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姚平平 《成才之路》2010,(29):28-28
课堂高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速度快、质量好。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准则,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那么,什么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呢?假定课堂效益公式是:1×?=效益,那么。这里"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或负的效益。因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效、和谐的《思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巧妙设计,积极创设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有效地激活课堂,更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理解信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洋溢着"情",充满着"爱",变得快乐。让师生的创新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地彰显与释放,成为一种享受,从而更有效地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殷鸿群 《广西教育》2014,(21):27-28
如何让学生在快乐、多样的课堂形式中获取知识呢?作为课堂气氛的总"调剂师",我们应顺应学生的"口味",让课堂形式新颖、课堂气氛轻松、教学手段趣味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否则就无法走出课堂教学"只有自己一个人精彩,学生全部睡趴"的尴尬局面。下面笔者谈几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快乐学习方法。一、课前积累硬性素材每一节好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课前的大量准备和积累。首先是教师知识面的储备。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让学生"会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发展。高中新课改也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思、议、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吴畅 《语文天地》2011,(11):18-19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存在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存在着情感的交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是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要重视"沟通"与"合作",重视探究式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如果教师授生以"鱼",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犹如给他们吃"鸡肋",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在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自学或同伴互助,在自学、互助中思考,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独立见解等。教师退居课堂"二线",授生以"渔",作为"专家"引领学生自学和点拨思维。构建"忆、学、练、导"4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7.
周建 《考试周刊》2010,(52):61-61
课堂是一片"动感地带",流淌着生命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课堂也是一片"情感地带",给人以情思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课堂还应该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温馨,充满生命力,不仅是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是语文学科教学本身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想打造"形散而神不散"的高效课堂,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切实地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放"与"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  相似文献   

8.
"责任教育"渗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其核心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激活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堂课都出彩,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让体育课堂散发无穷的魅力。作为一名"责任教师",要用爱心浇灌学生,用人格引领学生。打造体育"责任课堂",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培养"责任学生",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责任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强化集体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9.
生态课堂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中的各种教学行为呢?尤其是教师最基本的天职——授课,即如何把握在课堂教学中的"讲"与"不讲"?一、教师的"讲"是自身主导功能的重要体现众所周知,传统课堂中,强调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而忽视学生的"学",尤其是学生"自主地学",其核心是"学会",而非"会学".而生态课堂是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李雅琼  李怀庆 《文教资料》2010,(35):140-141
构建高效、和谐的思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有效地激活课堂,更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主动参与。教师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理解信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让思品课堂教学洋溢着"情",充满着"爱";让师生的创新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的彰显与释放,成为一种享受,从而更有效地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耿祝芳 《文教资料》2010,(35):146-148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需要教师认识自己、走近学生、解放学生、服务学生,从而实现在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不仅让学生"在环境中"动起来,而且"与环境共舞"。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中不妨适当的"留白",可谓是课堂教学艺术中的奇妙手法。在预设时留白、重难点处留白、评价时留白、小结时留白,让学生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使思维过程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其实,学生的许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学留白"中,是在表面上看起来的"冷场"中迸发出来。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堂教学要善于抓住学生瞬间的闪光点,机智把握课堂提问,巧妙运用"霍桑效应",让学生在关爱和关注中学会鉴赏,陶冶情操,努力构建和谐、灵动的美丽课堂。  相似文献   

14.
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该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让语文课堂成为生命的绿洲",为"生命价值"而发展。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生命课堂的特质,并依此为原则组织教学,使其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让教学不断回归"日常化、生活化、生命化"。  相似文献   

15.
王小姣 《考试周刊》2011,(45):60-61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荆艳芬 《考试周刊》2011,(26):143-145
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课堂教学,而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如何创设轻松愉快的英语教学氛围,本文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增添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情感因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运用现代媒体,创设良好语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趣"为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发展学生的"能"。要用多种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胡敏亚 《考试周刊》2010,(34):139-140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都是为了学,服务于学。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我校课堂文化提出"生本",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根本。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生本",就应该为学生提供发现与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具备发现的眼睛、探究发现的智慧、应用发现的能力和分享发现的意识。总之,只有将学生的知识及技能获取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发现的基础上,教学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才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根据这一要求,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快乐教学法",注意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却一脸惘然,甚至"心游万仞",有的学生还在下面窃窃私语,更有甚者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学生课内损失课外补,大搞"题海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面对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真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