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案例一天,文文去少年宫排练节目,由于走时匆忙,忘了将排练用的音乐磁带拿上。文文走到少年宫排练厅,老师立刻向她要磁带,她发现自己忘带了。受到老师严厉批评后,文文立刻跑出门口,急忙打公用电话,恳请妈妈快速骑车送来,以免耽误了节目排练。“不行!”妈妈说得斩钉截铁,“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时间来不及了,妈妈,求求您了!”文文急出了满身大汗。“这事没商量!”妈妈说着,便挂断了电话。当时正值暑假,妈妈在家看书,她并不是没有时间送去,而是要女儿自己承担这个责任。文文只好跑步回家拿了磁带,又急匆匆赶回了少年宫。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斥…  相似文献   

2.
文文是中班的小朋友,很乖巧、可爱。一天,文文的妈妈对老师说“:这几天,文文一出幼儿园就要解大便,说再也憋不住了。她还说,老师不给小朋友擦屁股,这是真的吗?”老师说“:孩子升入中班后,我就让他们学着自己擦屁股了。”妈妈不高兴地说“:你们老师不能为了自己省事,就让这么小的孩子自己擦屁股啊,怪不得文文每天要憋着呢!”说完,生气地走了。您觉得老师是怕麻烦吗?如果您是文文的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您会怎样做呢?(广东李春梅)  相似文献   

3.
理智对待孩子的哭闹思路不到3岁入的幼儿园。第一天去幼儿园,她也与其他孩子一样,哭着闹着要回家找妈妈。幼儿园的老师实在拗不过,只好将思路送到家里。妈妈没有让思路进门,尽管她知道此时女儿对妈妈是多么依恋,但她还是十分严厉地要思路返回幼儿园。思路在门口哭了很久,先是小声啜泣,后是放声大哭,凄切动人,令人不忍耳闻。妈妈在屋里听着这揪心的哭声,心里一阵阵地颤栗,孩子毕竟是妈妈的心头肉  相似文献   

4.
任性的文文     
案例 文文,男,3岁半,小班幼儿。姥姥、姥爷带大,特别任性,还暴躁、易怒、爱哭。开始时,不愿来园,待老师答应满足一些条件后,才肯让爸妈走。后来,能顺利来园,但经常是瞪着眼睛、满脸怒气、大摇大摆地进班。  相似文献   

5.
女儿想住宿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那依恋妈妈都出了名的女儿,突然提出想在幼儿园里住宿。这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自从女儿认人起,她对妈妈的依恋似乎就超出了同龄孩子。“妈妈抱”“妈妈背”“妈妈拿”“妈妈喂”是女儿的口头禅。女儿凡事都要由我来照料,辛辛苦苦熬到她可以入托的年龄。 入托后的女儿变化较大。从她的言行举止中不难发现,老师的话在她幼小的心灵中,一直在起着潜  相似文献   

6.
璐璐的妙招     
璐璐的妙招文文来幼儿园总会哭一阵儿。老师用了很多办法效果不佳。今天文文来园没有哭,老师夸奖文文懂事。旁边的璐璐大声告诉老师:——我告诉他,要是再哭,我就不和他结婚了。浩浩的疑问这几天,妈妈和浩浩散步时总是正好碰到李老师和她老公。这天,打过招呼后,浩浩充满疑惑地问:  相似文献   

7.
半块桃脯     
媛媛小朋友是一个懂事、爱学习、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大家都喜欢和她交朋友。有一天吃过加餐后,文文跑过来说,媛媛把桃脯装在口袋里要带回家。我感到很奇怪,把媛媛叫过来问问是怎么回事,媛媛双手捂着口袋,好象怕丢了宝贝似地说:“我,我全吃了。”“撒谎可不是好孩子,老师和小朋友都不会喜欢她的。”我严厉地说道。她望着我,含着眼泪说:“老师,妈妈生病了,我想把这一半桃脯带回去给妈妈吃。”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用小手绢层层包着的半块被捏得皱巴巴的桃脯。多懂事的孩子啊!我立即在班上表扬了媛媛,并且组织幼儿讨论:妈妈生病怎…  相似文献   

8.
开心豆子     
屋角有只蜘蛛在织网。伟伟想叫妈妈一起来看,就喊:“妈妈,快来啊!”妈妈在书房里回答:“我在上网呢。”“怎么妈妈也要上网呢?”伟伟奇怪极了。妈妈:“文文,你想吃一块巧克力吗?”文文不吭声,妈妈又问:“文文,你想吃一块巧克力吗?”文文“:想吃,妈妈。”妈妈:“那为什么非要我问两遍呢?”文文“:因为我想吃两块。”老师带小朋友们去动物园。到了关狮子的铁笼前,老师说“:注意,不要太靠近了!”亮亮:“老师,您放心好了,我不会伤害它的。”小冬家正在搬(bān)家。爸爸担心搬运公司碰坏他心爱的古董大钟,便决定自己亲自搬运。当爸爸吃力地拖着钟…  相似文献   

9.
文文已经两个星期没上学了,再有十几天就期末考试了。这件事令班主任刘老师也感到困惑,文文虽然性情有些内向,但是与老师同学相处得都不错,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期间,刘老师曾和她谈过两次,都不太成功,于是和文文妈妈一起来到我的办公室,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询问了一些文文在家里的情况和以前的表现。文文妈妈说,她现在整天在家里一点正事儿都不做,批评指责甚至骂她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近几天,在刘老师的建议下,父母试着不再说服和责备,以此来缓和气氛,寻找契机。结果文文不但没领情,还说爸爸妈妈虚伪,简直就是软硬不吃。文…  相似文献   

