问、听、看、记、想并用的紧张活动过程”。其中,“问”是访谈过程得以展开的总领环节,正是一组组形态各异的“问答”的往返回合,才形成了整个访谈循环推进的基本单元——现代社会语言学称之为“话轮”。显而易见,一个层次内部话轮的衔接转换以及各层次之间的话轮转换,是访谈组织者(含播音员、主持人、记者)驾驭访谈进程的关键,而这里所谓的“衔接和转换”通常就是由“提问”的方式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高敏 《声屏世界》2008,(6):43-44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无数轮会话组成的,通过电视媒介传播的,主要是在真实环境中自然产生的会话语料。主持人就像是这个节目语篇的设计者,运用一定的语言手段,引导着嘉宾和观众共同完成这个节目的创作。本文将从角色原则、一致原则、礼貌原则及和谐原则四方面阐述关于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电视交友节目兴起于上世纪末,后遭遇发展瓶颈。十年后《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节目凭借新的时代元素大获成功,开启了"后相亲"时代。与传统的电视交友节目相比,当下的电视交友节目中主持人、嘉宾分别掌握的话轮长短、数量、比例以及二者之间话轮的转换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作为电视交友节目的领跑者,其话轮控制和转换的规律对其它类似节目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兵  杨保安  罗骏 《新闻前哨》2002,(11):36-37
从传播学的受众接受心理来看,人们的确更愿意与名人进行交流。“名人效应”之于广播电视节目,一般是指某位节目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与某一栏目(节目)相映生辉,他们就成为栏目(节目)具体、形象、生动的标志。于是观众容易对他们产生“晕轮效应”、“爱屋及乌”,当主持人到另外一个节目去主持时就把“光环”带到那里,并对这一节目产生“先验”的好感和热情。如后来被誉为“横跨新闻界和文艺界的大腕”的赵忠祥到《正大综艺》创造了这个节目最辉煌的时期,春节晚会他又是导演最放心、观众很满意的主持人,《人与自然》的主持似乎也非他莫…  相似文献   

17.
李娜 《视听界》2007,(4):49-51
2004年初,美国广播公司(NBC)推出了一档全新的真人秀节目《学徒》(The Apprentice,又译为《飞黄腾达》)。这档节目由美国著名的房地产商特朗普(Donald Trump)赞助并担任主持人。节目的16个参赛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每期节目中,参赛者被分为两个小组,互相竞争完成主办方安排的一个商业任务,其中失败的一方会有人被解雇。接下来进行团队重组,完成下一轮任务。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催生出一种新的主持人类型——网络节目主持人。本文归纳了网络节目主持人的五个特征,并从网络平台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节目主持人的分类,探讨了网络节目主持人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的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女士更适宜做档案工作吗?主持人:阿昆开场白编完本期,这一辩题已辩四轮。老实说双方都有道理,也有片面性。阿昆认为一方面"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不能说男人应做的事,女人就做不来;女人应办的事,男人就办不好。另一方面,毕竟男人有男人优势,女人有女人特长...  相似文献   

20.
张斌 《声屏世界》2012,(7):41-42
"记者型主持人"这个名称中包括两个概念:记者和主持人,这也就决定了他不能单单具有一名优秀记者或主持人的素质,还必须具备记者和主持人两者的素质。下面以温州电视台《政情民意中间站》的主持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优秀记者型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说,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必须是一名优秀的记者,但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却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政情民意中间站》的几位编导都是优秀的资深记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