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即将与全人类一起跨入21世纪的时候,在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胜利,以社会主义为基础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始的时候,中华学在中华大地应运而生。我们有必要就中华学及其有关问题作简要的说明。一中华学的出现,是中华民族“自...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创意建立的一门新兴学科。1999年12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彭年教授的新著《秦汉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一书,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从书的一个项目,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不仅探讨了秦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起源、发展轨迹、历史特点和构成机制,而且对秦汉统一国家、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进一步从汉族的形成、封建制的确立和伦理型文化的建构等方面,论证了秦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地位。全书20万字,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言简意…  相似文献   

3.
正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炎黄文化的研究日渐深入,涌现出一大批学术成果。2019年8月,高强著《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一书(以下简称《炎黄文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将炎黄文化的嬗变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置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考察,通过梳理炎黄文化的起源、流变及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厘清了炎黄文化与中华民  相似文献   

4.
正君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孕育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儿女奋进向上的道德风貌,它在铸就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君子文化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它体现了中华文化重人文教化、强调"学以成人"的重要特点。君子作为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努力向善  相似文献   

5.
发扬道学精萃,促进社会文明──《中华道学文化丛书》序薛永新中华道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又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道教之学,历来崇尚黄帝。黄帝是世所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创始者,五千年的伟大中华文明皆同黄帝有着千丝万...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从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先辈为了救亡图存、兴国强民,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了一次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有200万年的悠久历史和万年的文明史。华、华夏、中华民族之称,皆源于以花为图腾的华胥氏。所谓中华民族之根,就是从古猿到猿人、从猿人到新人,再由氏族到民族形成的根源。中华民族同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一样,都有一个崇拜的祖先(或神)作为“根源”的象征和标志。  相似文献   

8.
六朝古都南京,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源远流长、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营造了南京特有的文化氛围,创造出丰硕的艺术成果,培养了一批批艺术人才。今天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古都南京的杂技、少儿歌舞、民乐、书画等艺术,以其独具的风采走出国门,产生了良好的世界影响。一、杂技花开五洲南京市杂技团,从成立伊始的1956年首次出访演出以来,已先后32次出访,足迹遍布亚、非、拉、美、澳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传播中华民族精湛的杂技艺术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人民的友谊。1983年和1985年,应澳大利亚政府邀请,该团两度派出“中国南…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以及党和国家的文物工作方针,文物系统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涌现出一批积极工作,为文物保护乐于奉献的先进人物。通海县文化馆馆长、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李景泰同志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陕西黄陵县是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1961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天下第一陵"。2006年,黄帝陵祭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陵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一、绵延数千年的黄帝陵祭奠从黄帝逝世时起,就开始了祭祀黄帝活动,据《竹书纪年》记载:黄帝去世后,他的大臣左彻就开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近代新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这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文化资源与宝库.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张岂之先生撰著的《经学、理学与关学——论张载在中国思...  相似文献   

12.
色彩是艺术设计的重要形式语言,色彩美学是中国设计史和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理论范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最早确定了自己的色彩结构。汉代刘熙《释名》曰:“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  相似文献   

13.
论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谈民族精神不能不谈民族问题 ,特别是关于中华民族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2 0世纪 80年代 ,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年版 )一书中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他说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 ,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 ,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学者们认为 ,费先生的这个观点对解决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 ,而且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阐述了从自在的民族实体向自…  相似文献   

14.
释“龙”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这首歌唱出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也唱出了中华民族与龙的历史渊源。"龙"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审美创造,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的象征。本文从"龙"字的形体演变进行分析,再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国学热中存在着对国学的简化与泛化两种倾向。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国学有自身的结构与功能。国学的结构包括时间、空间、载体与内核四个方面。从功能看,国学是塑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资源,能够增强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赵倩 《华夏文化》2020,(1):14-16
正中国对时空的探索很难确定具体起于何时,但后人可从古人的诗文、绘画乃至建筑等方方面面了解到中国传统的时空观。总体而言,中国对时空的认知大概较为偏重时间,某种意义而言中华民族是一个时间烙印更为明显的民族。中华民族对时间的偏爱从"滴水穿石""留取丹心照汗青""愚公移山""潜移默化"等成语典故中便可知晓,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中国传统时空观的特征中国的时空观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其独到的风格和特征。本文拟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作为三大分  相似文献   

17.
《寻根》2016,(1)
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盛的民间节日。对于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来说,同样有个十分重要的"年",他们把这个隆重的节日叫作"藏历新年"。因为"藏历新年"蕴含着深厚而悠久的藏族传统文化,2010年5月18日,文化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将其作为民俗项目类别而正式列入。  相似文献   

18.
继承、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我们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五千年来,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我们说的炎黄文化,就是以炎帝、黄帝为象征,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从我的认识来说,世界上没有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1982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1994年又相继公布了第二、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计叨座。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对于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文明古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等具有着深远的意义。城市是人口最为集中之地,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聚集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财富。城市对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城市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  相似文献   

20.
正海外华人纪录片创作者是中国故事的重要讲述者之一。自1989年崔明慧凭借《谁杀了陈果仁?》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后,海外华人群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如杨紫烨、范立欣、张侨勇等。创作者身份的特殊性以及题材选择上的偏好,使得这类纪录片在国际电影节中崭露头角时,无可避免地与国族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由此,海外华人纪录片逐渐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视角,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