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东北籍女作家迟子建堪称“自然化育的文学精灵”,她刚刚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就像一副画卷,展开了我国东北鄂温克族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尤其是其中关于熊图腾的描写,把熊自然地融入到了鄂温克族的生活中,神秘而不乏真实,朴实而意寓深远,是对古老而神圣的图腾崇拜的形象再现,也可作为著名人类学家叶舒宪先生于2006年提出的爆炸性学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还是熊的传人”的有力论证,更可以引起现代人的一些反思。本论文从人与熊的关系、熊图腾产生的原因和熊图腾的民族精神价值三个方面进行评析,以期对熊图腾进行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叶舒宪教授的《熊图腾》一书,重构了一个失落已久的熊神崇拜的传统,在人类文化的广阔背景上探讨了熊图腾文化的普遍性,说明了人类文明对于农业社会之前的狩猎生活及信仰的遗忘。启示我们要跳出汉文本的主流定势和制约,从文学、历史和神话的多重角度反思农耕与文明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苗族神话所构建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图景,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表现了人与对象依生、共生、整生的审美境界。同时,这种和谐也体现在人的内在精神的和谐上。本文试图以月神神话、巨石神话、枫木图腾神话、鸟图腾神话为例,用生态美学的视角对苗族神话作一次新的解读,以进一步发掘神话中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图腾的传说。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以“熊”为图腾,战败尤;统一中原后,为安抚归附的广大部落改用了“龙”的图腾,这实际上是“熊”的图腾和“蛇”的图腾的组合。而“蛇”是黄帝母族的图腾。黄帝母族为乔氏,“乔”即蛇,古又通桥。  相似文献   

5.
变形,作为文学主题学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类,在中国古代原始神话中渊源已久,其源头可追溯到《山海经》中。《山海经》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之渊府",是"古今记异之祖"与"古今语怪之祖",它通过人与异类动态互变神话的叙述,构筑起神奇旖旎的变形叙事世界。纵览《山海经》,关涉动态图腾型变形的神话居于变形叙事主题的核心地位,其生成最大程度的借助了原始初民图腾崇拜的力量,以神话为叙事事体,叙述人与图腾之间形态互变的故事。依据人类与图腾相互变形的动态特性及表现方式,《山海经》中的动态图腾型变形叙事可精炼动物图腾型、植物图腾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一度有人认为中华文化的图腾祖先是狼,但我国北方的考古学发现表明,熊作为崇拜偶像出现在5500年前牛河梁女神庙之中,而且,与神话传说中的华夏始祖黄帝直接有关联的,看来也是熊。再参照北方萨满教传承中的有关熊的仪式、信仰和观念,结合上古时期楚国君王姓熊的事实,可以知道,龙的传人之中当有重要一部分为熊的传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图腾和传说。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以熊为图腾,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为安抚归附的广大部落而改用了龙的图腾。龙的图腾实际是熊的图腾和蛇的图腾的组合。而蛇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在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生活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神话是先民集体经验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对人的行为起到了引导和制约作用.鄂温克族自然神话、图腾神话和山神...  相似文献   

9.
图腾是神话研究中最富生机的话题之一.针对图腾进行的理论书写往往是不同思想方式和理论姿态的直接反映。本文通过对弗洛伊德、卡西尔以及列维一斯特劳斯聚焦于图腾的神话研究的解读.昭示出当代西方神话研究的思想魅力,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援。  相似文献   

10.
蛇鸟图腾到龙凤图腾的定型,标志着中国先民认知结构和思维结构产生了根本性变化,那种成为图腾时代特定的神话思维也开始出现变化。这种变化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才渐渐形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审美思维。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龙凤图腾向龙凤图案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神话思维向审美思维转化的最重要的客观外部条件,并使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进行审美观照成为可能。审美关系的确立是连接神话思维与审美思维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