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劳动生产率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立泰  张祖妞 《科研管理》2011,32(12):126-133
本文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劳动生产率视角,研究了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物质资本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影响显著,而人力资本集聚以及就业密度的作用尚不显著。总体上,本文验证了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存在,从而为从劳动生产率视角解释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提供了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墒指数、H指数以及空间基尼系数,从总体水平、区域视角和行业视角测度了我国服务业集聚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外开放水平、要素禀赋(人力资本)、地理位置以及工业发展水平与服务业集聚水平正相关,且对外开放水平、要素禀赋对服务业集聚水平作用最显著;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对服务业集聚水平也有显著影响;而政府干预能力则与服务业集聚水平负相关。最后提出了结论及启示。  相似文献   

3.
聂飞  刘海云 《软科学》2017,(3):34-37
构建包含OFDI因素的制造业集聚决定模型,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OFDI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产值区位熵和Krugman专业化系数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分区位看,东部地区OFDI能带来资本存量和研发投入增加,制造业集聚效应更为明显;分行业看,OFDI能通过增强资本禀赋以及自主创新禀赋对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程度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0-2019年珠三角九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利用基尼系数、PC指数对九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行测度,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的具体测量指标和固定效应模型的拟合,分析该类聚集现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探讨珠三角九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固定资产增加值、城市化水平和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的作用.结合实证结论,从产业、资本、人才和科技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机理,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SBM-GML模型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集聚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每提高1%,GTFP就会增长0.104%;相邻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GTFP的提升有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若忽略这种影响,则会大大降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城市GTFP影响的提升作用。最后,为发挥科技服务业集聚对GTFP的促进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通过相对多样化指数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协调度与生态位适宜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协调度和生态位适宜度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位适宜度不高,反而中西部一些地区的生态位适宜度较高,说明东部发达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忽略了第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形成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形成梯度式发展规划,使各区域的产业集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和耦合效益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测算省域2001-2017年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先构建动态面板模型,研究表明:总体样本中,人才要素集聚能有效降低耦合脆弱性,技术要素呈正相关关系,其显著性相对较低;东部地区人才和金融资本集聚呈负相关关系,技术集聚呈正相关关系;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本是耦合脆弱性降低的主要驱动力。再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虑空间影响:耦合脆弱性表现显著空间集聚状态,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人才集聚能够降低周边地区耦合脆弱性,金融资本集聚则发挥阻滞效应。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素禀赋差异明显。本文测度了200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的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和自然资源要素,构建了要素禀赋指数来反映沿线各国的要素禀赋整体状况,进而计算了各国的资本劳动比、技术劳动比及自然资源劳动比,并根据要素充裕度将沿线国家分为七种类型:资本技术资源充裕型、资本技术充裕资源稀缺型、资本资源充裕技术稀缺型、资本充裕技术资源稀缺型、技术充裕资本资源稀缺型、资源充裕资本技术稀缺型和资本技术资源稀缺型。最后,本文运用动态GMM模型分析了沿线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对我国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素禀赋差异影响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一带一路”倡议下技术要素对我国OFDI及沿线国家发展影响最大;(3)不同地区要素禀赋优势不同,东南亚地区劳动力要素明显;蒙俄和南亚地区技术要素和资源要素明显;南西亚地区资本要素明显;中东欧与中亚地区资源要素明显。  相似文献   

9.
王猛  习敏 《科研管理》2022,43(8):40-47
    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工业效率的提升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构造理论模型,说明科技服务业集聚能通过经济关联、知识关联机制产生外部规模经济,进而促进工业效率提升。在此基础上,利用2008—2016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提升工业效率。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的影响是线性的,并不存在非线性关系。科技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但邻近省份间的工业劳动生产率相互抑制。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本研究为从科技服务业集聚角度提升工业效率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国内市场规模与创新要素集聚的虹吸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2000-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的国内市场规模与创新要素集聚相关数据,运用面板协整计量模型,考察了国内市场规模与创新要素集聚的虹吸效应。研究表明:国内市场规模通过虹吸效应驱动人才流动并形成人才集聚,人才集聚通过迂回效应不断放大群落内需求关联、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驱动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要素集聚与国内市场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和双向因果关系;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通过虹吸效应引致创新人才集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促进创新人才集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