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鄂豫皖苏区时期的优抚政策包括优待红军战士及家属、抚恤军烈属、安置红军伤病员三个方面。苏区政府设立相关社会保障机构,制定优待条例;分配红军公田,实行代耕制度;为红军家属提供各种生活优待;保护红军战士婚姻关系。同时,颁布抚恤条例,确保烈属与伤残战士获得物质补助、享受各种权利,褒扬革命精神等待遇,并有效实施红军伤病员的休养安置工作。鄂豫皖苏区优抚政策的实施,壮大了红军的队伍,鼓舞了红军的斗志,密切了苏区军民之间的感情,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双拥"工作制度的雏形。  相似文献   

2.
苏区红军作为苏区工农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武装斗争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毛泽东的"用一切办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的总方针指导下,中央苏区的红军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一些创新实践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西苏区标语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苏区的红色标语传播,是一种典 型的组织传播案例,它体现出了组织并不为我们 所熟知的一些征象。标语传播的重要性异乎寻 常,与组织的生存、壮大与发展息息相关。标语 的传播队伍的构成与运转严密而规范。在一些特 殊关口,标语的传播以覆盖式弥漫性的排布出 现。标语传播是与共产党及红军的任务、目标紧 密相连的,内容涉及面很广。根据现存的文献尤 其是当事人留下的材料可以推断:标语传播的效 果是具体而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号召传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报刊中的一种标识性的传播现象。当时报刊中的号召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全局性号召、局部性号召和柔性号召。口号传播的出现于特定的历史情势与环境密切相关,列宁的办报思想、机关报的性质以及现实的需要,是解释它何以出现并且被接纳的三个角度。整体而言,苏区报刊的号召传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在苏区的扩大红军、节省经济、退还公债等运动中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信息传播体系是进行组织动员、维系组织运行的基础.长征途中,除《红星》报等极少数刊物坚持油印出版外,绝大部分苏区刊物基本停刊.在原有传播体系被打破的情况下,中央机关和红军利用共产国际援助和自身现有条件,在长征沿线,甚至国统区维系着一套包括报纸、期刊、图书、标语口号、文艺宣传等在内的完整的信息传播体系.这给红军打破封锁,顺利实现战略转移,并在长征途中宣传抗日主张,获得国内外民众支持,最终为取得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的机关报,在革命年代肩负着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使命.一方面,它是机关报,在党组织内部具有传达,沟通信息的任务;另一方面,它的读者对象也包括苏区的广大群众,具有向苏区民众传播新闻、灌输知识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巴黎《救国时报》与红军长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3 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创办的中文报纸《救国时报》 ,立足巴黎 ,面向国内广大读者和世界广大侨胞 ,以“不分党派 ,不问信仰 ,团结全民 ,抗日救国”为宗旨 ,在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宣传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被读者誉为“海外权舆”、“抗日先锋”、“革命民众的喉舌”等。其报道的特色主要表现为 :利用中外媒体资讯 ,传播红军长征信息 ;连载长篇通讯 ,系统报道长征 ;出版《长征记》一书 ,反映长征全过程 ;抢译斯诺陕北通讯 ,披露斯诺苏区见闻 ;刊发大量图片 ,展示红军风采  相似文献   

