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之中.标准指出: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  相似文献   

2.
宋涛 《德州学院学报》2012,(Z1):185-186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是体现数学功能的工具。它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强化数学建模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尤为重要。一、读活教材,实现数学建模的内容和思想双重设计。想要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老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建模意识。这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更意味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综合实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已经成为不同层次数学教育重要和基本的内容."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下新颖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是我们数学教师值得探索的课题。它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  相似文献   

6.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能力构成了数学能力的重要部分.对学生建模能力的有效测评将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情况.但关于建模能力水平的评价,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将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涉及数学建模能力的评价标准的探讨进行述评,初探建模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陶源泉  廖怡宁  邓清 《教师》2022,(4):36-38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近年来,各类数学建模比赛纷纷涌现,高校也逐渐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对于高等数学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而在实际教学环节加入数学建模相关教学内容,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文章从高等数学教学案例的角度对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进行阐述,并探索其实践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建模是应用数学建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有助于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已知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能力。本文在分析学生学习实情的基础上,探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从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创设建模背景情境、开展项目化建模探究活动、加强模型检验和修改四个方面,论述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以供相关教育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  相似文献   

10.
<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模型是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或符号,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达系统规律的数学结构,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表述。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解、把握和建立一系列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数学建模。一般来说,数学建模要经过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求解、模型确立、模型应用等环节。数学建模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层次理解知识的过程。笔者试以苏教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30):73-74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就可以使数学问题由繁化简。这样同学们无论是在数学考试还是在学习新知识过程当中,都可以利用建模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时,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使用数学建模方法,通过利用数学建模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由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比较复杂并且繁多,所以数学建模方法在小学数学过程当中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建模教育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金融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开展数学建模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素质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数学知识与金融专业知识相融合、开设金融建模与编程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建模竞赛,是地方金融类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董克芬 《辽宁教育》2008,(11):44-45
数学建模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给学生扩充大量的数学课外知识,也不是仅仅为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因此我们不希望数学应用和数学建模又变成老师讲题、学生模仿练习的套路,而应该重过程、重参与,更多地表现活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必将有助于他们发现数学、创造数学,有助于他们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建模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更能让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体会数学的价值,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就可以使数学问题由繁化简.这样同学们无论是在数学考试还是在学习新知识过程当中,就可以通过利用建模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样教师们在课堂授课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们使用数学建模方法,通过利用数学建模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解题能力.高中数学学习的内容比较复杂并且繁多,所以数学建模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过程中,有许多新颖的教学方式产生。在许多新兴教学方法中,数学建模尤为突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也能帮助他们激发想象力,让自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数学建模思想非常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它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学生还能获得更加丰富的数学体验,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中学数学课程将更加注重课程的应用性和创新性,更加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己成为数学教学的核心,中学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正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开展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应用意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数学问题解决的含义 数学问题解决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那些非常规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创造性是数学问题解决的本质特征. 在美国,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9.
数学建模竞赛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玉婵 《高教论坛》2006,(4):32-33,41
本文主要从数学建模内容和数学建模竞赛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数学建模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团结合作能力、自学能力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增强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数学建模是将数学教学中的理论与应用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方法,他能够着重体现数学的思维模式。对于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知识储备还未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学校和教师并未重视数学建模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以此作为背景,着重探讨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