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首先在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红楼梦》一是写了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衰败没落的过程;二是围绕贾府,写了一群年轻女性和贾府未来接班人——小主人——贾宝玉的生活。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贾府衰败没落过程和宝、黛爱情悲剧全过程的描写,着力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从而使这部小说成了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它比西方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早了一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2.
英国学者柯勒律治说过:“莎士比亚的人物,象实际生活中的人一样,常常被人误解,几乎是被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便是这样的一个人物。长期以来,不少人都把夏洛克作为吝啬鬼的一个典型,说他是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之一,将其与阿巴贡(莫里哀《吝啬鬼》)、老葛朗台(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和泼留希金(果戈里《死魂灵》)相提并论。对此,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3.
古典现实主义巨著《水浒》以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反映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而显示了作者进步的世界观和作品高度的思想性。《水浒》的艺术成就也是很高的,它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塑造方面。一部《水浒》塑造了众多的面目不同、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对于《水浒》塑造人物的方法,茅盾同志在《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中指出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  相似文献   

4.
“17年时期”《人民文学》的审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来考察,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的17年时期,是《人民文学》最具权威和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它寻求政治与文学平衡点最有效、同时推出文学新人、塑造文学经典最辉煌的时期。由于《人民文学》所担当的历史重任,它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其审美气质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如同当代文学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一样,现实主义在《人民文学》上经历了一个从革命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演化过程,它所期待的批判现实主义或者是干预现实的现实主义的实践仅是昙花一现。它不仅见证了17年时期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也在实践着自己确立的文学观念、文学范式,引导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而它在审美气质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对艺术的坚守为其审美带来的影响,仍能给我们很多的启迪,仍然值得加以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核心问题是阐明艺术对现实的关系。他指出,艺术的本质特征首先在于它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同时还系统地阐述了文艺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问题,从而奠定了现实主义在欧洲文学发展中的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6.
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周代礼乐文化建设的角度看《诗经》的乐歌性质,它首先是实用性的乐歌,在周代社会承担着多种实用功能,这是我们认识其思想内容的基础。同时《诗经》也是具有审美意义的乐歌,充分体现了周人在制礼作乐中自觉的艺术追求,而这一点,正是我们重新认识《诗经》艺术成就的取得和如何评价先秦诗歌发展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长篇小说《戈丹》是普列姆昌德现实主义艺术才华的集中体现。这部长篇小说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刻画农民形象和描写农村生活两个方面。作者在描写柏拉里村的生活面貌、广泛地揭露种种矛盾的同时,又突显了以何利一家为代表的普通农民和剥削者之间的这对主要矛盾,并且把这两方面的内容紧紧地联结起来。它在印度文学史上享有特殊的荣誉,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它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文坛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创作《呐喊》、《彷徨》时.其从事“遵命文学”的创作目的在于:“用文字来改良人生,改良社会,改造国民性,改造国民精神。”①要达到这样的改变和改造,鲁迅对中国社会进行了透视,审美的观点集中在“五四”时期的要害——反对封建思想上。他不重在直接展示社会的浓黑和残酷,而把艺术的焦点投射处于水深火热、呼天号地状况的人的“灵魂”上,并在作品中常用象征来表现。 鲁迅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小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诞生在十八世纪中叶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十分惊人的艺术奇迹。它的出现,是小说文学在现实主义轨道上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的终结,也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始。曹雪芹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人一样,都扮演了整个一个时代文学的天才总结者的角色。但他却比他们大约早一个世纪就登上了世界文学的高峰,不仅对中国文学起了承先启后的伟大作用,而且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以《诗经》开始的,经汉魏乐府,一直到陈子昂、杜甫所积累的丰富的现实主义诗歌沃壤中,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既呈现出“中兴”的社会政治景象,又存在着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的历史时代里,孕育了一位具有独特成就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伟大导师列宁指出:“判断历史人物盼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  相似文献   

11.
《珍妮姑娘》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珍妮悲惨的一生。本文主要以主人公情感变化为出发点,通过文中珍妮的情感经历将爱情与亲情、金钱、地位等外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她感情悲剧的必然性,进而揭示《珍妮姑娘》的悲剧因素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作者在继承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基础上,在人物性格、结构设置、叙述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1973年发表的《万有引力之虹》是品钦的第三部作品,它是一部有轰动效应的作品。有人认为它臃肿繁杂,也有许多作家认为它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在《万有引力之虹》中,品钦渗透了其现实主义思想,将现实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本文尝试研究现实主义思想在《万有引力之虹》中的运用,希望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乔伊斯的创作经历了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意识流”手法。早期作品《都柏林人》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方法,但已开始涉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后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他艺术发展的转折,是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性作品,正式运用了意识流手法。代表作《尤利西斯》虽从整体上仍有现实主义遗迹,但已是“意识流”小说的典范之作,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里程碑。他的创作依赖于传统,植根于现实生活,而又具有反传统的创新精神,“意识流”手法运用中体现出非凡效应,这就是乔伊斯创作的独特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它是作者曹雪芹在经历了巨大变化之后用血泪写成的。多年来,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很多,评点的、考证的、索引的,不一而足。但关于《红楼梦》真正的立意主旨,至今仍然是因人而异,众说纷纭。无论怎样,《红楼梦》是一部不朽的伟大著作,中国的文学史因它而增辉。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样式,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诗经·采薇》之所以成为305篇中的名篇之一,是因为它采取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反映生活,其手法主要有:它采用了四言句式和民歌重章叠唱语言形式,音节和谐,达到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它还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真实地反映了周代社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日本近代文学当中,明治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当属最高,产生了大量的文学巨著,《浮云》《金色夜叉》《青梅竹马》等就代表了日本明治时期小说的成就。通过明治时期《浮云》和《金色夜叉》的主人公形象的分析,认知日本明治社会的特征是本论文的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18.
罗玉成 《职大学报》2003,(3):99-101
《至高利益》敢于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复杂矛盾,提出当前我们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敢于思考政治体制改革等敏感问题。作品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情节开展错综复杂,可读性强。作品既具有对现实生活中阴暗面的批判力量,又具有鼓舞人们向前的激情。因而这是一部充满思想艺术魅力的现实主义力作。  相似文献   

19.
决定论的观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伊迪丝·华顿在其小说《伊坦·弗洛美》着力体现的因素 ,它以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伦理道德为表现形式决定了主人公伊坦·弗洛美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0.
"狂人"作为一种代表当时社会制度下的人物特征无疑是一个最贴切的名词,对于这一名词的分析与描述,代表不同国度与不同年代的果戈里以及鲁迅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从一个小人物——"狂人"来深刻剖析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情况。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旨在揭露沙俄时代封建统治制度对人的迫害,对小人物的同情。鲁迅的《狂人日记》旨在揭露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呼唤年青人站起来拯救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