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少有教师主动拿第一课时教学来对外展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主题式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会儿是识字,一会儿是资料展示,一会儿是质疑,一会儿又是简单或无明确目的要求的朗读,只求广度,不求深度,主题也不够突出。(2)越位式的教学。把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或应该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生硬地放到第一课时来上,学生缺乏对课文的理解,一片茫然,结果只能跟着老师走,缺乏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徐小明 《中国教师》2009,(Z2):408-408
<正>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少有教师主动拿第一课时教学来对外展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主题式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会儿是识字,一会儿是资料展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听了一些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的课,发现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无主题式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会儿是识字,一会儿是资料展示,一会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少有教师主动拿第一课时教学来对外展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主题式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会儿是识字.一会儿是资料展示,一会儿是质疑,一会儿又是简单或无明确目的要求的朗读,只求广度,不求深度.主题也不够突出.(2)越位式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在概念体系上的同一性。提出了将共同的概念或主题作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纽带,即初高中教学可围绕同一概念对教学目标进行进阶安排,围绕同一主题对教学内容采取连续性组织,或将初中生物学概念主题化后重组高中生物学教学,发挥大概念、大主题衔接初、高中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三本学生的特点,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笔者提出了利用一个主题作为一条主线串起所有上课内容的教学方法。主题任务的选择根据课程要求能力的培养而确定。在这条主线上的教学内容都是服务于主题且都是根据培养计划所必需的,具体的教学顺序安排根据主题的逻辑思路进行。一个教学周期后,主题任务的完成实现了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锻炼。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主题活动教学”利于发展学生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教学理念,先设计主题、体例、组织方式,然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策略、安排方法的教学整体观,正慢慢地被我校语文教师所认识。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缺乏系统性、序列性的安排;之前的教材也没有系统地安排写作任务,统编版教材是根据单元的主题以及单元教学内容设定写作任务,前后单元的写作任务没能明显体现连续性、有序性。由此,我们试着从单元大主题、单元的写作指导、单元写作任务三个角度把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写作内容进行梳理、重编,试图给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一个明确的教学思路,以此有效落实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结构,对测量基础教学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就测量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现代科技的要求以及生产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侧重点的安排和取舍;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一体的新教学体制;在教学实践方面,在具备一定的实践环境和仪器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性教学,做到学以致用,突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该学科应用性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的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按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英语教学的本质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对话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具体操作中也有一些难点,所以教师课前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均做出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对话教学中要设法深化主题;要渗透文学批评理论以引入多元审美视角;要融入全新的教学手段.对话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要想让初中数学教学真正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之下进行,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找到能够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途径.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单元主题教学更强调从单元的角度去把握教学内容,去确定教学思路.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梳理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关注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单元主题教学的教学视野更加开阔,相应地也就更加具有教学深度,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经历更为丰富的知识建构过程,自然也就能够让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充分的培养.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学习主题建构更为宽泛的认知体系;初中数学单元主题教学能让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陈为 《云南教育》2005,(17):18-19
实施新课程后,教师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表现“新课程的理念”,一会儿是新闻发布会,一会儿是小品表演,一会儿是案例分析,一会儿是观点陈述,小辩论,小讨论……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而大部分学生像棋盘里的棋子,受教师操纵,按照教师预先的安排被动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尊重差异 分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艳 《北京教育研究》2005,(3):32-33,31
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差异教学是一种创新教学的策略,这种教学试图打破僵化的传统班级教学,创新地设计教学,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多样化地安排教学组织形式,使其在功能上能够发挥适应个别差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核心 笔者认为,教学内容一旦偏离了教学目标,也就失去了这门课程开设的初衷,并导致教学目标不清、教学任务不明、教学效果不好的连锁反应。"资本主义的改良和社会主义的改革"这一专题讲座的题目比较宏观,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要将这一主题涉及到的问题讲清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在讲座内容的安排上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取舍。  相似文献   

16.
富有成效的体育课教学应是适宜的教学,那种表面上看来似乎安排得“十分紧凑”、要求“十分严格”的课堂程序,殊不知是一种过度现象,尽管其在教学内容上是一环套一环,技术环节上再三的要求,虽然执教者怀有良好的愿望,但却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拟通过对教学中“过度现象”的分析,探讨改革的措施和方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一、“过度教学”现象1.教学内容安排上的“过度”现象。满满当当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一环套一环的“紧凑”往往能得到一些人的赞赏,但一味地强调这种“紧凑”的现象,就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他…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真正难题在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探究语文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语文教学在内容设计安排上趋向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教学中,因受课时安排和课程内容的限制,思想政治课教师经常得对一个教学内容重复教学很多次。教师如何使同一内容在不同班级都能上出新意,如何在平行教学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选择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综合、动态的概念,大纲、教材和教学实际是构成教学内容的三个基本要素。要解决高校课程设置教学时数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已成必然。基于此,本文笔者根据近几年应用统计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选取的实践经验表明:教学的内容选取首先应在选择适合授课对象的教材的基础进行上,教学内容的选取需综合考虑授课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安排以及教学实际环境和生产应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小学英语单元主题视角下的教学,要求教师整体制定单元教学目标,细化设计单课目标,整体组织单元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实践、设计单元主题活动,将单课之间有机联系起来。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2Cities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首先,深入理解教材,理清内容的关联和主线。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资源,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内容的关联和主线,领悟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