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碣石之名,始见于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禹贡》载“碣石”一名有二处:“夹右碣石,入于河”及“太行、恒山至碣石,入于海。”笔者略述管见:虽“碣石”一名,实二地也。无棣大山《禹贡》云:“夹右碣石,入于河”。《史记·夏本纪》云:“夹右碣石,入于海”。二者所指“碣石”为同一座山体,即今无棣大山,昔称“碣石山”。此山位于今山东无  相似文献   

2.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究竟在哪里?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观沧海》注碣石为:“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207年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山。”主这种说法的有两种意见:一是明《一统志》说,“碣石山在昌黎县西南五十里”,离海三十里;二是郭造卿说,“今昌黎北十里有仙人台,即碣石顶也”,并描述“碣石顶”,  相似文献   

3.
碣石是个有名的地方。碣石之名见于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禹贡》载“夹右碣石,入于河”和“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前者说的是今无棣大山,后者所云即昌黎碣石。昌黎碣石有五个特点:一、它雄踞渤海北岸,河北昌黎县北,气势非凡。海拔695.1米比无棣大山高十倍多。占地300平方公里,有近百座峰峦,比无棣大山占地大750倍。此山有其标识作用。二、碣石是北方的象征,历来有不少帝王到此。三、碣石地区是山海关内外往来的必经之路。四、此地区汉后是兵家必争之地。五、碣石山是古今观海胜地。另外的碣石都不具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碣石山草     
碣石山草是登碣石山时从山上采来的。由于没人知道它叫什么,因而取名碣石山草。山里人几乎家家养花、卖花,但清一色是外地花卉,南方的柠檬在这里养得又肥又大。“没有山上的花草吗?”我问。“没有。”山里人诧异地回答。于是。我从一块巨石下挖下这株很不起眼的碣石山草。  相似文献   

5.
碣石是与中国历代帝皇紧密相连,从秦始皇、汉武帝到魏武帝、唐太宗等,有多位皇帝曾经到过碣石巡视。据考古学者介绍,秦始皇东巡时,于关中以外修建的行宫共有400多处,“碣石”行宫  相似文献   

6.
论曹操     
毛主席在《北戴河·浪淘沙》这首词里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魏武,就是曹操。公元207年,曹操东征乌桓,在归途中曾经登临碣石,写下了豪迈的《碣石篇》。其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句。在这里,毛主席对曹操给予应有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碣石山草     
碣石山草是我登碣石山时从山上挖来的,没人知道它叫什么,因而取名碣石山草。   山里人几乎家家养花、卖花,但清一色是外地花卉,南方的柠檬在这里养得又肥又大。“没有山上的花草吗?”我问。“没有。”山里人诧异地回答。于是,我从一块巨石下挖出这株很不起眼的碣石山草,回家栽在花盆里。从此,它的生命线系上了我的感情线。   开始时,由于路上的蹂躏,它仅有的几片嫩叶全蔫了,在花盆里东倒西歪,抬不起头来。但我仍抱有极大的希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是会让人吃惊的。可连续几天,它不但没能生出新…  相似文献   

8.
对于碣石山的地理位置历来有昌黎仙人台、秦皇岛海滨诸山及绥中姜女坟之众说。《“唐山碣石”考》一文,通过反复论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现本着“疑义相与析”的精神,将此文发表在这里,以飨读者,并希望得到历史地理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公元207年,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留下千古绝唱的诗篇。然而“碣石”今安在?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家作注只得因循诸说,兼收并蓄。本文作者以近年出土文物为依据,参照史籍中的合理记载,并通过实地勘察,得出新的结论:山海关外现今辽宁省绥中县境内海中的“姜女坟”即“碣石”所庄。自然,曹操在此面对苍茫海天,情魄引发,洒暴挥毫,写出《观沧海》诗篇。  相似文献   

10.
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莫高窟六字真言碣碣石现存敦煌文物研究所。石已残,但正面文字基本完好(见插图一、二)。残石高七十九公分、宽五十七公分。碣石上方横书正楷“莫高窟”三字,中央阴刻四臂观音坐像。观音双手合十,左手执花,右手捻佛珠,头冠上有结伽趺坐佛像一身。  相似文献   

11.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指出:“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随后介绍了山东、山西和龙门碣石以北的地理范围.但江南是何处?课文却没有说明。  相似文献   

12.
平湖中学“青苹果”文学总社成立于1999年10月。下设“破土”、“当湖”、“尝试”、“枫杨”、“碣石”和“家园”六个文学社,其中“破土”文学社已有20年历史。文学总社以集团化形式运作。四年来,社刊每年都要编发600多篇佳作,学生作品向外发表和获奖近1000篇。  相似文献   

13.
碣石山草     
碣石山草是登碣石山时从山上采来的。由于没人知道它叫什么。因而取名碣石山草。  相似文献   

14.
面朝大海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但此时春天早已过去,夏天正当炎热,不久将是萧瑟的秋天。纵然到了秋天,仍可像曹操“东临碣石”那样,写出催人奋进的壮丽诗篇。尽管  相似文献   

15.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翻开史册,曹操平袁绍,征乌桓,挥鞭策马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碣百遗篇历历在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杰出的法家路线的实践者,竟被历代儒家所痛恨,所丑化。在《三国演义》里,曹操破刻画成“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败坏朝纲”,“欺君罔上”的“奸臣”。叛徒、卖国贼、当代的大儒林彪不仅恶毒攻击法家是“罚家”,而且别有用心地从  相似文献   

16.
先做读书人     
用典的例子在文学创作中随处可见。毛泽东词《浪淘沙·北戴河》下阕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此处两次用典,且同出自曹操的名篇《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苍海。水何澹澹,山岛悚峙。树木繁多,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相似文献   

17.
“君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指人格高尚的人。”早时的君子想是东临碣石、远观沧海、衣袂飘然的高贵男子,举止优雅足成典范,舌绽莲花令人歆羡。可是一旦沦为没落贵族,“君子”们便是蓬头垢面、再无神采,这不知打碎了多少人对“君子”这一形象的美好遐想,故有了“不堪落魄”一说。  相似文献   

18.
先做读书人     
用典的例子在文学创作中随处可见。毛泽东词《浪淘沙·北戴河》下阕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此处两次用典,且同出自曹操的名篇《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苍海。水何澹澹,山岛悚峙。树木繁多,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相似文献   

19.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到北戴河,总喜欢去看一看毛泽东主席吟诵这首词的地方。苍苍茫茫、万年翻腾的大海, 联系着多少风云人物?写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大诗人曹操会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会作为一个血肉丰满的小说人物活在亿万读者心中?小说家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大概连曹操本人看了也不完全认识吧。  相似文献   

20.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五四年夏在秦皇岛北戴河留下的《浪淘沙·北戴河》。秦皇岛,这座渤海之滨的港城,人们除了最熟知的属于她的北戴河。另外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