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正确评价革命和改良,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以辛亥革命而言,它是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把它简单归之于某些人物“情绪化”的“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不符合历史实际,是唯心史观。革命要有破坏,但不是“破坏一切”。革命的目的是建设,破坏与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的关系。以“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范式”,将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以现代化代替革命,或者将二者对立起来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而对于革命、改良的得失,必须作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完全抹煞革命,一味颂扬改良,无疑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以推翻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最终结果是失败了,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学术界主要从当时社会经济、思想、政治、文化和阶级根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但是,追究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满足建立民权制度的客观条件,即存在均势政治和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广东在整个辛亥革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辛亥革命的前期,辛亥革命中期包括在辛亥革命的后期,广东一直扮演着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广东是辛亥革命运动的策源地,最早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在保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过程中,广东是革命的重心和大本营。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大一次革命高潮,其成功与失败,均与国民政治心理的变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拟从辛亥革命前后国民政治心理发展变化着手,浅析辛亥革命推翻清封建王朝的必然性和资产阶级共和国失败的不可避免性。 一、共同的“反满”情结导致清王朝的覆灭 从1644年满人入主中原到近代,满洲贵族掌握国家政权已愈200余年。200多年来,随着清王室阶级压迫的日益加重,“反满”已成为国人共同的政治心理。 至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定,更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因此,国民的“反满”心理更是空前高涨。下面我们将各阶级,阶层的这一心理略加剖析。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广东在整个辛亥革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辛亥革命的前期,辛亥革命中期包括在辛亥革命的后期,广东一直扮演着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广东是辛亥革命运动的策源地,最早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在保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过程中,广东是革命的重心和大本营。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在于“改朝”(即推翻清政府)和“换制”(即以“共和政体”取代“帝制专制”),孙中山改建次说到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主要是由于他将辛亥革命的“下限”划在“二次革命”以后,不能将辛亥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等号。“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很快遭到失败,也表明“共和”思想的潜能将辛亥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划上等号。“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很快遭到失败,也表明“共和”思想的潜在威力,关于革命斗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既不能因重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而否认革命斗争曾在历史上起过的重大作用,也不能认为革命斗争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作为官僚地主总代表和帝国主义走狗的清王朝,结束了绵延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为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共和、民族独立谱写了历史的新篇章。辛亥革命是在中国资本主义初步成熟的社会条件下,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领导的一场革命运动。据统计,自一九○五年同盟会成立至一九○七年三年内入盟者,现在还可以查出身份的三百九十七人中,留学生、学生、教员及医生共计三百六十二人,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但事实上,自洋务运动以来,特别是甲午战争后,随着“新学”的推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教材在谈到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后给了一个活动课课题:“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并给出了相关资料和参考论文,讨论的问题是“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大一次的革命高潮,其成功与失败,均与国民政治心理的变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拟从辛亥革命前后国民政治心理变化着手,浅析辛亥革命推翻清封建王朝的必然性和资产阶级共和国失败的不可避免性。 一、共同的“反满”情结导致清王朝的覆灭。 从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到近代,满洲贵族掌握国家政权逾200余年。随着清王室阶  相似文献   

10.
图览世界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开放,6000文物展示百年巨变 100年前,辛亥革命先驱向封建统治阶级打响第一枪。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广州拥有大量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遗迹。100年后,广州投资2.26亿元兴建辛亥革命纪念馆.意图挖掘广州市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城市内涵.擦亮广州城市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1.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皇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进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伟大导师列宁极为关心中国革命。他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撰写了《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新生的中国》、《中华民国的巨大胜利》、《中国各党派的斗争》、《亚洲的觉醒》、《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等一系列论文,对于辛亥革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习跃,为后来的历史性巨变扫清了道路。辛亥革命开户了国民政治意识现代化的闸门;辛亥革命的化革新奠定 了“五四”新化运动的基础;辛亥革命促成了民族工业的第一辉煌期,武昌起义的成功标志着孙中山武装革命学说和辛亥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1912年,列宁热情地赞扬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和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不愧为法国18世纪末叶的伟大宣传家和伟大活动家的同志。”这不只是指孙中山先生是“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他提出的辛亥革命纲领“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已实现了的民主主义理想与原则,而且就纲领的制定、辛亥革命道路的选择来说,也同样借助于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原则与历史经验。辛亥革命的爆发在这个意义上也可说是法国大革命掀起的资产阶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与民族革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是一场带有浓厚民族革命色彩的革命,这可以从辛亥革命时期独立各省颁发的文件告示、人民群众的心态和态度以及革命领袖反满思想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时期的这些民族革命色彩是辛亥革命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同时还是辛亥革命迅速失败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新生 《辅导员》2011,(31):1
百年前的辛亥风云,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民为民族振兴、中华崛起而努力奋斗。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回顾辛亥革命的风雨历程,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赤诚热血、保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终结。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其实,这个学术界公认的定论并非辛亥革命失败的严格界定。笔者认为,“让位”不是辛亥革命失败或终结的标志,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应该是“宋教仁案”。 辛亥革命不是一个短暂的历史事件,它作为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当包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部过程。就时空而论,辛亥革命可分为准备阶段、成功阶段和失败阶段。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辛亥革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成果更加丰硕.笔者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主要从对辛亥革命的性质与评价、辛亥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四个方面综述了十余年来对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纪念百年辛亥革命之时,从百年来辛亥革命纪念建筑入手,提出了"事件建筑学"研究的意义,辛亥革命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审视,也是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它结束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这场伟大的变革为什么会发生?导致这场革命爆发的推动力有那些?数十年来很多学者和历史爱好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诸多导致辛亥革命爆发的因素。本文在学界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从晚清回国留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角度来探讨一下导致这场革命爆发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即将过去一个世纪,现在回想起来初中时代学习这段历史好像也已经是太久以前的事情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发展进步的新纪元。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民主自由的社会运动,它是中国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