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亦权 《良师》2010,(10):40-40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和思想家。歌德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绘画爱好者,他习惯于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灵和思想,并且努力想成为一位非凡的画家。  相似文献   

2.
【导读】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也是世界性的伟大作家。歌德一生勤勉写作,除了诗歌、戏剧和小说,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代表作有著名诗剧《浮士德》,文艺言论《歌德谈话录》,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传性作品《诗与真》等。  相似文献   

3.
《浮士德》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歌德上大学时,就萌生了创作《浮士德》的想法,历经辗转,直到1831年,即歌德逝世的前一年,终告完成。  相似文献   

4.
布拉格对我的诱惑,除去德沃夏克、卡夫卡、昆德拉,以及波希米亚人,还有便是歌德的那句话“布拉格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歌德这句话是二百年前说的,那么今天的布拉格呢?经历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非同寻常的社会风暴之后,布拉格会是什么样子?我想起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黄昏进入东柏林时那种黑糊糊、空洞和贫瘠的感受。于是,我几乎是...  相似文献   

5.
《浮士德》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歌德上大学时,就萌生了创作《浮士德》的想法,历经辗转,直到1831年,即歌德逝世的前一年,终告完成。《浮士德》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久,其间,世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歌德自己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一切,都反映在这部跨时代的巨著之中。对于时代和歌德本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具有总结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布拉格对我的诱惑,除去德沃夏克、卡夫卡、昆德拉,以及波希米亚人,还有便是歌德的那句话“布拉格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歌德这句话是二百年前说的,那么今天的布拉格呢?经历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非同寻常的社会风暴之后,布拉格会是什么样子?我想起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黄昏进入东柏林时那种黑糊糊、空洞和贫瘠的感受。于是,我几乎是带着猜疑,而非文化朝圣的心情进入了捷克的边境。  相似文献   

7.
歌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绘画爱好者,他习惯于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心灵和思想,并且努力想成为一位非凡的画家。虽然他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着,但却始终不能在绘画上取得什么好成就。然而,幸运的是在他习画的同时,也酷爱文学,渐渐地,歌德发现自己更擅长于用文字的方式来表现心灵和思想。不知不觉中,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写作上去。  相似文献   

8.
杨向军 《学语文》2003,(1):22-22
目前全国中学语文教材还没有选入歌德的作品,但鉴于歌德作品的崇高价值及其在中学生中产生的广泛影响,人民文学出版社已把《歌德谈话录》列为中学生课外读物丛书出版。《歌德谈话录》原书约有四十余万字,被尼采评为“德国最佳作品”,在世界上已流行两个多世纪,传遍世界各文明国家。这部著作由歌德的私人秘书爱克曼辑录,以优美轻灵的文字记录了歌德1823年6月10日至1832年3月22日这九年间的谈话和生活,内  相似文献   

9.
啊,真了不起!歌德既是诗人,小说家,又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政治家。歌德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我对法律不感兴趣,我要学习自然科学和艺术。1765年,歌德按照父亲的意愿,先到莱比锡大学学法律。布里昂我太喜欢你了!1770年,他转入了斯特拉斯堡大学。《野地里的小玫瑰花》《五月的歌》。他为布里昂写了很多优美的诗。之后,歌德回到家乡的裁判所工作。他又追求过一个女孩子,对吗?对,正是这样。歌德,我也……夏洛蒂,我多么爱你呀!啊,但是,我已经订了婚……歌德把这段时间的烦恼都倾述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里了。18世纪70年代,歌德成了…  相似文献   

10.
苗鑫 《现代企业教育》2008,(14):138-138
歌德的《托尔夸托·塔索》以16世纪著名意大利诗人塔索的身世为题材,通过剧中人物——塔索在宫廷生活中的遭遇,表达了歌德自己在魏玛宫廷的苦闷和矛盾心情。该剧把艺术家的命运作为描述对象,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眼里,歌德是作为著名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而被我们熟识的。 其实文学成就只是歌德诸多成就的一个方面,歌德还是一个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德国人对歌德的另一个称呼是“魏玛的孔夫子”。他们把歌德与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相提并论,可见歌德教育思想在德国影响力是极大的。  相似文献   

12.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教育开西方教育思想之先河,也是因为其提出的自然教育理论,顺应了18世纪思想解放和发扬人道主义传统的潮流,被歌德称为“教育的自然福音”。  相似文献   

13.
歌德是德国18世纪到19世纪的伟大诗人。一天,他在韦玛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道上,迎面遇见对他的作品尖锐批评过的批评家。这位批评家高声喊到:“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我则相反!”歌德一边说,一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批评家实际上用的是一个省略了小前提和结论的三段论,其推理过程是:我从来不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德国文坛,由于再没有席勒、歌德、海涅等巨人的驰骋,显然是冷寂得多了。冯达诺和曼氏兄弟的宏篇还未出现,“青年德意志派”的诗人们多已颓唐,但德国的浪漫美学传统没有湮灭,歌德开创的古典文学的余绪还时时发出闪光。保尔·海泽就是在这时开始他的文学活动,《特雷庇姑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歌德是法兰克福的骄傲,是德国的神话。这里给你讲的是这个伟大的歌德小时候的故事。歌德的父亲跟很多孩子的父亲、长辈一样,对自己的理想和抱  相似文献   

16.
歌德曾说:“拜伦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赞拜伦是“思想界的君王”。拜伦那热情如火、天马行空的诗笔,不仅震撼了19世纪的欧洲,更让全世界为之振奋;而他为追求自由正义,亲赴希腊战场  相似文献   

17.
柴静 《课外阅读》2011,(24):55-58
一前两天看《歌德谈话录》,看到十多页,忍不住回头看译者是谁,朱光潜,嗯,不服不行。没有一字不直白,但像饱熟不坠的果子,重得很。看这本书,就像歌德说的:"在最近这两个破烂的世纪里,生活本身已经变得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28日,是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诞辰250周年。歌德一生跨越两个世纪,经历了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时发生了一系列震撼世界的大事,我活得很长,看到这类大事一直在接二连三地发生。对于七年战争、美国脱离英国独立、法国革命、整个拿破仑时代,拿破仑的覆灭以及后来的一些事件,我都是活着的见证人。”在这伟大的历史浪潮的冲击之下,歌德始终以睿智的目光注视着时代的变幻和世界的发展,用他那如椽之笔把它真实地映照出来。为此,诗人海涅称他是“世界的一面镜…  相似文献   

19.
弗兰茨·卡夫卡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流传广泛,影响到的人不计其数,被美国诗人、剧作家奥登评价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这样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到底是哪里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歌德对神性、悟性与理性的哲学理解,引发出歌德的自然观以及他的这些观点与中国传统观念的不谋而合。另外从其自然观又引发出歌德独特的文艺观及对美的理解,并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其文艺观、美学观与中国文艺理论史观的暗合。从而分析得出歌德有两副面孔:一张是西方的,一张是东方的,且具在两者之间,歌德实现了一种有趣的的和谐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