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飞行训练模拟器的研究,从上个世纪初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该阶段的飞行训练模拟器主要用于飞行训练,使得飞行训练不仅局限于空中飞行训练的概念,在地面模拟器上同样可以开展有效的训练。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期间数字集成电路出现并快速发展,集成电路的发展促进了飞行训练模拟器的集成化,实现了飞行训练的实时仿真,促进了视景系统等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仿真的逼真度。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微电子技术在视景系统和运动系统等上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视景系统的成像质量和运动平台的逼真度。  相似文献   

2.
陈东妹  孟晓利 《今日科苑》2010,(16):187-187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社会文化发生新的转向,进入了一个被称之为“后现代”的阶段。网络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技术的“后现代化”而萌芽、成长和壮大起来的,网络自身就打着后现代的深深的烙印,有着后现代的一些鲜明特征。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征,而“开放”“互动”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  相似文献   

3.
陈东妹  孟晓利 《金秋科苑》2010,(16):187-187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社会文化发生新的转向,进入了一个被称之为“后现代”的阶段。网络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技术的“后现代化”而萌芽、成长和壮大起来的,网络自身就打着后现代的深深的烙印,有着后现代的一些鲜明特征。众所周知,网络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征,而“开放”“互动”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十次留学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从19世纪首次官派幼童留美,直到21世纪新生代留学的十次留学潮,历时140余年,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整个历程。19世纪中叶洋务运动起始的第一次官派幼童留美伴随着以器物(经济)变迁为主的现代化运动;其后第二次留欧潮已由经济变迁转向政治变迁;20世纪初带来了辛亥革命的第三次留学潮是数万人留日;而第四次庚款留美带来了文化变迁;带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留法勤工俭学为第五次留学潮,抗战前后留美留欧第六次留学潮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人力储备;五十年代留苏(第七次)和同阶段台湾大规模留美(第八次)为海峡两岸现代化提供了人力资源。改革开放后迎来的第九次留学潮和新世纪第十次留学潮是当代现代化主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指标是反映现代化现象的水平、特征和状态的指标,现代化指标体系是根据现代化原理建立的、具有系统结构的现代化指标的有机集合。文章在简要回顾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化指标研究的基础上,以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为主要依据,以国家概览指标体系、世界发展指标体系和世界现代化概览指标体系为借鉴,构建“世界现代化指标体系”,用以反映全球范围的国家现代化的水平、特征和状态。世界现代化指标体系包括100个现代化指标,涉及世界现代化的6个领域、15个主题和35个亚主题,以及行为、结构、制度、观念和副作用等5个维度;其中,水平指标50个,特征指标28个,状态指标22个。世界现代化指标体系可为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现代化理论的综合评述 现代化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受到广泛重视以来,发展到今天基本形成5大研究方向:①以亨廷顿、伊斯顿、阿尔蒙德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政治学方向.该方向认为政治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现代化最显著特征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体制、民主制度演化与变迁是该研究方向的支撑点;②以罗斯托、弗兰克、库兹涅茨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经济学方向.该方向主要从物质层面对现代化进行历史考察,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的主体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保证经济持续增长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③以帕森斯、列维、勒纳和穆尔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社会学方向.该研究方向以社会进化论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社会结构与功能的转换和变迁为着力点;④以英克尔斯、麦可勒兰德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人文学方向.该研究方向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根本保证,并指出入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社会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基石;⑤以布莱克和艾森斯塔特等为代表的(体制比较研究)制度学方向.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人类历史发展演化的角度,对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进行比较实证研究,提出现代化发展模式多样性的观点,并对多样化的模式进行深入诠释与剖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我国档案部门于20世纪70年代未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工开始,我国已经步入了档案管理现代化时期。  相似文献   

8.
一个大型企业如同一个著名音乐家,一生中总会有几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乐章。若按时期划分,马钢这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乐章是毛泽东同志曾经亲临视察的九号高炉;60年代则是车轮轮箍厂;70年代是三钢最具有代表当时先进炼钢生产工艺的50吨转炉;80年代是高速线材厂;90年代是2500立方米大高炉;进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理论来源于体育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起始于本世纪20年代,发展于50年代,于8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90年代正在构建独立的理论体系。本文是综述了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管理新模式——项目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管理MBP(Management By Project)最初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二战前夕,Gantt图被用于计划和控制军事工程与建设项目.20世纪50年代,项目管理理论进入了推广发展阶段,以关键路径法CPM(Critical Path Method)、计划评审技术PERT(Program Evaluation & Review Techniques)等为代表的网络计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西部现代化有赖于西部人的现代化,而其终极价值目标也是为了实现西部人的现代化.大众媒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促进器”的角色,尤其是在促使人向现代化转型方面.要发挥西部媒介的“促进器”功能,需要西部新闻媒体自身的现代化转型,在此过程中,新闻人的现代性提升是尤为关键的因素.基于现代化理论行为学派的视角,文章着力探讨如何实现西部新闻事业现代化、更好地为西部发展服务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从中医理论的学科定位、学科现代化的本质含义出发,探讨了中医现代化的内蕴与实现途径。他认为,中医理论是自然哲学性质的前科学,学科现代化就是融入现代科学体系,中医现代化要分步进行,中医现代化要接受系统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基地,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需要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教育教学工作部门形成互助关系,采用相应的改进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针对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古典及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和演进为线索,评述了经典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依此初步勾勒出了这一理论的体系架构。据此认为,伴随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西方经济区位理论也在逐步发展和完善,该理论对现实区位布局及空间分布的经济学解释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理解和把握区位经济理论的脉络和体系结构不但可以增强对现实空间区位布局的指导,而且为理解现代以新经济地理和贸易理论及新增长与发展理论为基础的空间经济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过程应该是现代化,这意味着逐步过渡到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更换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传统,进入到更进步的社会秩序模式。教育作为社会秩序模式的一个要素.形成新的社会和文化现实的一种手段.是升级社会关系系统的途径之一。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寻求的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体系。衔接体系模型理念的关键词是连续性.而教育现代化范式变换是把教育系统从“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过渡.它秉持的原则是“扩张”。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是探索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相适应模式.这一过程本身对我国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6.
夏红  杨锐 《科教文汇》2013,(4):3-4,6
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本文从对教育现代化的认识入手,分析了困扰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瓶颈问题,阐释了推进教育现代化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创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尽管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星火燎原实践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其首创性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宝库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仍然熠熠生辉。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了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伟大实践;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成果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政治文明宝库中的奇葩;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党的二十大对科学普及新要求着手,提出了科普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深入分析科学普及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梳理科学普及大力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研判当前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面临新的形势与问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引领新时代科普创新的发展方向。系统阐释科普现代化的内涵范畴,并提出了目标现代化、体系现代化、协同现代化、机制现代化、手段现代化等 5 个本质特征。进而从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众需求充分满足,科普体系完备高效、创新成果转化顺畅,科学文化厚植人心、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等 3 个方面提出了科普现代化的愿景目标。并基于此,提出了科普现代化的建构思路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论经济周期与信息周期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循环往复周期性的繁荣和萧条,经济周期超越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它普遍存在于世界范围内所有的经济现象中。经济周期的研究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理论演变可以分为4个时期,分别是古典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和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其中信息周期理论是现代周期理论新兴理论。发现并掌握经济周期的规律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国家宏观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