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德国高级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文物保护专家盖特·卡斯特博士向青岛市档案局馆捐赠了15幅从1897年至1914年的青岛地图的复制件,这些地图的原件目前都保存在德国弗莱堡市军事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老公馆     
《新闻界》2012,(7):1
  相似文献   

3.
一 说起上海文化娱乐场所的出现和发展,老剧场老影院是绕不开的话题.不过老剧场老影院最初出现时的情形却堪称简单甚或简陋.许多场所可以说就是利用茶楼或学校礼堂等.清末话剧演出时,就经常借座学校礼堂作舞台,这样的地方还包括美国教会办的圣约翰书院,王培孙办的育才学堂,还有南洋公学等.直到1907年8月15日在春仙茶园演出新剧,这才标志着早期话剧首次进入正式剧场.  相似文献   

4.
老公馆     
《新闻界》2015,(23)
<正>~~  相似文献   

5.
老天使     
我是和他在一棵石榴树下结下深厚友谊的。那是差不多十年前,他给自己在小区路边栽下的石榴树浇水,他的嘴唇颤巍巍的,有些激动的样子,说等到结了石榴果,就送一颗给我的孩子。我感觉,他已经很久没和人聊过天了。  相似文献   

6.
老鞋     
祖父那双永远老旧的圆头布鞋,在我的记忆中却依然清晰逼真,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祖父领着一家劳力去犁地、播种,走到地头上,他首先把鞋脱下,搁地坎盖塄。这个举动并非人为的在镜头前作秀,他是不假思索的,习惯而成自然的。父亲、叔父也像祖父那样,脱下鞋搁地盖塄上。因为犁头翻开的犁沟,酥软湿涩,走不几步圆口鞋的鞋窝里就钻满了土。或许他认为,鞋子总是比人歇缓的时间长些才对。家里人跟着祖父去杀麦子倒糜子,走到地头,祖父竟然又把鞋脱了。这个举动的确使我膛目结舌!故乡农民使的麦镰是本架薄刃那种款式,镰刃贴着地皮往前切割,留在地表的麦茬、糜茬整卉而尖锐,像是栽了一地的密密麻麻的细竹签,“滚钉板”、“钉竹签”都是中国古代的酷刑是吧?  相似文献   

7.
老公馆     
《新闻界》2014,(12)
<正>~~  相似文献   

8.
老借条     
杨玉凤 《湖北档案》2003,(12):32-32
妈妈在整理书籍时,发现了一张借条。一看,惊讶不已。这是一张20年前的借条,是张大可立的。那时,他向我们家借了200元钱。那时的200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爸爸妈妈至少要省吃俭用一年多。  相似文献   

9.
老公馆     
《新闻界》2016,(20)
<正>~~  相似文献   

10.
老公馆     
《新闻界》2016,(17)
<正>~~  相似文献   

11.
老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老校歌     
  相似文献   

13.
老公馆     
《新闻界》2020,(1):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4.
老公馆     
《新闻界》2014,(21)
<正>~~  相似文献   

15.
共老     
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相似文献   

16.
老有劲     
喜欢姜文这种无耻无畏爱自己的人。喷出的血液浓得霸蛮,亮得馋眼,狂奔、狂奔,足尖轻快,如飞鸿掠地。有劲!就像姜文老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姜文是个诗人,李安是写小说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不老     
黑柳彻子永远不老。我在电视上看到她:很大年纪了,还顶着一个童花头,头型实在很像一个倒过来的南瓜盅。娃娃脸,妆很浓,话说得跟  相似文献   

18.
19.
马颖 《档案天地》2006,(1):24-25
北戴河海滨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央政府确定的准允中外杂居的避暑圣地,从1893年到1948年的50余年里,各国人士纷至沓来,在这里建起了700余栋形态各异的别墅,许多名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相似文献   

20.
同学不同老     
有一天,一个中年妇女来找我的同事。同事是那种永远年轻的人——长得小,思维方式也是发育未全的,从头到脚一派卡哇伊。以为那女人是同事的妈,我端水倒茶帮她张罗了一阵。后来,她们相携着离开时,同事转身跟我们告别:“我们去参加同学会,请了三天假,周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