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汉友 《教师》2011,(27):97-97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要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因此我认为一堂成功的化学课,  相似文献   

2.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要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3.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愿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其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疑、质疑,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相似文献   

5.
王峥 《湖北教育》2005,(10):45-46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得好:“学贵有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他们往往都是大胆质疑问难,敢于怀疑传统,敢于挑战习惯,敢于批判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这个‘疑’字我当重用它。”质疑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古人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都说明了质疑能力的重要性。而且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和研究,进而提高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下面笔者谈一谈在高中语文教  相似文献   

9.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中国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学习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中国宋代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疑是恩之始,学之端。”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质疑还是成功的开始。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品质之一。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者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勤于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石顺宽 《云南教育》2004,(19):72-74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疑问是智慧的窗口,是学习的“路标”,是推动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对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上许多发明创造都缘于质疑。因此,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一、创设质疑氛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例如: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说到  相似文献   

15.
杨兰芳 《宁夏教育》2004,(12):49-50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说的就是读书时要不断的设疑质疑,方可拨动思维琴弦,点燃旺盛的求知欲。质疑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作用、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两句话已成为广大教师信奉的名言。的确,放眼今天的教学,许多教师已高度重视学生的质疑。然而,在如  相似文献   

17.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疑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能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质疑 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种天性,  相似文献   

18.
蒋坤 《教学月刊》2006,(9):39-40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产生的探索、查询、求教等渴望找到解除疑惑方法的心理需求和思维品质。它包括三个要素:(1)善于观察、思考和质疑,在新的情境中发现问题。(2)善于提出新问题。(3)积极探索,善于多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熹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是激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根本动力。笔者就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质疑能力是指一个人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积极思考的结果。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面,我进行了以下探索:一、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教师先设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设疑要具有启发…  相似文献   

20.
刘桂玲 《语文天地》2011,(20):39-40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爱问、要问、会问的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激发学生质疑意识,使学生爱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