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而归根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21世纪的高等教育,也必将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特别是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但对此的实证研究则不多。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素质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本调查选取了“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态度”、“独立性”、“合作精神”和“创造性”八个方面进行调查(本文仅涉及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调查内容有可能存在重叠、交…  相似文献   

2.
为拓宽学生就业面,使职校毕业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和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我们从1993年起开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试点,先后在几个班级进行了实验。一、“复合型人才”的概念界定‘便合型人才”应是’海素质、宽基础、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所谓“高素质”,即是指必须有较高的政治、职业道德素质,扎实的能适应一个专业岗位群的文化、专业、技能素质以及人文素质、美育素质,有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头脑、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转岗、转业的适应能力和敢于自主择业、创业的能力。所谓“宽基础”,即学生的文化、专业知…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用教育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给以积极的影响。 21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的新时代,其竞争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竞争、科技竞争,而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谁抓住了人才素质的开发和培养这个关键,谁就掌握了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成功地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总体要求。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基础教育,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转道”。而目前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既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也是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则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今世界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海湾战争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科技实力是制胜的“法宝”,而科技实力来自于具备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世纪,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竞争系列中不论是经济竞争、军事竞争,还是政治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亦是竞争的必然。职是之故,对人才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素质的探讨亦已成为世纪之交有识之士关注的热点。然而,在对大学生素质的研讨中,人们更多的是将思想停留在要加强文化素质、提高综合素质的抽象层面上,即使是在具体层面上述说,也是众说纷法,未成系统。因之,提出素质结构的“有机体”说,权作大学生素质要求讨论的一家之言。和大家的认识一样: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应是克服了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面到来的时代,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正面临着一场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高度信息化、快节奏的竞争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以“创新”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回应知识  相似文献   

7.
一、实验目的 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即人的素质的竞争。面对国际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必须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己任。为改革教育现状中的被动局面,实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目的,我们设立了“儿童、青少年智力开发实验”研究课题,力图在开发儿童青少年智力方面作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本实验尝试用《学习与全面发展心理问题综合研究》的理论与应用技术探索在开发大脑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业成绩的途径和方法,真正达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三个面向”与素质教育 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我们培养具有现代人素质的未来人才指明了方向。贯彻“三个面向”,就是要培养具有世界意识和竞争精神的开拓型人才。有了大批这样的人才,我们才能在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科学文化的国际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才称得上真正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因为现代人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视野开阔,有竞争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以及不断获取新知的强烈意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使企业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就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占有量和人的创新精神。没有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把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企业参与社会竞争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为了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淄博市总工会从1999年开始,把“职工素质工程”作为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文化、技能素质的重要载体,先后推出“职工文明素质工程”、“职工知识武装工程”、“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创建学…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院校,加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人才素质标准的探讨,是当务之急,对落实“科教兴国”、“科技强军”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素质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必须实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未来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素质。 何谓素质教育,目前说法不一,但却大体相同。要界定素质教育首先要了解素质的含义。所谓素质原指与生俱来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解剖特点。它具有“原有的”、“本来的”性质。而现今指的素质教育有两种含义:一是从素质形式来看,一方面是遗传基因的先天素质,一方面是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影响下的后天素质。素质是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动态发展。二是指素质的内容和层次。从内容上看可包括五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智力素质、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和角色素质。从层次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身体素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不如说是教育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换句话说,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谁就获得了走向21世纪的通行证。然而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确保素质教育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知识总量正以几何级数增长。“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时代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还要能不断创新,不断学习。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 ,最终是知识创新的竞争 ,是创造人才的竞争 ,是教育是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以新的教育方式 ,对学生进行培养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素质 ,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也就是说。没有观念的转变 ,没有改革意识的提高 ,就“谈不上什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初中政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5.
《浙江教学研究》2004,(1):10-15
21世纪各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而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教育的竞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已是当今世界的共识。前苏联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日本认为“没有师资质量,就没有教育质量”。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则强调国家兴旺、民族强盛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的科技革命使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而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各国都着眼于为二十一世纪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幼儿教师的素质又是提高幼儿素质的关键,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对幼教工作的适应度及工作成绩,一般而论,素质水平愈高,对幼教工作适应性愈强,工作成绩亦愈大,反之亦然。因此,了解幼儿教师的素质结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知识、能力与素质──学习“青浦”经验之浅见七台河市第四中学石永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大量的事实证明,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21世纪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谁拥有众多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21世纪高素质优秀人才应具备综合素质,其中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创造性素质。本文仅就优秀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创造性素质及成才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创造性是人才最本质的特征人才,是当代…  相似文献   

19.
经济实力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只有组建结构优、素质高、功能全的人才队伍,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竞争。“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充分发挥栖霞区人力资源丰富的潜在优势,走人才强区道路,是栖霞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栖霞区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解析了栖霞区人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并从未来栖霞区人才发展的目标任务出发,提出了栖霞区人才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当前至少有两方面的认识要提高。一是对我国教育的地位、作用与现状的认识。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指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当今世界愈来愈明显地表现出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谁能掌握人才的优势,谁就取得主动,最后稳操胜券。人才要靠培养、吸聚与使用,其中教育至关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