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理念,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长期以来,我同以“服务家长、引领家敦、家园共育、社区同步”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新时期家园共育工作非常重要。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单靠幼儿园或是家庭任何一方都是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新时期家园共育工作非常的重要。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单靠幼儿园或是家庭任何一方都是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使家长和幼儿教师成为共同育儿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幼教界人士进一步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素质,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进行家园合作。我国不少研究单位和教育机构积极进行家园共育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但这方面的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一些幼儿园对家长工作与家园合作不够重视,不少教师尚未树立大教育观,满足于封闭式的辛勤耕耘,忽视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有些园光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而很少与家长共同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开展家园合作还缺乏经验与必要的技能。下面就如何推进家园共育谈…  相似文献   

5.
马红英 《山东教育》2007,(11):41-4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将《纲要》这一理念具体落实到家园合作的工作中,以创建“幼儿家庭游戏房”为家园合作窗口,全园上下从发动到创建幼儿家庭游戏房,已经走过了一段历程,基于此,我们又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家庭游戏房,凸显家庭教育特色,提高家长的游戏教育观念,深化幼儿的家庭游戏活动,让孩子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多年的幼教经验告诉我:只有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家园携手,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如何挖掘家庭教育资源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我园以"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提高"为目标,树立教育新观念,将幼儿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幼教界人士进一步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素质,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家园合作。因此,家园共育或家园合作教育的提法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那么,家园共育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它与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新时期,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应该怎样做?就大家关心和困惑的一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多年从事家园共育研究工作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方明老师。  相似文献   

9.
蒋小宏 《学前教育》2006,(12):44-45
在家园合作领域,随着我园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家园共育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扩展:由最初的幼儿园、家长、社会对幼儿的教育→幼儿园、幼儿、社会对家长的教育→家长、幼儿、社会对教师的教育。从这个发展的流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幼儿、家长、教师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成长的,而共同成长是家园共育最核心、最根本的价值指向。本文将就如何在家园共育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谈谈我们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毛小碧 《快乐阅读》2011,(14):32-3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家园合作对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的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真正实现家园共育。  相似文献   

11.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通过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组织与实施”部分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在《纲要》精神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在双向互动中,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其教育观念,提升其教养水平,家园携手,共育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些新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将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心从以往的"教育家长"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要善于引导家长,拓宽家园携手新模式,使家长切实参与到幼儿园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我园在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我们探索出了以下一些方法:一、建立家长资料的收集、研究和分析制度每一位新入园的幼儿在踏进幼儿园的大门后都要经历一段“艰苦”的心理历程,如何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使教师与幼儿尽快相互了解,我们教师设计了“新生家长调查表”,内容包括幼儿的乳名…  相似文献   

14.
万国珍 《贵州教育》2012,(10):21-23
家长融入幼儿园课程,可以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是创设家园合作通道、为幼儿发展营造家园互动的氛围,促进多向互动,实现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如何在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中有效做好家长融入工作,是大多数基层幼儿园面临的突出问题,玉屏县实验幼儿园在进行幼儿园适应性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如何开展家长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共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是家园社区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如何借鉴国外家园合作的经验,整合并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育,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家园合作对幼儿园教育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帆 《考试周刊》2014,(61):185-185
<正>节假日过后,很多家长跟我说:"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回到家后就是另一个样子了。"孩子在家和在园的表现不一致,这一现象表明:家园共育不算成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搞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家园共育的关键在于沟通,"沟通"指在孩子发展与教育上,家  相似文献   

17.
家庭、社区与幼儿园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实现家园共育,是提高幼儿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吴晓晖 《学周刊C版》2019,(9):174-174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素质逐渐提高,他们希望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生活中,真正地陪伴幼儿成长。教师必须转换观念,将幼儿园的家园合作从幼儿园发号施令转化为家长参与管理、发表意见,将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各类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幼儿学习生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相似文献   

19.
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素质的可靠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落实《规程》培养目标要重视家园合作 目前幼儿园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化。我认为,幼儿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端正培养目标,要由过去重知识技能传授转向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幼儿的素质。这是一项根本性改革。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条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作为基础教育的有  相似文献   

20.
对于幼儿园来说,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意义重大。目前,幼儿园在家园合作教育方面还存在幼儿园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内涵理解不够、实际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幼儿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加以研究并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