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同时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年轻后代,使他们从小就受到民主的训练和守法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懂得和善于履行社会主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而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对此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融合法治教育,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构建高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教育工作开始注重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德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作为重要的德育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本文就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情况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80):105-106
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伴随着孩子们的一生,但小学阶段是孩子们道德与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是我国进入教育新阶段后提出的新概念,让核心素养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旋律是现代道德与法治课堂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教育孩子们从小要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所以学生们的道德与法治及三观是否正确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小学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正确地引导学生的道德与法治以及三观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一直就秉承着教书先育人的理念,我国的教育首先是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开始的。小学阶段正确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祖国未来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当下,法治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每个人都要遵守法治规则。在小学中,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也成为老师及每一个公民的义务,这有助于学生们健康发展。本文就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落实学生德育教育、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初中时期正是学生身心同时成长的关键阶段,加上初中学生可塑性较强,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意识,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本文对当前社会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存在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后阐述在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在各个学科中均有体现,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社会意识、丰富情感的科目,本身与德育教育挂钩,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课程阵地的延伸、课程资源的融合,构建开放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引导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亲身体验、同伴合作、自主探究,融合劳动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合核心素养理念,以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养提升。文章将对核心素养概念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融合策略。通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融合策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实施效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时政教育的背景进行分析,确立了研究的目标,探索了时政素材选择策略和时政融合“四化”策略,并呈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时政教育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17):114-115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兼具知识教育、德育教育与法治教育等多元任务于一体,如何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如何积极践行新课改要求、如何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落到实处,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应理性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应紧密围绕生活背景、创设生活环境、探究生活问题,由此激起学生参与积极性,促进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在消化与迁移运用,全面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与人文修养。为了更好地落实《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与创新目标,文章将详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实践运用,以推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思政教育、德育教育、行为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着美育、智育、德育的重要责任,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初中道德与法治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为学科教学带来了新方向和新色彩。  相似文献   

12.
法治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共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呈现更生动、情境创设更精彩、信息获取更便捷、师生交流更通畅、能力培养更有效,所以构建出彩课堂需要融合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无论是树立学生人生目标,还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爱国情怀,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可能更多关注的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的德育教育,缺少情感的融入,也没有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思想品德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仅在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更须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初中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应当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且采取有效方法予以渗透,帮助学生修正道德认识,培养和塑造他们价值观的主体意识,在知行合一中实现自我教育,助力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基于此,文章将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展开探究,以期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小学生呈现早熟化趋势,违法犯罪的低龄化现象愈加显著,在此形势下,开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尤为重要。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和法治教育之间的融合,能够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找到教学内容与法治元素之间的契合点,在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法治代表了当下社会群众共同认同的核心秩序。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我国现代社会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反思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是基于一种现代教育情况下对于法律意识与道德完善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而儿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有必要也有义务了解我国社会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思考。在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到处于儿童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必须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方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达到"以法育人"与"以德育人"中双重教学方法共同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的结果,从而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思考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虽然在新课改中强调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作为培养学生德育能力的主课程——道德与法治,其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小学每周仅有 2-3 节道德与法治课程,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老师就要想方设法地提升课堂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本文对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从教学设计与作业布置两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能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小学教育落实德育教育目标与要求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小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就新时期提升其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陈友水 《教育艺术》2021,(3):73-73,75
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并且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依法治教、以德育人是教育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在小学中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开展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真知,增强道德与法治观念,将学习道德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活动之中,逐步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实践能力。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讨在小学中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体验式教学,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法治教育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课程指导中融合法治教育目标符合培养小学生法治意识的要求。本文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策略,旨在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