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分两步走”战略思想的探索过程朱汉国所谓“革命分两步走”,就是把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  相似文献   

2.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不同概念。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和动力是相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是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资本主义制度为目的,其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第一阶段它以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为目的,这个革命的前途是使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会走向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 10页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从此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学参考书》第 2 2页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又是这样解释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 1840年鸦片战争到 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 79年 ,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既然…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主席关於中国现代革命运动的发展,曾经指示我们说: “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後,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论) 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由於帝国主义被赶出中国,蒋匪帮的买办法西斯统治已被推翻,农村中民主主义的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就是说反帝反封建的阶段已经胜利的结束。总路线就标志这个革命的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和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第 45页 :“告诉学生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划分如下表” :阶段起止时间和事件社会性质第一阶段1840~ 186 4(鸦片战争至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阶段186 4~ 190 1(太平天国运动至义和团运动 )第三阶段190 1~ 1919(《辛丑条约》签订至新文化运动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初期阶段进一步加深完全形成  笔者认为 ,此表用来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不统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不应划分为四个阶段。我们都知道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 ,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 ,也就是中…  相似文献   

6.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  相似文献   

7.
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建国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的任务和主要途径。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曾设想在革命胜利后,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先实现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再开始向社会主义转变。这个设想构成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  相似文献   

8.
《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这篇政论文的开头部分鲜明地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并指出《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已五十周年,但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新民主主义论》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课文分四方面进行论证。第一,中国由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向何处去?”毛泽东同志“深刻地阐明,中国革命必然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必然要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必然”作了规律性的判断.这是本段分论点。为什么由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  相似文献   

9.
一、注意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起止问题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注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线。所谓半殖民地国家,就是这个国家表面上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自己设置的政治机构,还没有亡国。但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了严重破坏。所谓半封建社会,是指这个社会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封建的剥削关系是主要的剥削关系,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政治…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在中国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反封建的思想革命。这个革命,从一九一五年《新青年》创刊,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经历了六个年头。第一阶段是自一九一五年九月到一九一八年上半年,急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以“民主”与“科学”为武器,对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思想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第二阶段是从一九一八下半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传播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这时,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小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过程中必然的和崭新的历史阶段,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整个中国革命新的历史特色的集中体现。这些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决定了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方向,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自身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一生倡导和实践民族、政治和社会三大革命。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始终立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实际状况。其民族革命由最初狭义的反满发展到反清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其政治革命是主张“破”与“立”的结合,提出了“权能分开论”,本文对此作出新解。关于孙中山中国式社会革命的措施,如“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举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等,本文亦有新的看法。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可称为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成功地解决了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问题,对中国革命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一、阐明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为革命转变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他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这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具体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他在这里所指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  相似文献   

14.
前言以1945年日本战败为契机,日本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是在战前的中国历史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研究的目的是采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和发展阶段论来研究中国,以克服关于中国社会停滞论的观点,并且要把亚洲和日本与以英国为典型的欧美国家的近代化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由于1949年中国革命的成功,因而日本完全接受了毛泽东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论和“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这一时期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从总体上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化与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理论,是我们党对中国革命一贯的指导思想。它象灯塔一样,照亮了我们革命的航程,通往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这个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了中国人民,向着各种各样的敌人,进行了翻地复地的搏斗,把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引向另一个胜利。还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比较文学初兴期徐志啸一、初兴期的标志与划分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个变化,从政治上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求索 《考试》1999,(11)
中国近代史后期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30年的历史,与近代前期80年的历史相比,从社会性质观察,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革命进程观察,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进步的历史潮流。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终于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革命运动(1919年5月——1927年7月)从1919年5月到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阶段。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社会新的政治力量不断壮大,终于促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第一阶段中心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可概括为“中国特色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部分,其中中国特色民主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立这样的国家的问题。从20世纪中期社会主义基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是中国革命发生急剧的根本性质的变化的时期。“五四”运动划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掀起了中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高潮,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这个大转变的时期里,李大钊同志的思想经历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并且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民主主义转变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五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这段历史代表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包括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