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赤峰地区1960-2005年的气温、降水和主要农作物产量资料,分析了赤峰地区46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显示:赤峰地区农作物生长季的平均气温1997年开始呈升温趋势,积温和无霜期均有明显增加趋势.生长季的平均气温、无霜期和降水量对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影响较大,水稻产量主要与生长季的平均气温有关.随着气候变暖,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灾害是旱灾,水稻的主要灾害是生长季的低温.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开展的“中学生主动参与式的科研学习和工作”试点活动中,我们小组参加了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及东亚中心温刚博士指导的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在学习掌握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物理、遥感等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对地球系统中局地卫星遥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建立判断分析和预测模型。为从局地物候现象中寻找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选择锡林郭勒草原地区,研究气候变化对生长季的影响,发展和验证定量分析确定植被生长季特征参数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探索气候环境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为研究局…  相似文献   

3.
于玲 《教学考试》2024,(18):23-26
<正>一、真题呈现【例1】(2023全国甲卷,10,11题)如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10,11题。10.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C.土壤温度 D.土壤水分11.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4.
选取四川盆地19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0年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逐日观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气候倾向率和年代际变化的方法,对近40年来四川盆地气温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从年平均气温来看,三种气温的年平均值,四川盆地都以增温的趋势为主,增幅分别是0.027℃/10a、0.007℃/10a和0.036℃/10a,最低气温增幅大于最高气温.(2)在20世纪60、70年代气温逐渐降低,80年代是气温的低值区,80年代后期气温逐渐升高,90年代升温明显;而降水60、70年代降水量较多,但已经出现了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80年代至90年代降水量减少.(3)从季平均气温来看,春夏季三种气温呈下降趋势,其中季平均气温的下降幅度最大为-0.08℃/10a;秋冬季三种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季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幅最大为0.15℃/10a.  相似文献   

5.
杨成 《宁夏教育》2010,(1):40-40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  相似文献   

6.
降水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各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局地响应存在较大差异.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上游16个气象站1965—1997年降水资料,求距平值,进行MK突变检验,三次样条spline插值,分析水源区的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从降水量的时间序列看,水源区未来降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内降水季节性突出,1996年为降水突变点;从降水的多年空间分布看,在东西方向上,西部降水量最多,中部降水量最少;在南北方向上,南部降水量最多,北部降水量比中部稍多.从1965—1997年降水的空间变化看,在南北方向上,水源区南部降水量变化最快,中部变化最慢;在东西方向上,东部和西部降水量变化慢,中部降水量变化最快.从整个水源区看,南部的紫阳、镇巴、岚皋,北部的商洛,西部的略阳为变化高值区,汉江河谷和东部丘陵区为变化低值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红花大金元品种在昆明烟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移栽期的试验研究表明:1)昆明烟区的烤烟移栽期受雨季开始的日期影响比较大,而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较小,4月25日-5月10日为合理的移栽期,可以确保烟株的大田生育期在120-150 d之间,产量、产值等经济指标较好;2)海拔低于1 800 m区域的烟叶成熟时间集中在30-55 d,而海拔超过1 950 m的区域,烟叶的成熟时间可推迟至55-70 d;3)海拔在1 633,1 808,1 950 m区域的烟株发育状况差异不大,最低海拔点1 560 m烟株发育状况最好,而最高海拔点2 100 m烟株的发育状况最差;4)在各海拔区域范围内,上部叶的成熟期不会因为移栽期的提前而有明显的提前.5月15日以后移栽,则低海拔点上部叶成熟烘烤受9月低温的影响较大,而海拔超过1 808 m区域的烟株上部叶成熟烘烤受后期低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结合GNMMS NDVI数据和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青藏高原各个生态地理分区NDVI变化特点,对各地理分区内的植被覆被变化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进行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率整体呈改善趋势,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北部地区呈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 ,其一旦形成 ,就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一、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这些条件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和背景。(一 )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指地质、地貌、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综合起来的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 ,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其中以气候、地形和纬度位置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为明显。1.气候因素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地球上气温和降水组合…  相似文献   

