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运用成语修辞从广义上讲,在新闻中使用成语就是一种修辞。现试举几种类型:1、用比喻式成语修辞。如“呆若木鸡”、“归心似箭”、“情同手足”等成语中带有“若”、“似”、“同”之类的比喻词,读者一看或听众一听,就知道是个比喻。这样的成语在新闻里不但生动形象,而且简明精炼。2、用借代式成语修辞。因为借代式成语可使语言富于变化,精炼形象,又能突出某一事物的形象,引起读者或听众的联想,加深印象。如“大兴土木”的“土木”代建筑工程;“方寸已乱”把“方寸”代人的思维等,这类成语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与之相关的人或  相似文献   

2.
拟人化手法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许多寓言、童话都是用拟人手法写的。所谓拟人化,就是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于外界事物上,使之具有人格化。因为这种方法是将物拟作人,故称拟人化手法。拟人化手法作为新闻写作的一种表现方法,和修辞学中讲的比拟、譬喻是两个范畴。修辞学中讲的比拟、比喻是修饰语词的方法。我们这里讲的拟人化写法是贯穿新闻写作全过程的表现手法,不仅仅是个语言加工问题。虽然记者、通讯员在运用拟人化手法写新闻时,离不开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段,但在一篇新闻作品中出现几处或十几处比拟和比喻,  相似文献   

3.
比喻,俗称“打比方”,是我国自古以来作文赋诗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南朝梁武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意思是说,比是按事物的相似处来比附事理。这种修辞手段,对新闻写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新闻,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简明,使深奥的道理说明浅显,让抽象的东西变得  相似文献   

4.
报纸新闻话语的修辞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厚珍 《新闻知识》2005,(10):61-63
新闻话语有没有修辞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大多数人眼里,修辞只是夸张、比喻之类的方法,与想象相联系,多用在学作品当中,而新闻讲究真实性,与之不太相关。因此到目前为止,在新闻写作方面的作中,没有专门的章节谈新闻写作的修辞,只有“用事实说话的表现手法”。其实,话语的修辞涉及的是我们如何表达的问题,新闻同样也要考虑如何表达即修辞的问题。“新闻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相反,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一)从新闻修辞的角度来说,理想的新闻语言在对新闻内容作出恰当、完满的表达之时,在形式上还应该具有引人的魅力。新闻修辞,既要研究如何使新闻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事实,也要研究怎样使新闻语言本身充满形式美感。追求语言的形式美,促使新闻事实的有力传播,是新闻修辞的重要目标。在我们的新闻语言中,常常可以发现有的新闻语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现代优秀的广告设计人员应该是半个诗人加上半个商人。此言不虚。广告易做,妙语往往难得。优美的形式、隽永生动的词章、悦耳动听的语调,会使广告更富吸引力。对广告文稿的语言文字刻意润色和修饰,采取移用、仿用、双关、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就是广告文稿的修辞。一、词语的移用、仿用和语意双关。在广告文稿的写作过程中,把习惯于用在甲事物上的词语活用在乙事物上去,即移用词语,能得到增强生动性、形象性的效果。请看下边的两例广告:  相似文献   

7.
新闻修辞是新闻传播者依据新闻主题,运用新闻材料和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述新闻事实的一种活动。新闻修辞现象是新闻传播活动中出现的一种语文现象,具有普遍性、显著的易变性和适切性。所谓适切性,是指新闻修辞要适应、切合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题旨情境的性质。研究新闻修辞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陈红 《新闻世界》2012,(11):89-91
修辞学历史悠久,传统的研究对象主要局限于语言符号。视觉修辞开拓了修辞学研究的新领域,视觉修辞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视觉传播中的修辞规律。平面广告是所有视觉广告的基础,通过研究平面广告中视觉修辞的使用情况,有助于探寻视觉元素的组合配置技巧和方法。本文主要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广告节长城奖的部分获奖平面广告为例,探讨视觉修辞中几种较常用的修辞丰法,包括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比和示现。  相似文献   

9.
当年辽宁田径队教练马俊仁和他指导的运动员,由于训练科学、作风踏实,多人多次大幅度地打破女子中长跑世界记录,他们在记者的笔下被誉为“马家军”而风靡全国,这一比喻用法典型地反映出了一种新闻的语体特征。新闻是通过媒介向大众及时报道各种最新的变化。为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新闻语言运用实践中形成了新颖、生动、准确,以及渗透性、流行性、创新性、变化性等语体风格。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其内涵和产生的效果,与这种语体风格有许多天然的联系,如:比喻是把已知的事物和未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就具有了新颖和渗透性特…  相似文献   

10.
(一)新闻用事实说话,以事实本身的力量来影响读者。生动地表现新闻事实,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是新闻写作争取的目标,也是新闻修辞追求的效果。新闻事实的面貌千姿百态。有的新闻事实就是一个具体事实本身,它往往生动形象,直观可感;有的新闻事实则是对大量具体事实的综合概括,失去了生动活泼的形态,已不具有直观可感性。要对不同形态的新  相似文献   

