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合经济背景及经济政策,采用以购买力平价模型为代表的传统汇率决定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及模型能够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发展趋势做出有效的解释。此外,折线回归模型(虚变量回归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我国的人民币汇率确实受到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因素的影响,使得人民币汇率出现跳跃式的发展,呈现出了折线形状,从拟合优度来看,折线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及制度效应。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内物价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显著,真正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来自国外(美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率平价理论是在汇率理论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利率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关系的检验与分析,指出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很难直接而有效地适用于利率平价理论。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偏离利率平价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20,(6):36-47
本文通过构建NARDL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如何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与中美、中欧和中日贸易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效应,而在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动仅与中欧贸易存在着非对称效应,而中美和中日无此现象,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没有存在显著的J曲线效应。分时间段来看,人民币对贸易的非线性主要表现在2005年8月到2014年7月这一时期,且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之间存在着反J曲线效应,而对欧元区和日本则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经济根源与调节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民币汇率由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而承受着升值压力。但把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根源归结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没有根据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形成根源于我国相对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低及由此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因此,正确的选择不是改变人民币汇率本身,而是调节相对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定性和实证研究了购买力平价作为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的决定基础的合理性和国际收支状况对短期汇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分析了过去和现在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偏离购买力平价,其原因在于官方汇率调整机制的僵硬、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下外汇市场的不完善和供求失真等诸多方面;指出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在正常范围内轻度高估的状况和合理水平,并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尤其强调指出,人民币汇率不应只是贸易汇率,其合理水平应取决于“资产套利”观点所要求的广泛购买力平价。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通道,尤其在2007年升值速度显著加快,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也随之显现。进入2010年,伴随美国经济的缓慢回升,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双方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2002-2011年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和中美贸易额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相对差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初期会引起中国对美国贸易收支的短期改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我国对美国进口数量增加,贸易盈余趋于稳定,中国对美元贸易存在汇率升值的反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外汇储备在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提高国际信贷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各国进一步提高了对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视程度.鉴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加之美国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汇率一时成了众矢之的.本文从美国对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在调节贸易差额平衡作用的弱化.  相似文献   

8.
新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005年7月以来的相关经济金融月度数据表明,货币政策汇率前向传导机制的效应存在刚性,而后向传导机制并不明显。要增强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必须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市场化水平,完善利率的结构体系。同时还要优化我国进出口商品的市场结构和外汇储备结构,适当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速和规模,使外汇储备的规模维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外汇储备的影响作用.其次,基于1995-2014年的年度数据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GDP、人民币汇率、进出口差额、实际利用外资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以及经常项目差额为解释变量、外汇储备总额为被解释变量建立OLS模型,并进行了计量经济学检验及修正.最后,根据构建的模型进行结果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特点,指出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过程可以1994年和2001年为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对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三个主要影响方面:出口导向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国际资本的流入和防患于未然的心理;选取了外汇储备的对数、外商直接投资的对数、进出口依存度、人民币汇率和金融开放度作为模型的变量,运用Eviews6.0软件对1985年到2011年的年度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得出进口依存度对外汇储备规模具有负向影响,而出口依存度对外汇储备规模具有正向影响;从长期来看年平均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对我国的外汇储备具有显著影响,存在短期外汇储备规模向均衡汇率调整的机制,其中外汇储备自身在短期和长期波动中的作用都较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的分析,发现在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购买力平价法、发展中国家均衡实际汇率法和行为均衡汇率法。在对采用这三种方法进行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的大部分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基础之上,详细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当前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方法应当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2.
文中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化对进口商品价格总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并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汇率传递效应有无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商品价格总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的传递效应较低且不完全,用汇率来调整外部失衡的作用有限;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传递的趋势基本没变,但传递效应增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1993年底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银行结汇售汇方式,取消了人民币汇率的双轨制,通过指定银行的外汇经营形成外汇市场,并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人民币汇率。从1996年12月开始,又实行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条件下可兑换,进一步加强了人民币的市场特性。由市场机制形成的人民币汇率,既受到国际外汇市场波动的影响,也反映出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外汇需求关系,因此人民币汇率将随有关因素变化而变化。而汇率的变化,又将反过来影响相关部门的经济效果,如对外贸易的收入,国际投资的效益,都会受到外汇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甚至国家的外汇储备都会因汇率的变化而得益或受损。为了详细了解我国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状况,我们对1994年至1996年间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了数量研究。我们根据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每日公布的外汇牌价,选择了包括香港在内的17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欧元汇率波动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的关系,本文建立了购买力平价及利率平价的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欧元汇率的购买力平价及利率平价关系难以成立的结论,而综合起来看,误差修正模型显著成立。结果表明:欧元汇率变动主要决定于欧元与美国的相对物价水平差异,利差对汇率变动有一点影响,但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王晶 《文教资料》2006,(6):33-34
从亚州金融危机到近期人民币升值2%,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国际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关于人民币是高估或是低估,以及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取向问题,国内外的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本文就作为现代汇率理论基石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观点。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起源购买力平价思想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西班牙。1916年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在《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正式提出了购买力平价这一概念。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在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元兑人民币年均汇率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储备的最主要因素,外债余额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重要因素,实际利用外资额和进出口差额对我国外汇储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波动是否会影响国际收支,从文献资料看,不存在统一的观点。利用2005年汇率改革后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来考察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国际收支的关系,从实证结果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净出口、外汇储备的作用并不显著,两者之间不存在短期的均衡关系。但汇率与出口、进口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莆田学院学报》2017,(1):56-60
综述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文献,分析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特点和相关理论。基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研究在利率汇率市场化背景下香港离岸和在岸不同期限的人民币利差和即期汇率对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短期境内外利差和即期汇率与跨境资本流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两岸利率差异与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不存在因果关系,两者间长期均衡关系不能确定为相互引导机制;两岸即期汇率是香港人民币存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它们之间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可以确定为一种单向的引导机制。针对实证结果,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考察10年来的汇率变动,从名义、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汇率动态和静态比较等方面均可以说明,人民币汇率走势强于其他主要货币,其币值并未低估。中国贸易顺差和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与人民币低估并无必然联系,而将美日等国的通货紧缩归咎于所谓的人民币低汇率更是缺乏根据。因此,当前我国不应随意人为地改变人民币汇率水平,而是应当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对于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许多学者已经进行过深入且透彻的分析,但多数都是基于绝对数据进行探讨。以1994年汇改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数据以及中美贸易历年差额数据为依据,采用变动率这一相对数,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变动的相关关系,发现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带来中美贸易顺差的相应变动,因此中国应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争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