10.
秦晋 《地理教育》2001,(2):32-32
一、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是指在人类活动的要求下,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获得产品物质的生产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野生动植物的自发生长繁殖过程,通常要依靠土地才能进行.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如气温、降水、光照、土壤等)的影响比较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工业生产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利用原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获得产品物质的生产过程.一般只要具备资金、技术、设备、原料、能源、劳力等就可以投入生产.与农业生产相比,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如气温、降水、光照、土壤等)限制比较小,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协作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大气候变化,气温不断升高,对水资源的可利用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对承德市1956年至2005年这段时间年际气温、降水、地表径流变化规律的分析,充分说明可利用水资源减少与气温、降水、地表径流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气温升高降水量不断减少,地表径流不断减少,地下水减少,可利用水资源量不断减少。认清可利用水资影响因素,对可利用水资源调查、评价、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实现人类、水资源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荒漠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项严峻生态环境问题,中国也是受到荒漠化侵扰的国家之一.其形成原因复杂,具有地区性,气候因素往往在这一地区荒漠化形成中具有主导作用.本文以锡林郭勒盟2000-2019年生长季MODIS-NDVI数据作为遥感数据来源,结合锡林郭勒盟地区及周边气象站点的降水、气温等气象数据,通过森式斜率及Mann-K...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2—2010年洞庭湖流域GIMMS NDVI数据及30个气象站点月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Arcgis空间插值方法,研究洞庭湖流域NDVI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降水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多年平均NDVI值空间分布特征呈中部低,西、东和南部高的格局,NDVI和降水空间分布总体具有较大一致性,在流域北部、东部、西北部及中部呈正相关,而流域东北和中南部NDVI值的分布受降水影响较小。(2)过去29年流域NDVI呈波动性增长趋势,夏季NDVI值最大,春季值明显小于夏秋季;NDVI与降水量的同期变化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15,与滞后3个月的NDVI相关性最好。(3)流域NDVI变化趋势区域差异较小,整体以增长趋势为主,仅洞庭湖区附近出现降低,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分布在流域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滹沱河山区是全流域主要咸水背景区,是典型的气候变化和生态敏感区.近年来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文章分别从滹沱河山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演变两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气候变化体现在降水量、蒸散、干旱、气温、日照等方面.生态环境演变体现在水资源、河流生态、湿地生态、人类活动对五台山生态影响等方面.结果表明:滹沱河山区气候和生态环境均以不同的时间、空间尺度在发展演变,且当前研究中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时间序列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至今气候和生态环境现状研究,缺乏历史时期研究;二是缺乏气候和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力方面研究,同时就区域土壤系统、植被生态、水体环境、大气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2-2012年滇中地区7个气象站降水月值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分析了该区域近50a年降水量和季节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突变,并用R/S方法预测了该区未来降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滇中地区近50a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丘陵盆地区较干热河谷区减少的更强烈;丘陵盆地区年降水量突变点在1994年,而干热河谷区年降水量无突变.年代际尺度上,丘陵盆地区各年代的年降水量始终是减少的,而干热河谷区年降水量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始终减少,20世纪90年代呈先减后增趋势,本世纪初以来呈先增后减趋势.滇中地区春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夏秋季降水整体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丘陵盆地区呈增加趋势,而干热河谷区刚好相反.两地形区各年代夏秋降水一致减少,春冬降水变化不一致;两个地形区春冬降水均无突变;而夏秋季降水却存在突变点.R/S预测显示,滇中地区年降水量和季节降水量的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的变化趋势相反且均表现为很强的反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强度等,严重影响人类的安全及社会发展.本文从观测新疆的极端气候事件资料研究发现,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发生了显著变化.(1)极端气候事件定义和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指标,给出了前人研究的现状及其多个定义和研究指标,依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个人见解.(2)归纳新疆地区极端气温/降水事件研究现状.(3)对于新疆地区当前极端气候事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荣盘亮 《物理教师》2008,29(8):30-31
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3—1课本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中,编者提出用如下器材进行实验探究:(1)a、b、c、d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方面,b、c、d跟n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与a长度不同,c与a横截面积不同,d与n材料不同;(2)4只量程合适的电压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程实践和多年的研究分析认为,膨胀土受气候变化影响,易产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开裂形成胀缩循环,水平渗透性差,边坡失稳发生频繁,仅采取抗滑和削坡减载等常规的工程措施,工程造价高,很难维护边坡的长期稳定性;膨胀土边坡采用植被保护措施,能调节受保护区域的生态小气候和边坡土体的含水量,减少土体受气候变化导致胀缩循环破坏土体强度的影响程度,对促进边坡的长期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美化了环境。并且选用当地草皮和灌木,工程造价较低。因此,采用膨胀土边坡的植被保护措施,工程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是膨胀土边坡防护有效的辅助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龙牙百合(白雪皇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龙牙百合新品种白雪皇后(Snow Queen)进行了物候期、植物学特征和植株生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白雪皇后越冬生长没有休眠表现,适宜促成栽培。有一至数朵白色花,花期8-10d。全年植株生长有一个缓慢生长期和快速生长期,4月是植株营养生长的最高峰。试验发现.鳞茎种球大小不仅对植株生长的高度、叶数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对新鳞茎产量、产出比以及气生鳞茎的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打顶植株的新鳞茎.气生鳞茎的产量均大大高于开花植株。  相似文献   

20.
李远 《地理教育》2006,(5):20-21
历史时期即距今大约1万年之际,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结束,全新世降临。全新世是最后一次冰期结束至今的这一段时期,也被称为冰后期(postglacial)。冰后期也是一个间冰期(interglacial epoch),即两次冰期之间的温暖期。此时,冰川退缩,海平面回升,气候和生物带向两极方向迁移。以夏季风降水为主的地区,间冰期气候温暖湿润,湖面扩张,生物繁荣,内陆干旱地区流沙固定,黄土地带土壤发育。由于地球上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具有各自的特点,全新世气候期的划分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