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诗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词或句子;也指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诗眼"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称为句中眼;另一种是指一首诗的眼目,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全诗主旨,有统摄全篇的作用,这是全诗的诗眼,称为诗中眼。一、句中眼语文教育家陆精康先生认为,"诗眼"  相似文献   

2.
<正> 何为逆挽?请看朱元璋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是:“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平心而论,这两句俗不可耐,毫无光彩。但诗的后两句却异峰突起:“三声唤出扶桑  相似文献   

3.
闲话宝塔诗     
宝塔诗,顾名思义,即宝塔形状的诗。诗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很有规律。宝塔诗对仗工整,声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一首宝塔诗《茶》:  相似文献   

4.
陡转诗趣谈     
在诗歌园地中,有一类诗起句平平,甚至让人感觉十分粗俗,可后半部分语意陡转,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有人把这类诗叫陡转诗。这里介绍几首,以飨读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写有一首诗《咏鸡鸣》,开头两句为:  相似文献   

5.
在诗歌园地中,有一类诗起句平平,甚至让人感觉十分粗俗,可后半部分语意陡转,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有人把这类诗叫陡转诗。这里介绍几首,以飨读者。(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写有一首诗《咏鸡鸣》,开头两句为: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儿童版《唐诗300 首》里,收录了一首《送兄》的五言律诗:“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诗的前两句以景寄情,后两句将兄妹不能同行与大雁可以齐飞相对比,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哥哥远行依依不舍的真挚情谊,读来感人肺腑。意想不到的是,这首诗出自一个  相似文献   

7.
这两首诗都是唐代流传久远的著名送别诗,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但由于两位诗人的禀赋、个性的不同,在具体写法上仍有很大不同。《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王维是位山水田园诗人,个性多愁善感,且有消极避世思想,故而他的这首送别诗伤感情绪似乎更浓一些。诗中一开头就勾画出一个能增强离别情绪的环境——客舍,制造一种凄凉的氛围:从视觉、触觉角度描与离别环境,清新俊逸又略显伤感,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郁心情。后两句模拟诗人当时频频劝酒安慰行者的话语,声声劝、字字情,直抒离别情怀,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诗中都忌讳使用重句.在一首诗中,也很注意少使用重字或不用重字。如果一首诗里重句复字多了,诗味也就不浓了.但是,有的一首诗中重字较多,由于重字组合得巧妙,读起来倒也自然流畅,有趣有味.相传清代乾隆皇帝有一幅《百鹅图》,他让众臣在画上题诗.别的大臣都不敢下笔,唯独纪晓岚挥笔而就:“鹅鹅鹅鹅鹅鹅鹅,一鹅一鹅又一鹅,食尽皇家千种禄,凤凰何少尔何多”.28个字的一首诗,重复的“鹅”字就有10个.前两句用宇重复,毫无诗味,但是末尾一句成了“压轴”句,表露了作者喜爱凤凰的思想倾向.传说清代有位文…  相似文献   

9.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相似文献   

10.
我读理趣诗     
一首诗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某种哲理,使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我们说这诗含有理趣,是一首理趣诗。说到理趣诗,首推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前两句写了游庐山  相似文献   

11.
上面春夏秋冬诗,各诗仅10个字,然而每10个字都包含了一首七言绝句,顺读得两句,倒读得两句。40个字,即四首七言绝句,而且不失季节特色。《春》诗应读成: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夏》诗应读成:香崖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江雪》是一篇精读课文,是唐代柳宗元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诗的前两句描写雪景,此为整幅画的背景。后两句刻画了一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此为整幅  相似文献   

13.
师:这首七绝诗大家已经读得很熟了,诗题的意思也已经弄明白了,现在请同学们4人一组讨论一下,说说你们对诗的前两句是怎样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师:这首七绝诗大家已经读得很熟了,诗题的意思也已经弄明白了,现在请同学们4人一组讨论一下,说说你们对诗的前两句是怎样理解的.……  相似文献   

15.
设计思路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前两句正面叙事,后两句即物起兴,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这首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我们不妨指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诗人的情感,学生写出的习作定会别有情趣。导写过程一、进入诗境,品味诵读1.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的古诗文,能吟诵一首你最欣赏的古诗吗?能谈谈你最崇拜的诗人吗?2.有崇拜李白的吗?能吟诵几首他的诗吗?据说李白有一首诗是因…  相似文献   

16.
《长歌行》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是经东汉乐府机关采集并保存下来的一首民间诗歌。它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这首诗的主题很明确,就是篇末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它也是当今有志青少年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7.
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前两句正面叙事,后两句即物起兴,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这首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我们不妨指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诗人的情感,学生写出的习作定会别有情趣。  相似文献   

18.
王维,我国唐代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素有“诗佛”之称。擅长各种诗体,其中尤以五言律、绝成就最高。《鸟鸣涧》就是一首五言绝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是王维退隐后所作。诗中描写了山中春夜的月景。全诗的灵魂是一个“静”字,而这个“静”字的体现,即作者运用什么手法使读者能够感知这个“静”境,这正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本文仅从造境艺术方面对(鸟鸣涧)作一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它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画面,为后两句提供了背景和必要的铺垫;后两句采用了动态描写,突出了…  相似文献   

19.
正孩子们创作的第三首诗,主题是"童年",这首诗意义重大,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开创了我们班级儿童诗创作的一个崭新时代。或许是这首诗的主题更加贴近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吧,每一首诗都极具个性化,所以几乎每一首诗都是我眼中的精品。信手采撷几句——  相似文献   

20.
我要写诗,写一首很短的诗,只有一句或者两句,写在我的日记本上。它会像天空中的星星那样,调皮地眨着眼睛,一下,两下,三下。我要写诗,写一首愉快的诗。我要让别人看了后心情变得很愉快,然后我会睡在床上,做一个甜蜜的梦。我要写诗,写一首浪漫的诗。写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让他们在抢糖果的玩闹中长大。长大后,他们会变成一对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飞过来飞过去,就变成了公主和王子。我要写诗,写一首年轻的诗。它就像刚刚升起的太阳,就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它年幼无知,天真烂漫,青春活泼。我要写诗,写一首感人的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