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教师形象是教师德、识、才、学、体等各种素质在教育实践中的综合表现。教师是学生理想人格的化身,是青少年的榜样。教师必须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教师美好的形象不仅体现在教师外在的风度,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的内在道德。 一、教师的内在美主要体现在追求真理和规范道德两方面的品格。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思想的传播者和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要把学生引入真理的殿堂,自己必须首先具备追求真理的品德。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人活着,就要敢于为真理而抛开个人得失,敢于为求真知而坚持不懈地奋斗。 教…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播种人,是塑造未来新一代的大师。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即道德、情感、意志和知识水准,以及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有忠于职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要有无私奉献精神;要有关爱学生的仁爱精神;要有尊重学生自尊和人格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形象     
教师是学生理想人格的化身,教师形象的内在美体现在其真理的品格、道德的品格。教师形象的外在美则体现在教师的仪表、举止、语言三个方面。教师必须从内在和外在塑造好自身的形象以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其能按照人生正确的轨道发展,对社会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宋丰玲 《考试周刊》2013,(84):179-179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其自身的形象如何,对于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来讲,影响很大。教师应增强形象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塑造自己的教师形象。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来说.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形象塑造还包括塑造精深的学识形象、完美的能力形象和良好的仪表形象。  相似文献   

5.
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灵的净化者,在自身语言修养方面应不断加强,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语言非常重要。本文分别从教学语言要形象直观、要言简意赅、要有感染力、要幽默有趣、要有激励性等方面对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语言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灵的净化者,在自身语言修养方面应不断加强,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语言非常重要。本文分别从教学语言要形象直观、要言简意赅、要有感染力、要幽默有趣、要有激励性等方面对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语言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寇金玲 《成才之路》2012,(20):12-I0007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提高文化修养的黄金时期,塑造青少年完美人格,增强文化修养是当今社会主抓的重中之重,它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文化修养塑造需回归到最传统的层面,用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衡量、研究、阐述当今青少年文化修养的有效路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要塑造完美的教师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塑造完美的教师形象江苏射阳县新东中学吴运友,杨正国,徐万才教师形象是教师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由人格、学识、能力、仪表等方面因素构成。教师形象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因素。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其本身的形象如何,对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来讲,影...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当一名教师,特别是学生心目中敬重的教师,绝非易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外塑形象,内铸师魂,在多方面进行自身修养的塑造。 所谓外塑形象,就是要塑造外在的仪容仪表。教师的形象应该是精神抖擞的教容教貌,朴素整洁的衣着装扮,幽默诙谐的言谈举止,干脆利索的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化,一直处于"他者"塑造的位置。当今中国的文化传播长期处于"文化逆差"的状态,国人对国家形象的关注与焦虑日益突出,这种焦虑的背后隐藏着国人的文化理想,一个关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文艺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存在着部分作家曲意逢迎的畸形创作现象。文艺塑造国家形象要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在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的平衡中找到突破点,彰显民族性。文艺实践塑造国家形象时要体现多样性,避免类型化、刻板化。  相似文献   

11.
王旭烽的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以"茶"作为载体,从文化角度切入来表现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至20世纪末的百数十年的社会历史变迁,塑造了众多个性丰满的人物形象,演绎出知识分子在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心灵历程,具有"史诗"的壮美宏大。其中杭嘉和形象以其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集中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杭嘉和从个体修养、家庭、社会诸方面体现出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决定性影响,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传承中理想人性的实现,揭示了作家文化创作理念及社会道德立场。  相似文献   

12.
教育艺术工作者的素质修养刘艳军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思想教育艺术工作者担负着塑造美的心灵的重要使命。要使青年成为“心灵美”的人,思想教育艺术工作者首先要做到“心灵美”;要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理、守纪律”的人,作为教育者自身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高...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首先是塑造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音乐教师不仅要以丰富的学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以自身的素质,文化修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师德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此,我们要对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内涵与结构作深入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导师,而且是传承文明的智者,更是以身作则的楷模。教师的仪容仪表和举手投足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一位教师违背礼仪规范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和危害要远远大于一个普通人违背相同的规范。因此,现代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本文将结合笔者教授《现代教师礼仪》的体会,谈谈现代教师加强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与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生活型"教师是理想型师资队伍构建的必然蓝本,这类教师将教书育人视为生活经历、生命过程,追求职业的乐趣、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境界。这不但是一种旨在建构学生完满生活意义的追求,更是一种充盈教师生活历程、塑造教师生命价值的理想和信息。因此,要通过情怡教育主体、纯化教育心灵、催生教育激情、提升教育水平、塑造教育风格等内涵修养模式来生成"生活型"教师。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人格是指体现一定文化精神的个体品格,尤指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体现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的综合品格。衡量一个人的文化人格的价值标准主要是看其人生境界所达到的高度。语文教育应把塑造理想人格和提升人生境界作为根本的培养目标,要发掘经典文本的文化蕴涵并拓展文化领域以促进文化人格的培养,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活型”教师生成之哲理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型"教师是理想型师资队伍构建的必然蓝本,这类教师将教书育人视为生活经历、生命过程,追求职业的乐趣、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境界。这不但是一种旨在建构学生完满生活意义的追求,更是一种充盈教师生活历程、塑造教师生命价值的理想和信息。因此,要通过情怡教育主体、纯化教育心灵、催生教育激情、提升教育水平、塑造教育风格等内涵修养模式来生成"生活型"教师。  相似文献   

18.
提高教师人格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百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教育力量;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塑造教师完善人格应是教师追求的崇高境界;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以自身的人格影响学生,“以人格塑造人格”;本文从教师的文化素质、教学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来阐述提高教师人格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各种职业中,教师是一个人学生时期所接触的最多、最具体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师表形象。在诸多形象中,教师形象与其他职业相比,虽颇具相同之处,但又有着其特殊性。教师形象修养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道德修养,文化修养,仪态气质修养。  相似文献   

20.
美的言谈举止具有美的感染力。教师的言谈举止在学生中起着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师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形象直观地实施审美教育。青少年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教师待人处事的方式,作为一种形象的示范,会成为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待人处事的一种心理暗示,影响学生的一生。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美育。塑造崇高的精神品德。教师拥有的崇高的灵魂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一个灵魂肮脏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精神品德美,应体现在“真”、“善”、“爱”上,具体而言是: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