8.
长汀是“红军的故乡”,是红色的土地,有着红旗不倒的光荣传统,是中国革命圣地之一。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首次入闽,取得了长岭寨战斗的伟大胜利,解放了长汀,在长汀成立了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这一先辈的光辉业绩是与当时苏区的文化教育紧密相关的。苏区时期,通过举办列宁小学和夜校唤醒民众,开展革命宣传,普及文化知识,有力地支持了当时的革命战争。那时的学校十分重视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它摆在了首位,积极为红军的革命战争服务。列宁小学和夜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适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大武装主力,曾在川陕革命地传播革命火种,开展了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很多革命遗址与文物。其中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发行的红军货币,就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二十八年前(1988年),旺苍档案局业务人员下乡收集到幸存下来的川陕苏区工农银行发行的红军货币,如今已成该馆之一的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0.
张倩  庞慧敏 《编辑之友》2021,(5):106-112
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动员在我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抗日战争中作用卓著.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街头诗为代表的文学传播媒介发挥了重要的情感动员作用,从媒介生态学视角出发,在根据地的特殊社会历史语境中,街头诗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时空、文化、政治方面的媒介偏向是决定其情感动员效能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集体认同—情感对话一意义共享的情感动员逻辑,实现了多媒介联动式传播与情感动员网络的构建;依托社会组织,嵌入根据地的己群社会关系,在圈层式传播中进行情感动员;从政治动员下沉到文化自觉,建构了集体协作式的革命情感传播路径.街头诗媒介的情感动员在全民族抗战的目标指引下,转化为政治的共意动员,实现了对根据地军民群众的精神教育和审美教化,促进了反思性、成长性的国民身份转向与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时期,红色歌谣是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特殊载体,本文从红色歌谣这一独特视角切入,探寻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苏区红色歌谣的传播实践及意义.苏区歌谣通过讴歌代表人物、阐释政治词汇、紧扣中心工作和再现民众生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具象化、通俗化、本土化和情感化传播.红色歌谣传播者运用园地制宜、技法多样、情感共鸣、贴近实际等策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最优化,其传播经验至今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央苏区标语传单以高密度、全覆盖、多层次地渗入到中央苏区每个可见的场所,是中央苏区显豁而强势的宣传利器。根据其所用的物质载体、组织撰写的主体、使用的文字、标语的内容以及标语的主要形式,呈现不同标语。这些传播载体,在物质技术形态、传播方式、承载内容等方面体现了创新的特质,契合了民众的认知水平,符合苏区的客观实际,对革命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8,(4):37-43
组织传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功能是激励研究中被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心理契约理论为视角,以L集团的标志性组织活动Y董激励性讲话和人才选拔比赛为个案,考察并分析了人际传播型组织传播的激励机制与功能。研究发现,人际传播型组织传播直接作用于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和员工间关系,其营造和维系的组织内人际关系会对员工的人际型契约和发展型契约产生调节作用。企业通过履行契约促使员工产生积极回应,实现心理平衡,从而产生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4.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组织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人力资源.本文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培训激励、惩罚性激励五个方面着手探讨媒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全民阅读学习型社会构建指标体系具有监测与引导、管理与规范、整合与激励的重要作用,文章以"保障—投入—过程—目标"模式来设计全民阅读学习型社会指标体系,保障要素主要指立法、制度、组织等方面,投入要素分解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资源供给、相关经费投入、专项人员配置等方面,过程要素主要涵盖阅读氛围营造、阅读参与热情、知识产权认知等方面,目标要素主要指全民阅读学习型组织建设、文化创新力、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并对各指标含义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6.
刘志丹之死     
一 1934至1935年,是陕北苏区大发展时期.1935年2月,在刘志丹、谢子长领导下,成立了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实现了两个苏区(陕甘边与陕北)党组织和两个红军(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七军)的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17.
资源共享是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军地院校图书馆无论在办馆理念、服务职能还是在服务对象、馆藏资源建设等方面各有侧重与特色。本文在阐述信息资源共享的理念和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重点从加入地方采购、加入区域联盟、加强军地人才交流、搭建军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嵌入地方图书情报学术机构五个方面阐明了军地院校图书馆合作共享与融合发展,以实现军地院校图书馆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 ,经历了从南昌起义到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 ;江西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战场 ,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在江西 ,江西苏区史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国解放后 ,在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的努力下 ,为江西苏区史陈列做了大量工作。苏区史陈列也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完善的过程。概括起来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  一、以文物陈列为主的阶段———从无到有、白手起家 (195 0~ 196 5 )  这一阶段是在建馆的基础上 ,征集文物 ,收集史料 ,为举办文…  相似文献   

19.
在探讨档案馆员激励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馆员激励的三大基本原则:效益性原则、公平性原则以及差异性原则;通过介绍管理学领域主要激励理论,以波特—劳勒激励模型为依据,构建了档案馆员的激励模型,并根据三大原则的科学指导,提出了激励档案馆员积极投入到国家开放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三大策略,即物质激励策略、情感激励策略以及知识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信息无障碍建设消除数字鸿沟,以信息技术赋能社会群体,成为亚洲区域化传播和全球传播的共同议题;以无障碍出版推动无障碍阅读,成为新时代出版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除了技术层面提升用户体验的维度,还要以情感化设计理论补益无障碍出版的情感层面,满足阅读障碍者外观接触的新鲜感、使用过程的愉悦感、情感激励的成就感等情感需求。通过构建以阅读障碍者需求为核心,以新兴媒介技术为支撑,以无障碍格式出版物为手段的互动体验无障碍阅读路径,建立无障碍出版与传播一站式平台,助力阅读障碍者跨越数字鸿沟,完成“数字融入”,进一步营造我国立体化全维度的无障碍出版与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