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官场上有潜规则,职场上同样也有潜规则。职场潜规则有规律可循,但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言。这使得这股无形的力量左右着员工的行动,却又让人触摸不着,琢磨不透。职场新人被潜规则所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是被哪股“潜规则”所伤。因此,好好解读一下职场老人们的职场潜规则,来学习、认识这些隐蔽的、不成文的心理默契与行为规则,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教育潜规则     
人们经常听说或谈论官场潜规则,娱乐圈潜规则,职场潜规则,医疗潜规则,商场潜规则,等等。一个叫吴思的学者给潜规则下了一个定义:"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背后,存在着一些不成文却  相似文献   

3.
职场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从来没有人能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一帆风顺,所以与潜规则过招的经历是无法避免的。职业专家指出,即使你拥有一身本事,也要学着了解、适应办公室的生态环境,才能在办公室的潜规则游戏中,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眼下,又一届毕业生告别校园,迈入职场。冷漠的同事、咆哮的上司、乏味的工作,这些都让职场新人感到难以接受。然而,多年的媳妇才能熬成婆,职业老手们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开始的茫然困惑是变化突破的前站,作为职场新人,只要把心态放平,摆脱学生角色,体察职场潜规则,以微笑面对接踵而至的所谓挫折和不适应征,走过职场中的“一年之痒”,有首歌是怎么唱的?“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潜规则必须破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个时期以来 ,“潜规则”一词在媒体中频频出现。小巨人姚明在奥运篮球赛场上发怒 ,有人说姚明触犯了体育界的“潜规则”。福建某县委书记投书人民网 ,有人说他违犯了官场的“潜规则”。而新近两件招生风波 ,也有人归咎于触动了高等教育领域里的“潜规则”。规则者 ,共同体成员所必须共同遵守之明文行为准则也。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 ,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常识 ,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之所以要明文 ,在于它代表着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组织的公正和正义 ,必须用所有成员都能共同理解、共…  相似文献   

6.
<正>潜规则的存在,没有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失去了公平正义,让歪门邪道败坏了社会风气,最后受伤害的依然是社会和民众。潜规则就是规则之外的规则,没有规则的规则,也是拿不上桌面,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可如今,无论是在娱乐圈,还是在官场,或者说是消费市场领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潜规则。潜规则的存在,就会少了公平正义,多了不公平;没有了光明,只有了黑暗;没有了秩序,只有了混乱。在娱乐圈的潜规则就是,你要成为一名演员,尤其是角色非常重要的演员,  相似文献   

7.
如今地球人都知道,大学生工作难找。企业说学生眼高手低,没经验、难伺候。学生则抱怨企业的要求太苛刻,条条框框让涉世未深的他们“快要窒息”,提起所谓的职场潜规则,很多人更是直皱眉头。事实上,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职场也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想要带着镣铐舞得漂亮,了解规则是第一步。职业规划专家王占军提醒大学生,“规则一方面是保护,另一方面是值得我们运用和驾驭的”。且看下面的这些人是如何运用规则,走向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潜规则”是人们为了利益能够更便捷地分配而做出的规则选择。由于潜规则的利益吸引效应、扩散效应、适应效应以及退出和揭破潜规则的成本制约效应,校园“潜规则”在90后中广泛存在并导致了学校某些正式制度功效的弱化甚至失效。高校学生管理规则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应该从完善显规则、强化规则敬畏意识、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重视潜规则的积极教育价值等方面,努力实现90后大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包仙芝 《海外英语》2014,(19):219-221
礼貌准则一经创立就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礼貌通常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宣言。并且礼貌在人类交际活动中也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手段。职场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类一大部分的交际活动。如何在职场中处理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该文将从顾曰国所提出的五条礼貌准则展开,继而对中国的职场文化进行探讨分析,提出适合职场的语用礼貌规则,为如何在职场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礼貌准则一经创立就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礼貌通常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宣言。并且礼貌在人类交际活动中也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手段。职场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类一大部分的交际活动。如何在职场中处理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该文将从顾曰国所提出的五条礼貌准则展开,继而对中国的职场文化进行探讨分析,提出适合职场的语用礼貌规则,为如何在职场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喜欢分享?这不足以为奇,在某种程度上说,分享是人类的共性,而且是个不错的特性。分享能让我们感受到喜悦,许多人都喜欢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包括工作和生活。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博客、微博、微信……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无处不在的分享时代。但当你习惯了分享一切的时候,你是否有认真想过:职场上,同事之间分享的规则是什么?社交媒体上哪些话题是分享的禁忌?这期,就让我们走进职场分享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2.
报喜瞒忧     
潜规则比规则更重要。一个好班主任一定是一个有人情味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3.
规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可或缺,然而规则的社会作用受到抑制和挑战,潜规则正在侵蚀和消耗着规则空间,给社会运行造成恶劣影响和破坏。规则必须遵守和维护,需要全民参与,从思想意识上接受规则,从行为层面上维护规则,把规则神圣作为一种境界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一天,学生们一个个愉快地来到教室,他们不停地交谈着自己在假期一个月内的所见所闻,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真不忍心打断他们。  相似文献   

15.
购物的智慧     
<正>今天吃完晚饭,我和妈妈准备逛超市。出门前,妈妈设置了一个特别的购物规则:我可以随便挑选东西,但是加起来不能超过30元。我爽快地答应了。我和妈妈来到了超市,推起一辆小推车,开始了我们愉快的购物之旅。我立刻冲向最爱的零食区,我找呀找,突然目光被两盒糖果牢牢吸引,糖果一盒写着10元,  相似文献   

16.
去年深冬,在回故乡的慢行列车上,我遇见了两个老者。他们一胖一瘦,相对着坐在茶桌旁,一边喝酒,一边愉快地交谈。其中的一个说,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他驾着手推车,  相似文献   

17.
党内潜规则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热情。然而对党内潜规则本质的理解却各不相同。通过对当前党内游规则研究现状的归类式分析、学理式思考,我们认为党内潜规则的实质就是正规则的异化。消除党内潜规则既是实现党内和谐定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瞭望     
《教育》2008,(8)
高校学术"潜规则""潜规则"是一种没有明文规定、潜伏于表象之下的隐性游戏规则。在官场、娱乐圈、足坛、教育界等许多行业和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潜规则,学术界也未能幸免。《科学新闻》2008年第3期为我们解读高校学术"潜规则"。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话轮转换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在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却又是隐舍的话轮转换的潜规则,从而更清晰地解释话轮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熊伟荣 《新课程研究》2007,(2):51-52,57
潜规则是学校管理规则背后的另类规则,学校组织的特殊性,显规则的自由度及人的有限理性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学校管理者应正确认识潜规则,不断改进学校显规则,树立民主意识,引进竞争机制,完善监督体系,努力减少不良潜规则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