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武汉协和医院泌尿外科肖传国教授首创的截瘫患者膀胱功能重建手术,近日在我国正式进入临床推广,当日有两例手术顺利完成。 首例受术患者35岁的中年男子杨某,3年前因车祸造成第8胸椎以下高位截瘫,齐胸以下运动以及大、小便完全失去自主控制,生活不能自理。这次手术由肖传国教授主刀,杜茂信副教授和张齐钧、曾甫清教授等配合。局麻下在患者腰部分离出一支完好的体神经,将其与控制膀胱功能的内脏神经吻合起来。手术一个半小时完成。肖教授说,膀胱功能失控是因脊髓损伤造成中枢神经指挥通道中断,手术用一支体神经替代了中枢神经,只是术后膀胱功能的指令不像正常人是来自大脑通过中枢神经传导下来,而是来自这支体神经。 脊髓损伤所致排尿障碍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排尿失控不仅造成患者生活不便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还有75~90%的患者死于尿道感染、肾功能衰竭等泌尿系的并发症。目前,国内外采取的临床措施患者要承受不同程度的痛苦,且效果不甚理想。 (《中国环境报》2000年10月11日)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Magnitude Cut算法,用于从信号的变换域的相位来恢复信号.首先将重建问题等价转换为一个凸优化问题,然后通过块坐标下降算法(BCD)和内点法解决原始信号重建问题.最后,实现了一维和二维信号的重建,并对先通过高斯随机掩膜再进行傅里叶变换(简称FTGM),柯西小波变换(CWT)相位,先通过二值随机掩膜再进行傅里叶变换(简称FTBM),高斯随机变换(GRT)相位的信号重建结果做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Magnitude Cut算法可以完成已知信号不同变换域相位的信号重建,并且在相同的重建误差下,从FTGM和GRT相位信息重建信号比从FTBM和CWT需要的相位数目更少.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截瘫病人大部分出现排尿功能异常,临床中需通过留置尿管来解决排尿问题,由于尿管长期在体内刺激,膀胱防御机制减退,其感染率相当高。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导,目前,导尿及留置导尿所引起的尿路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42%,居于首位。为了预防及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促进膀胱自主功能的恢复,作者就留置尿管的护理综述以下:1 采用各种改良的导尿管以减少相关感染 90年代初,专家们开始研究使用各种涂层导尿管,利用尿管表面涂布材料的作用以减少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后累及上下肢者称为四肢瘫,而仅累及下肢则称截瘫。临床上.四肢瘫病人并不十分多,而截瘫病人就比较多见了。由于截瘫病人长期卧床,所以可合并很多并发症。常见的有: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肢体畸形及挛缩疼痛,病理性骨折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椎管内分别注入0.025mg/10ml 芬太尼盐水稀释液,7%高渗盐水或无水酒精,治疗外伤性截瘫神经痛20例病历进行分析.其止痛效果以芬太尼组最确切、用药量少、止痛时间长、随注药次数增加每次注药作用时间明显延长,较全身用药优越。是治疗不伴有痉挛的不完全截瘫病人神经痛的一个较好方法.临床观察结果与近年Melzack 提出截瘫神经痛发生机制在脊髓和丘脑,Micheal 提出截瘫神经痛起源的一种可能是在大脑皮层等论点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从非均匀采样重建频带有限信号.选取不同的非均匀采样序列,利用有效算法进行重建,从得到的结果,分析采样的非均匀性对重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截瘫病人由于失去神经支配,缺乏感觉和局部循环差,加之长期卧床,身体突出处受压(常见骶尾部、骨宽部、足跟部等),不仅易发生褥疮,而且发生后难以治愈,常成为全身感染的来源.因此,如何做好截瘫病人的褥疮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膀胱再生术     
机体具有再生功能,再生是恢复失去或损伤组织的一种能力,再生组织应与失去或损伤的组织有相同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膀胱即表现有这种能力,再生的膀胱能恢复足够的容量,能贮存和排空尿液。全膀胱切除术后目前多采用尿路改道或肠道代膀胱手术,前者给病人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后者手术并发症较多,都不够理想。膀胱再生术则能克服以上缺点,是比较理想的手术。  相似文献   

9.
