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搞好复式班“静”态教学的调控黑河市教育学院王锡殿黑河市教师进修学校赵杰在复式班课堂教学中,复式教师身离自动作业年级,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师调控教学的困难。因此,深入研究探讨复式班“静”态教学的调控艺术,充分发挥复式教学自动作业的训练优...  相似文献   

2.
一、“小先生”助教,同步教学 横向的“同步教学”结构,是复式教学设计的难点。要使横向每一个“动”、“静”环节都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并且同时结束。教师要精心设计“静”态教学;发挥“小先生”的助教作用。 以两级复式教学为例,当一堂课开始时,如果第一个教学环节,采取分年级教学的话,教师首光在某一个年级中进行直接教学,另一个年级则由“小先生”带领着学生进行自动作业。这样,这两个年级同时投入了学习活动,而不是待教师先在一个年级布置好自动作业之后,再转向另一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否则,作为参与第一次直接教学活动的年级,它的实际学习时间就相应地减少了。  相似文献   

3.
在复式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里谈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正于复式班教师。 一、什么是复式教学的“动”和“静”?两者的关系怎样? 复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四十五分钟内,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当教师给某个年级的学生讲授新课,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教学时,其他年级的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进行预习、复习或其他形式的练习,从事独立性的自动作业。前者的直接教学通称为“动”,后者的  相似文献   

4.
复式班课堂教学的主要结构是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计划安排。所谓直接教学,就是教师对一个年级面对面地进行教学,例如讲解新课、直接指导学生复习旧课、当堂检查布置指导学生作业等等;所谓自动作业,就是教师对某一个年级直接教学时,对其他年级所布置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如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做  相似文献   

5.
复式教学中的“动”指的是直接教学;“静”指的是独立作业。直接教学和独立作业(又叫自动作业)是复式教学中两个特有的而又经常使用的概念。直接教学就是教师对某个年级的学生直接进行教学:独立作业就是教师在某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前,对其他年级的学生所布置的作业,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要把两者妥善安排,合理搭配。教学工作才能和谐地进行。复式教学中直接教学和独立作业的动静搭配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复式班的“静”指学生“独立作业”,“动”指的是教师“直接教学”。直接教学.就是教师对某个年级的学生直接授课。独立作业,就是教师在某个年级直接教学前对其他年级的学生所布置的作业.让他们在课堂上自己独立完成。两者妥善安排.合理搭配一教学工怍才能和谐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复式班上课,不但要搞好直接教学,使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功效,也要布置好自动作业,使它紧紧配合直接教学,起到为直接教学作准备和巩固直接教学效果的作用。习惯上,我们把直接教学叫做“动”,自动作业叫做“静”。这里,我想就复式班教学的动静搭配问题,谈谈自已的认识和做法。复式课堂教学中的动静搭配,并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形式。在一堂课上,究竟哪个年级先动,哪个年级后动,怎样动,怎样静等等,是由各年级的学科特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等来决定的。从年级上讲,一年级儿童的自动作业能力和  相似文献   

8.
在复式班的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对一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的时候,其他年级的学生就要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作业。这种作业,习惯上称为“自动作业”。一个班里的年级愈多,学生自动作业的时间就愈多。因此,合理地安排自动作业是搞好复式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谈谈我对有关安排自动作业问题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学习过程,是包括学习方法、程序和智力活动方法的总和。从形式上看,复式班学习过程包括动态的直接教学和静态的自动作业两个部分。动态的直接教学与单式班教学无大异;静态,一般以学生自动作业的形式出现。静态是不干扰直接教学的相对无声状态。但“静”中,手在动,脑也在动,即使是声音,只要不对直接教学构成干扰,轻读、轻议也是可以存在的。传统复式教学观往往形而上学地把静态绝对化,以其不影响直接教学为前提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好复式班数学课的动静搭配王洪发复式班教学的特点是在一节课内,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工作头绪较多,因此在组织复式教学时,必须妥善处理好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关系。所谓直接教学是指教师对一个年级面对面地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新知识...  相似文献   

