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郑毅 《报刊之友》2011,(1):62-66
作为曾经“代表封建奴隶制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孔子如今完全恢复为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处在这样一个娱乐化的时代,孔子的形象传播也注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错杂。从备受争议的于丹《论语》心得,到奥运会开幕式上三千儒生齐颂《论语》:从打着圣贤招牌收费不菲的国学班,到有官方背景的大规模祭孔……孔子的形象与功能不断变化并被改造。本文根据对孔子形象的认知与梳理,恩考娱乐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孔子,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孔子。  相似文献   

2.
迪士尼作为世界娱乐巨头,其制作的动画电影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女性形象.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到最近上映的真人版《美女与野兽》,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生动而鲜明.本文通过对迪士尼电影女性经典形象的分析,看20世纪以来,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郝敬以孔子思想为宗旨,将《论语》解释与现实社会搭挂起来,使经典重新焕发出时代的生机与活力。故《论语详解》中虽也不乏私意穿凿之说,但郝敬敢于提出新见的注经方式,对于明末经学局面的拓展,无疑具有相当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语》《论语》是孔门弟子记载孔子言行的片断的篇章结合体,共计20篇。它记载了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了孔子的若干学生的言语行事。对于《论语》的名称,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认为: “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所处的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本文以孔子"自尊"心态为切入点,并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自尊的心态进行探究,以期对当今人们自尊心态的生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所处的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本文以孔子"自尊"心态为切入点,并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自尊的心态进行探究,以期对当今人们自尊心态的生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08,(9):24
2007年在全民读《论语》的一片热潮中,李零悄悄地推出了他读《论语》的著作:《丧家狗——我读论语》。此书一出便引起轩然大波。2008年,李零与三联书店合作,出版了“我们的经典”之《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据悉,李零为了写这本书,重走了孔子路,跑到山东、河南,实地考察了孔子生活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止庵 《编辑之友》2008,(2):62-63
我不止一次讲过,自己的人生观得之于《庄子》与《论语》。我最早接触《论语》,还是一九七三年“批林批孔”时,报上连载“《(论语)批注》”,每天登段原文,再加一番批判。我对批判不大感兴趣,倒觉得“子日”的内容挺有意思。以后向朋友借来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读了《论语》的全文。“文革”结束后,报上登出拨乱反正的文章,有一篇题目忘记了,引用很多孔子的话,令我颇有豁然开朗之感。我之懂得孔子,乃自此始。  相似文献   

9.
在各诸侯国混战、礼崩乐坏的大变革时代,孔子竭力提倡"礼""、仁""、中庸"的政治思想,试图以此维护封建的礼乐制度。《论语》中对音乐艺术的记述,集中记载着孔子本人的音乐修养及其音乐教育实践活动,饱含孔子音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钱逊 《全国新书目》2010,(17):38-40
《论语》的思想代代相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知"的信仰,是中国文化的"心魂"所在。在当下,我们更需要通过阅读《论语》、了解孔子,找到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正>《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是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论语》是儒家经典中最基本的一部,它是孔子向弟子传授知识和讲课的记录,其中融汇了孔子对《诗》、《书》、《礼》、《易》等先秦文献精髓的认识,凝聚了孔子历经坎坷、饱经风霜的人生智慧,直达胸臆地讲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体验[1]。因此,早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既然如此,那么《论语》对于档案领域同样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笔者不揣浅  相似文献   

12.
史晓洪 《大观周刊》2011,(40):69-69
本文主要结合语文选修课程《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针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美育功能从三个方面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①孔子的学习智慧;②孔子的教育智慧;③孔子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3.
80岁的王蒙又出新书了,继《老子的帮助》《庄子的奔腾》后,这次他"瞄准"了孔子。《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对儒家经典《论语》进行了"王解"与"评点",再现《论语》的微言大义,是王蒙对《论语》的大量读书心得,经典解释转述,将《论语》作为一部活的、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人生与社会的书进行阅读理解发挥。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打破了《论语》原有段落的排列,重新编辑组合,根据其内容重新划分结构,分别予  相似文献   

14.
钱宁说,他写孔子,爱孔子,但不是"新儒家"。他不认为祭孔有多大意义,不认为孔子的思想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他也反对现在的孩子诵经、背《弟子规》《新论语》是一本难以定义的书。"首先钱宁不是于丹,也不是李零……它是对《论语》的一种解构式的解读。"该书的责编李  相似文献   

15.
“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了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从刚刚获得第五届中国图书奖的《孔子评传》(修订版)中抄下这段话,忽然觉  相似文献   

16.
孔子思想在国外,现在被炒得很热。在西方,过去一般人只知孔子其名,对其思想不甚了了。现在中国兴起,东方巨龙腾飞,许多人认为是由于有孔子思想的根基。在东方,孔子思想自来就有很大的影响,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被倍加称颂。现在日本把经商与《论语》相联系,认为经商必须阅读《论语》。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旧家语文出版局最近把《论语》翻译成马来文出版。这是马来西亚出版的第一本中国哲学著作的翻译本。 《论语》马来文版本翻译者乌拜都拉目前在马大中文系任教。马来西亚翻译出版孔子的《论语》旨  相似文献   

18.
“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儒家的几部经典著作的合称。“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南宋淳熙年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后,人们才相沿有了“四书”这个合称。《论语》: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言行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叙而成。内容有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的谈论。西汉时有今文本的《鲁论》和《齐论》,及古文本的  相似文献   

19.
四书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4):104-104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书辑录在一起,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学生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学生言行的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传说是曾参(sh叆n)的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本文以《论语》为例论述了孔子的诚信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