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新课标倡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在探讨小说主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一元解读的禁区,除了从社会历史视角进行解读外,还可从文化视角、形式视角、心理学视角、人类学视角等角度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为了避免对小说主题的任意解读,教师要把握好多元解读的"度",注重整体把握,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在多主题文本中发挥教师的优势利用和指导职能,能改变语文教学中教师盲目个性化解读文本等现象。多主题文本确定主导主题的三大原则:尊重"第一文本",包括写作背景、作家生平、作品整体;尊重学生理解水平;尊重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标倡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在探讨小说主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一元解读的禁区,除了从社会历史视角进行解读外,还可从文化视角、形式视角、心理学视角、人类学视角等角度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为了避免对小说主题的任意解读,教师要把握好多元解读的"度",注重整体把握,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而解读中引导学生生成出自我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语文,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教学,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则提倡对文本的内涵进行解读。两种模式有着不同的操作流程。一、文章阅读和语文阅读模式分析(一)文章阅读模式文章阅读模式大体分为四个流程,即初读课文,提出问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中描述人物形象的课文很多,于是引导学生解读、理解、把握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就成为贯串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往往都是通过文本对人物的外表及言行的描述而获得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根据教学参考书或者传统的认识,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解读的现象,这样的教学价值取向一方面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同时也暴露出缺乏深度解读与个性解读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刘敏惠 《成才之路》2022,(10):76-7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并引导学生在共情的基础上对文本主题和内容进行思辨性解读."三层批注"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并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共情,实现对文本的深度阅读,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从原始阅读下的预习批注、共鸣阅读下的圈画批注、思辨阅读...  相似文献   

7.
林艳红 《教学随笔》2015,(2):99-100
对于语文文本的阅读讲求多元化,目前已经是广大语文老师的共识,但是依然存在着就参考书解读文本,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参考书的解读答案,这是一种无效甚至是有害的解读。对于语文阅读,本文将提出有效进行文本解读的方法和对策,让学生在解读的过程中,做到个性张扬,有效地进行文本阅读,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8.
正教材解析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解析往往是由教学参考书以及应试来替代的,权威的指导加上考试的需要,使得语文教师对教材的解析有一些有名无实,更多的是"怎么考就怎么教"。这种指挥棒的作用,削弱了语文教师在教材解析中的作用,不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教师如何解读教材文本,历来是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是教师过分地肢解文章,导致语文教学失去了本色。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主题来理解文本、拓展认识、指导写作,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特点,理解文章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应试语文教育传统中,语文教学内容似乎并不构成一个问题.在一些语文教师看来,那是语文课程专家的事情,教师只是依据既定的语文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组织教学,语文教学内容不过是先在的成品.它深刻反映出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另有一些教师虽然体现出对教学参考书的超越,生成自己关于课文的创造性理解,但是教学不过是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我国文化的象征之一。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走进鲁迅"单元,这是教材唯一的以人物为主题组织的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理解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的编排逻辑,把握单元整体的内在联系;同时,要做文本和学生知音,从普通读者的视角、教师的语文视角和学生的学情视角解读文本,建构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单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单元特点、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鲁迅的世界,感受、理解鲁迅的思想精神,初步学习体会鲁迅文章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重视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倡导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规避对文本的一元解读,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角,从不同的维度理解文本,探究文本的丰富内涵。一、从历史视角解读文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从历史视角解读文本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历史视角揣摩文本内涵,应当避免理解的单  相似文献   

13.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关键能力,教师文本解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照搬教参、网络资源,缺乏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二是刻意追求解读的新意,对文本进行过度解读。语文教师既要勇于、乐于、善于追求文本解读的个性化,同时,个性化解读还需有界,教师的文本解读应基于学生经验、立足文本语言,适度追求个性。  相似文献   

14.
陈栋 《教育文汇》2013,(9):30-31
传统语文古代文教学中存在着文本解读应试化倾向、对主题和思想内涵的理解的单一化倾向、文本有机整体的破碎化倾向、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倾向、文言知识的迁移漠视化倾向等诸多弊端。应用建构主义的随机进入教学理论和梅克的“问题五类型”理论观照语文古代文课堂教学,变革语文古代文学习模式、教学方式和目标,能使语文古代文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解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完成对文本的体验,达到文本育人的价值。但大量课堂实例说明,现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教师在对文本解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误区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本解读是实现文本价值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需要语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体味内中情味或情感,感悟文本背后的特殊意味、意蕴,最终获得对于文本的多元理解,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它应基于教学,具有课程意识与教学意识,实现"两个走向"——从"解读"三维走向"教学"三维,从"平面"解读走向"立体"解读。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解析是以文本解读为基础的,可以说文本解读是教材解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关系犹如细胞与肌体。对文本解读而言,分析其主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教师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往往是来自于教学参考书的,虽然这不能理解为人云亦云,而是主流理解下的教师个人认识的建立,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相当一部分文本而言,教师通过自主解读并借鉴他人观点,往往可以建立起对文本主题的更全面、立体、丰富、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要,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教学模式单一化,文本解读的应试化倾向,有机整体的破碎化,主题理解的单一化。合作学习这一新兴教学理念,打破了这些局限,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前小说阅读教学中,对小说的解读存在着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问题,特别是小说阅读教学中充斥着阶级意识论分析人物与主题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小说的审美、情感熏陶等多重功能,使语文课堂缺少了生动、活泼的人文气息。教师过分依赖"教参",阅读教学往往照搬"教参"上的现成分析及结论,教师成了"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正视这些问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新课标下的小说阅读教学,教师应树立新课程理念,不要囿于参考书的理解及分析,应鼓励并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多视角、多方位鉴赏文本,多层面、个性化解读小说。积极培养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为最终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文本解读教学策略,组织学生面向核心素养培养需求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文章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能为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