11.
复式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组成的班级,是与单式教学相对应的一种特殊授课形式。传统的复式班课堂教学一般都是采用“动”“静”相交替的教学形式。所谓“动”就是教师讲授新课,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教学活动。所谓“静”就是教师在为一个年级讲课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复式教学是在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交替中进行的。“自动作业时间长”是复式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复式教学的一大潜在优势。提高自动作业效益,是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已引起全体复式教师的重视。由于复式班教师任课科目多,教学任务重,而每一次自动作业都要靠教师写小黑板,加以复式班教师文化业务素质偏低,手头又缺乏教学参考资料,改进自动作业有困难。所以从1986年开始,我们进行了“自动作业规范化序列化”的研究,并集中全县单、复式教学骨干力量,就语文和数学两科,从二至四年级,逐课统一编写了自动作业,印发给复式班的师生,人手一册,上课使用,初步实现了自动作业的规范化和序列化。  相似文献   

13.
复式教学中的学习干扰,是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利因素。这种干扰主要来自四个方面:①教师对某一年级学生讲课时所发出的声音,对同课堂另外年级的学生有干扰,会影响学生正常的思维;②教师对某一年级学生进行直接教学所使用的教具,所进行的演示等等,会分散其他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自动作业产生干扰;③某一年级学生在自动作业过程中“小助手”所用的教具与学生“动”的练习活动,对直接教学年级的  相似文献   

14.
有些复式班教师认为:教复式不如教单式,授课时间短,没有工夫让学生思考问题。只有老师讲,学生听,进度才能完成。其实不然,教复式与教单式不同之处就在于分年级交叉教学,而搞好动静搭配则是复式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如果在动静教学活动中采用启发式,注重思维训练,是完全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一、“静”中设疑,自学练思复式班必然是高低年级混编,思维训练应高低有别。因为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头脑加工过程,较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多,因而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要求也就必须相应提高。因此,可以在“静”的年级中(特别是较高年级)精心设计合适的、具有一定思维性的课前自学思考题(即预习题),让学生自己钻研,作出答案。如一位老师在一、四年级复式教学中异科搭配,把直接教学重点放在一年级。第一轮,  相似文献   

15.
自动作业,是复式教学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双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复式语文课的自动作业必须抓好,“四个要”。即:目的要明确,形式要多样,分量要适当,检查要认真。一、目的要明确自动作业是直接教学的准备和延续,各项作业必须紧紧围绕每堂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内容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进行。自动作业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直接教学之前的预习性作业。它适用于一开始就处于“静”态(自动作业)的那个年级,目的是为新课疏通道路。这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学生在自动作业中能比较独立地进行智力活动,复习、探索和巩固、应用知识,复式班的自动作业必须进行改革,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变“单向”为“双向”复式班的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是辩证的统一体,它们相互制约而成为一个教学整体。但是,过去在复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偏  相似文献   

17.
所谓复式教学要搞“全动式”,就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复式教学过程中,不管是直接教学,还是间接教学,都要使学生积极思维,动脑动手,真正积极主动地“动”起来。为什么要搞“全动式”? 谁都知道,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在同节课内分别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活动。复式教学的课堂结构,一般部采取“直接教学”与“间接救学”(也称“自动作业”)搭配,即人们通常简称为“动”“静”搭配。正是由于“间接教学”(“静态教学”)在复式教学中占有的时间长(占一节课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使许多人产生“复  相似文献   

18.
伙伴教学法,也叫“小先生制”,意即伙伴(同学)之间互相教学,由一个儿童教另一个儿童。实施指导的儿童称为“指教者”,接受指导的称为“受教者”。指教者比受教者年级高的,称“异级伙伴教学”;指教育、受教者在同一年级的称“同级伙伴教学”。伙伴教学法运用在复式教学中,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一种补充,有助于教师集中精力搞好直接教学,锻炼学生的能力。一般说,两个年级组合的复式班,多采用同级伙伴教学;三个年级以上组合的复式班,可以采用异级伙伴教学。复式教学中运用伙伴教学法,要注意几点:(一)重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在考虑指教者和受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开展“干扰与注意”(即复式教学中自动作业的学生是否应参与其他年级教学活动)讨论以后,我们教师培训班全体学员进行了座谈,分析了两种不同意见各自的依据和利弊,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综合在一起,淡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在改革复式教学中,做了初步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动”“静”交替穿插,合理安排时间要在四十分钟顺利地完成复式班中每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结构,科学地分配时间,使“动”“静”紧密衔接,合理穿插。复式教学中的“动”是指直接教学,“静”是指自动作业。每一节课中,纵的看,对一个年级而言,“静”是“动”的基础;“静”的效果不佳,“动”就会受到阻碍。横的看,就两个年级的关系而言,“静”要为“动”服务;没有良好的“静”的状态,“动”也不会顺利进行。“动”“静”的穿插要根据年级的不同来决定。如一、四年级的复式课,一年级是刚入学不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