11.
修辞学和叙事学具有内在的关联结构和通约逻辑。有别于经典叙事所擅长的语言修辞模式,数字叙事客观上呼唤“数字修辞”这一全新的修辞理念。所谓数字修辞,意为面向数字文本的一种修辞观念、形式与实践。融合新闻叙事的数字修辞原理,可以从修辞本质、修辞语法、修辞情景和修辞效果这四个维度加以综合分析。在修辞本质方面,融合新闻超越了传统的修辞劝服模式,越来越多地转向界面引导,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义生成方式——引导式生成,即在用户的参与中实现某种“共享”的意义生产。在修辞语法方面,融合新闻通过语义规则维度的程序设定、文本结构维度的时空操控、意义路径维度的情节决策,重构了一种基于互动的叙事语法。在修辞情景方面,融合新闻的情景修辞主要体现为对故事情景的创设,对新闻现场的模拟,以及对混合情景的再造,从而在情景维度上重构了文本语义感知的元语言系统。在修辞效果方面,融合新闻沿着文本故事和体验场景两个维度,拓展了新闻叙事的情感向度,构建了一种基于情感认同的现实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语法和修辞是现代汉语语言学研究中的基本现象和问题,讲求的是语言科学和语言艺术。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像报纸新闻一样,讲求语法和修辞规律,并以艺术和修辞的形式报道新闻事实。比喻、象征、拟人、双关、借代、对比、排比等修辞格同样可以运用到电视新闻语言中。如果运用得当,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报道效果。在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的《难圆绿色梦》中,就恰当地运用了一些艺术和修辞手法,从而使作品增色不少,加大了报道的深度和力度。本文通过对《难圆绿色梦》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与研究,拟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和认识:电视语言艺术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究,电视语法学和电视修辞学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所谓比拟,是指把物当人来写,或看把人当物来写。从修辞学上说,写作时运用这种手段,统称为比拟。写新闻有时恰当地用这种修辞的手段,使报道的事物或人物可以更加具体、形象,给读者以生动活泼的感觉,能增添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新闻写作中运用的比拟,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拟人,即把物当作有感情有生命的人来表达,给它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形象,让它具有人的声情笑貌。这样拟人写作又有两种情况: 一是把无生物当作人来写。《人民日报》1987年9月13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的消息《二汽在改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中仿拟艺术是一种比较广泛的修辞方式,通过仿拟艺术的应用能够使新闻传播更生动,更具可读性。为了提升仿拟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效果,在仿拟艺术应用中本体与仿体间尽可能形成求同存异、生动有趣和简单明了的比拟形式,使常规的新闻内容大放异彩,营造丰富的阅读氛围。本文主要对新闻标题以及新闻传统中仿拟艺术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比喻的故事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这样,可以使抽象生疏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深奥难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喻是被比的事物(本体)和拿来作比的事物(喻体)构成的。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时会用上“象”、“好象”、“仿佛”“好比”等比喻词(明喻),或者用上“是”“成了”“变成”、“形成”等比喻词(暗  相似文献   

16.
新闻审美在文学修辞的向度内进行合理地延伸和扩张,使新闻文本呈现出一定的文学气质。这种气质不仅表现在新闻的语言修辞上,还表现在新闻文本的叙事修辞以及情感修辞上,文学修辞使新闻文本在审美上荻取了充满生机的生存詈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同一件新闻事实。有的人能把它写成一篇言简意明、声情并茂、深受读者欢迎的好新闻,而有的人虽然费力不小,但写出来的东西却诘屈聱牙、枯燥乏味。原因在哪里呢?新闻语言是否注意修辞是一个重要因素。新闻写作十分讲究语言修辞。写作时,应根据新闻事实的思想内容和各种新闻体裁不同特点的需要,在选用词语时,注意词语的意义、色彩和声音,在造  相似文献   

18.
媒介化时代,有图未必有真相,在预设立场或结论的前提下,通过视觉框架与视觉修辞的掩蔽,卫星遥感技术成为传播者影响舆论的工具,通过模糊的或语义含混的图像让来自太空的假新闻具有更大的迷惑性与欺骗性。卫星新闻是数据新闻的新变体,具有灵活适配多元报道场景、直观呈现俯瞰视角张力和多维支撑全球议题报道的独特表征。卫星新闻在视觉框架构建过程中的主要修辞策略是通过信源标注、语图互文、数据“耦合”来实现数据修辞、关系修辞和时空修辞,其中数据修辞是核心;关系修辞具体呈现为因果关系、共变关系、并列关系;时空“拓扑”、时空并置、时空对比是时空修辞的主要方式。技术经由视觉修辞的嵌套包裹进而凸显或遮蔽事实,由此产生技术的偏向。当前,中国媒体在卫星新闻实践中可运用视觉修辞作为争取全球话语权的新路径,通过进一步聚焦全球公共议题、融入交互设计、规避伦理失范等方式来创设技术场景、形塑公众认知、影响全球舆论。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09,(6):6-6
梁衡在2009年第4期《新闻实践》中撰文说,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把天下文章分成两大类,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以客观表达为主,务求明白、准确;积极修辞以主观表达为主,务求生动、活泼。这是研究新闻写作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0.
华进  何纯 《新闻导刊》2007,(2):22-23
新闻叙事是面向受众的暗含劝服性特征的叙事,梵·迪克说:"新闻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相反,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性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修辞对于完成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