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顺克 《教育研究》2006,27(8):88-91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经济类学科教育呈现出专业复合性和培养目标多元化趋势,对经济类人才培养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定位。因此,需要在树立人才多元化培养目标理念,建立不同特色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构建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素质拓展互相渗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拓展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及创建面向世界的、开放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等方面探索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管理专业是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适度拓宽专业领域,优化课程体系,进行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地,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专业设置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能否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本文在分析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广东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出特征,也是高职教育思想的重要发展。研究和实践高职教育经济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际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突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是勿容质疑的,这就为高等院校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金融人才带来了新的挑战。本通过对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经济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高职教育现状和课程建设理论依据四个方面对高职高专教育经济类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动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目的在于高职高专经济类课程改革与建设必须以建设动因为出发点,遵循职业的知识、能力、素质原则,以课程建设现状为基础,结合高等教育改革的结构调整,最终适应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毕业三年后的月薪均为最高。在智联招聘网站,经济类专业相关职位在“招聘数量最多的岗位”、“薪水最高的岗位”两份榜单的前十名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在“经济”、“金融”炙手可热的时代,经济类专业成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热门之选。而在经济类人才“批量制造”的当下,若想从众多经济类人才中脱颖而出,选择专业时不妨挑几只人才需求行情看涨的“绩优股”。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标志我国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要看到消极方面:按照经济全球化的逻辑安排教育,可能有违民主政治的原则;要求教育服务于国家竞争力,可能忽视教育中的人文交流。因此,教育对经济全球化的适应,应该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实施产学结合已经倡导多年,但是由于我国尚缺乏鼓励企业参与教育的相应政策,具体实施中面临着实习费用高、效果差、联系实习单位难等诸多困难。本文结合我院经济类专业实习实训能力培养的启示,论述了经济类专业实习的现状、困难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专业是职业院校的灵魂和品牌,能否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不仅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的能力是否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明晰了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思路和原则,以期为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能够科学设置、理性布局,有效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自2001年以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给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求得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民族地区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学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经济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创作更多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需坚持如下一些原则来深化经济学改革创新:即坚持经济学教育的科学发展与内涵式发展、坚持指导理论的一元化和知识来源的多元化、从本国实际出发致力改革创新与学习借鉴别国经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引领经济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育科学与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教育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从西方传入我国.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教育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高校,并最早获教育经济学硕士、博士授予权.20余年来,培养了大批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出版了国内广泛使用的教材,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被政府采纳,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研究成果奖.为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和整合学科队伍,加强学科理论与应用研究,保持在国内学术上的领先地位,在国际学术界进一步扩大影响,成为国家教育经济学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基础教育改革,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小学教师,已成为小学教育的新趋势。比较澳大利亚Charles Sturt University(查理斯顿大学)与中国扬州大学(Yangzhou University)小学教育培养方案在方案背景、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方面,期望对优化我国小学教育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前后,为了能够在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竞争中获胜,并适应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日本京都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对作为马克思经济学遗产的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名称进行了改革。改革后出现的八木纪一郎的《社会经济学》教材,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了《资本论》批判的体系和体系的批判,在注重社会和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通过引进异端经济学派的研究成果对新古典经济学派理论给予了猛烈的批判。同时,在引进计算机模拟实验等研究方法方面,为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重大而现实的新课题,要求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综合化的教师素质结构,提升教师的学术视野,拓展教师的职能;高师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教育实践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培养的师资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教育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谈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实21世纪师范教育的发展目标,将给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内容和空间,文章就制度教育技术学主干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结构指出,教育技术学科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课程的改革必须围绕着更新教育思想,加强实践环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思路,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才有可能构建起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目前,要逐步实现从旧三级师范到新三级师范的过渡,提高教师教育办学层次;积极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或开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将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学院并入师范专科或本科院校,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方向,不断完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改革中存在的短视行为和急功近利现象,建立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适合各地情况的教师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是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新课程改革的是第一线教师,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学习新课标,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让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方法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课程与教学观点中,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的变革的作用也逐渐明朗。诚然,在我国当前所进行的课程改革正是一场教学过程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