电控发动机信号测量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自行开发的电控发动机信号测控系统的测量与控制原理及应用.该系统的功能有数据采集、保存、实时监视和现场控制.详细描述了该集成控制系统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执行器功率驱动电路和软件系统设计.通过AJR发动机信号测试与怠速试验,证明了该测控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了29例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9例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的患者,观察术后护理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29例患者术后均能自尿道正常排尿,排尿量210-460ml,未发生术后感染,随访4-35个月,29例患者新膀胱贮尿、排尿、控尿功能正常,B超及IVP检查未发现肾积水,膀胱造影无输尿管返流.结论: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是深受膀胱肿瘤患者欢迎的一种术式,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新膀胱功能的训练是手术和护理的关键,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基于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技术的自动泊车系统.该系统由人机交互单元、信号引导单元、车载泊车单元3部分构成.人机交互单元负责输入操作指令和采集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信号引导单元负责提供泊车路径信息与停车信号,车载泊车单元负责控制车辆运行.该系统具有一键存取、身份验证、车位记忆等功能,可用于传统车辆和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新型自动泊车系统.  相似文献   

12.
图 1为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 2 36面中给出的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其中 A为发光仪器 ,B为光信号接收仪器 .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 A射向 B的光信号时 ,B将接收到变化的光信号经信号处理系统处理 ,就会自动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数字 ,实现自动计数功能 .据此 ,笔者以激光作控制信号 ,设计制作了一套光控计数器装置 ,具体介绍如下 .图 1一、装置原理只要激光器 (玩具激光笔 )发出的激光信号被物品挡住 ,光接收控制电路就会驱动干簧管接通 ,进而控制作为计数器用的计算器实现计数功能 .1 .光接收控制电…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正在从"近代型"向"现代型"转变,学校组织变革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学校组织的特性诉求学校组织功能结构重建,重建后的学校组织功能应当是在满足受教育者发展的同时满足教师的发展;重建后的学校组织结构应能从多方面体现学校组织的特性和功能,成为教师健康、主动、真实发展的保证体系;学校组织功能结构的重建将带动学校组织文化、制度、机制等深层次变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粘蛋白MUC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和膀胱良性病变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移性细胞癌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和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14例腺性膀胱炎组织(对照组)和17例正常膀胱组织(对照组)粘蛋白MUC1表达进行检测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UC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病人年龄、性别、结石、感染、首发或复发等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到腺性膀胱炎再向膀胱癌的演进过程中MUC1的表达具有增多的趋势,MUC1是反应膀胱粘膜上皮细胞代谢活跃的增生特征,而不是恶性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用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方法,建立了一种相干门层析成像实验装置,并用该装置测量了金属丝样品在奶粉溶液和土豆片两种混沌介质的一维和二维成像信号,给出了由OCT信号重建的灰度图.并对系统性能和结果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匹配追踪算法对一维多通道脑磁图非平稳信号进行单次分解的方法.单通道匹配追踪算法通过在过完备的库中自适应地搜索匹配具有良好时频特性的Gabor原子,最终将信号表示为Gabor原子的线性组合.多通道匹配追踪算法是单通道匹配追踪算法的延伸,即所有通道的信号是由发生时间、振荡频率、相位、持续时间相同,但振幅不同的Gabor原子线性叠加组成.结果显示,多通道匹配追踪算法能较好地重建源信号,并且自动检测与分离伪迹噪声.此外,3D源重建结果和心理学先验知识一致,这进一步表明多通道匹配追踪算法应用于脑磁信号单次提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微程序控制器模型机的基本思想,是把操作控制信号编成“微指令”,存放到只读存储器里.当机器运行时,模型机在微程序控制下,一条又一条地读出这些微指令,从而产生模型机所需要的各种操作控制信号,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使相应部件执行所规定的操作.为了完善基本模型机的结构和性能,利用微程序控制模型机的数据通路,增加设计端口的读写指令,控制外围接口8255芯片,详细设计了模型机的指令系统,构成一台完整的模型机,完善了模型机的结构,扩大了模型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针对机电一体化中的电机保护控制装置,其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它除可替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更多新的功能,如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信息处理、自动记录显示、自动检测、自动诊断与保护等诸多方面.本文同时还介绍了电机保护控制装置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从电视上看到医务人员小心翼翼地捧着骨髓捐献箱,把生的希望带给血液病患者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殷红色的血液一滴一滴流入血液病患者血管的时候,多少人为之震憾、为之动容,这种血浓于水的爱心接力,唱响了生命的赞歌。但是更多的人并不十分了解这感人的爱心接力——“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就是将健康的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体内,目的是重建病人的造血及免疫功能,并发挥过继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神经元的发现、神经元特殊结构的发现与命名、神经元信号的产生、神经元信号的传递、突触的结构、神经递质的释放与控制六个方面说明了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并对科学家做出的贡献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