10.
文文过生日     
一年前,文文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谁也不愿意要她,她只好跟着年老体弱的奶奶生活。虽然家庭给了她不幸,但她是无辜的。为了让文文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我做了她的干妈。我要让她享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真情。从此我隔三岔五上门看望孩子。过年了,我送上新衣新帽;文文上小学了,我就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2005,(1):12-13
一天,文文的妈妈很气愤地找到园长,要求园长把班上的李老师调离,因为文文很害怕李老师,而且班上其他几个小朋友的家长也反映。孩子们不喜欢李老师,经过了解,园长发现尽管李老师在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并没有文文妈妈说的那么严重,于是多次进行了协调。但文文的妈妈表示,如果园长不把李老师调离这个班,就让文文退园,还要通过新闻媒体给幼儿园曝光。面对家长的这一要求,园长进退困难。遇到这样的事情,您认为怎样处理更恰当呢?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们班上的一个小女孩琳琳对我说:“老师,我真想我的妈妈也是老师。”“为什么?”我问她。“老师真好。”她这样回答。“你妈妈是干什么的?”我故意问她。因为我对幼儿家长的职业是比较熟悉的。“我妈妈在商场卖衣服。”她说。“卖衣服不好吗?如果没有人卖衣服,我们穿的衣服到哪儿去拿?”接着我又告诉她:“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人干,卖衣服也很好嘛。”  相似文献   

13.
因为爱你     
小琴因为妈妈是哑巴而不想让她参加家长会,可是妈妈后来还是来了,因为她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她要把爱撒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一天放学时,班主任朱老师说本周星期六上午开家长会,每位家长都必须到会。每次期中考试之后,朱老师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  相似文献   

14.
一个文文静静的小女孩由妈妈牵着手走出了电梯,看见人就害羞地躲在了妈妈的背后。我不由自主地跟着她们母女进了房间。小姑娘一个人站在那儿搭宝高玩具,面对站在一旁的我,她的小脸儿紧绷绷的,毫无搭理的意思。她的妈妈说话了:“不要管她,她就这个‘政治脸’。”  相似文献   

15.
那时,她还在读小学。她的童年跟大多数人的一样,斑斓多彩。和家人快乐地生活,背着书包走进学校,与同学嘻哈打闹,跟老师学那些浩渺无际的知识。或许,对于她而言,略有不同的是,妈妈还给她怀了一个弟弟。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的孩子经常演唱一首歌叫《我的老师像妈妈》,把孩子们对老师的依恋心情形象地表达了出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是要像慈爱的妈妈那样关心孩子,爱护孩子。我的孩子是她奶奶带大的,没有享受到多少母爱。我把这份母爱更多地给了我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事业,给了我所教的孩子们。小班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顺着说     
有些新入园的幼儿,每当送他们的亲人离园时,往往会大哭大叫:“我不要老师,我要妈妈。”这时要稳定幼儿的情绪,老师说话就要讲究方式方法,千万别和孩子对着说。如幼儿说“要妈妈”,老师可不能说:“不要妈妈,妈妈上班去了,老师喜欢你。”幼儿听到这样的话,反而会哭叫得更厉害,更不愿意接近老师。其原因就在于此话满足不了孩子此时此刻的心理需要,孩子“要妈妈”,你却要孩子“不要妈妈”,孩子怎么听得进“老师喜吹你”呢!此时老师应用一种关心和同情的口气顺着孩子说。如孩子要妈妈,  相似文献   

18.
令孩子心烦的“唠叨”邻居的孩子文文前几天忽然给我打电话说:“阿姨,我的妈妈真没劲!”我心里一惊,忙问道:“怎么了?”我刚问,文文就说了一大通:“昨天早上,我刚要起来,妈妈不停地喊我。一遍就行了,可是一遍又一遍地喊,多让人心烦呀!”我连忙安慰文文。谁知文文还有话呢,“前几天我作业没做好,本来就被老师批评了。回到家里,妈妈又开始唠叨起来,说我一个女孩子,学习不好,将来会没有出息的。我躲进自己的房间。可是我一出来,妈妈觉得没解气,又开始唠叨。阿姨你说多烦人呀!”文文的话引起我的思考。父母为了孩子好,对孩子是“千叮咛万嘱咐”…  相似文献   

19.
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年龄偏小,自我意识强,对老师提出的规则不能很好的接受。本学期我尝试了幼儿喜欢的一些形象、角色和生活游戏来协助幼儿规则意识的萌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以“妈妈”的形象,引起孩子的亲近感。小班孩子对自己的妈妈有种特别的依恋感和亲近感,所以老师也可以抓住这个特征,用妈妈的口吻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如谈话时:“我们每个小朋友家里都有自己的妈妈,范老师是小朋友幼儿园里的妈妈,我也会向你们的妈妈一样爱护你们,关心你们,范妈妈有很多好听的故事,有好多好玩的游戏呢,还有好多好多的新本领呢,你们想跟妈妈学本领吗…  相似文献   

20.
新入园的幼儿,大多数对父母都有非常强烈的依恋感。当家长把孩子送进园,老师把门关上后,幼儿就会情不自禁地把头转向门口,表现出极大的恐慌,哭声牵动着父母的心。萌萌小朋友边哭边说:"老师不要关门!我要找妈妈!"一句话,提醒了我。是啊,孩子离开父母,换了新的生活环境,对老师陌生,难免有一种压抑感,而敞开的大门,对幼儿无疑是一种安慰。从此,当家长送孩子时,我国的大门一直敞开着,以消除孩子的心理恐惧,教师再及时加以引导,这样孩子们精神上就有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在他们情绪平静以后,教师拿出玩具让幼儿摆弄,告诉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